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重生之我是阿斗 http://www.81ht.com/read/5213.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第一百四十三章终于记起报纸了
上回说到,魏、蜀双方各发动御用文人抹黑对方的大佬,可是这个时代,信息传播手段极其落后,这种类似谣言的东西,只能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传播。求小说网 qiuxiaoshuo.com
具体来说,就是在两国各自的少数文人圈子里传播,广大黎民百姓多数连大字都不识一个,也没有人跟他们说这些东西,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国家大事”,那些传言在黎民百姓当中自然也就传播不起来了。
也许想对广大黎民百姓进行某种思想或者某种观念的传播,采取太平道那种方法,让传道者走村串户地到各个乡村中进行传教会更为有效。
刘厚自然是不满意现在这种落后的信息传播效率的,他对后世的先进宣传工具也算略有了解,也知道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这个世界没有谁比他更清楚,宣传工作搞好了,有时候是可以发挥出巨大威力来。
电视、广播、网络这些东西他自然是无法搞出来的,但是报纸现在完全可以先办起来。想做就做,领导一拍脑袋,下面的人就要跑断腿。刘厚一声令下,马上从成都征集一批读书人到荆州来。
这些读书人多数是学院毕业的年轻人,也有一部分是学院成立时,年纪已经较大,已经受过传统私塾教育,后来再进学院补学物理、化学、数学知识的人。这些人比起那些才十几岁的,单纯受学院教育出来的毕业生,年纪更大,社会经验更丰富。
这些读书人坐船从长江顺流直下,没几天就到达荆州。刘厚亲自接见了他们,对他们面授机宜,讲解了报纸的概念,作用,还有运作的方式。甚至连广告的理念也一股脑灌输给他们。
毕竟有了广告收入,以后就不用朝廷一直掏钱养着这班人了。报纸的印刷费用也不低,报纸如果要普及又不能卖得太贵,能赚回印刷成本就不错了,所以光靠卖报纸赚不到多少钱,那样一来广告收入就显得很重要了。
这些读书人都属于不得志的读书人,突然得到皇帝的接见简直喜出望外不知所措,可惜他们听着皇帝讲述这叫报纸的新鲜事物如听天书,这种在这个时代完全没有的东西,他们一时也无法理解太多东西。
刘厚有点无奈,毕竟这种东西太超前了,他们一时半会听不明白也是正常的事情。幸好左慈传下来有记笔记的习惯,这些人都在学院学习过,也许其他本领学得不怎么样,但是这个记笔记的习惯倒是学得十足十。
皇帝开始训话,他们每个人都掏出笔记本来,一字一句地将皇帝的讲话记录下来。看着面前这些如同后世开会时,记录领导讲话的乖宝宝,刘厚明白,这些人一看就是唯唯诺诺,为上官马首是瞻、很“听话”的顺民。由这些人来办报纸,他心里对将来的新闻自由已经不抱一点期望了。
领导讲的话,理解要做,不理解也要做,更何况是皇帝让办的事情,更是要尽心尽力,严格按照皇帝的意思去办。刘厚费了半天的劲,总算让这些人明白了个大概。他们纷纷表决心,一定要帮皇帝办好这件事。
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现在急着要用到这个宣传大杀器,先草草上马吧,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以后再慢慢改善。于是,刘厚命这些人先把报社办起来,并答应他们,以后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随时求见自己请教。
刘厚现在对报纸也没有太大的要求,他们列了个列表,给这份报纸搭了个大概的框架,暂时给报纸设置九大栏目。
其一个是刊登一些朝廷发布的政令,还有时政要闻等。
第二个就是让编辑们去找一些名士约稿,让这些名士专门针对某件事谈谈他们的看法,这就相当于社论了。现在就有一件现成的事情让他们去发布评论,那就是司马懿和曹丕勾结鲜卑这样的外族蛮夷,劫掠北地汉民的事情。
这些名士平时都喜欢夸夸其谈,甚至写些针砭时弊的文章,只不过,一般情况下那些文章都是自娱自乐或者拿给朋友看看而已,很少有能刊印成书出版的。
现在听说自己的文章不但可以刊印,还可以通过报纸传播到全国各地,让天下的读书人都能看到自己的文章,他们那里有不愿意的道理。别说还有润笔费拿,就算让他们倒贴钱也肯。
而写些花团锦绣的批判文章对他们来说自然也没什么难度,只是那个命题作文让他们有点不爽,因为这有碍他们自由创作的精神。
不过相对于能出版刊发全国的好处来说,这样的小问题自然是可以妥协的,更何况,报社的人也解释说,这不是命题作文,这是采访提纲,或者叫定向约稿。
于是,为了能在天下读书人面前露一把脸,这些所谓的名士也就自动忽略了这个令人不愉快的问题。他们浑然不知道,通过定向约稿这个不起眼的行为,他们已经被人引导了舆论导向,他们已经沦为某人的喉舌,或者说是御用文人。
也许,御用文人在这个社会并不是贬义词,相反是人人向往的高尚职业,“饱读圣贤书,货与帝王家”不正是大部分读书人一辈子的期望吗?
第三是刊登一些趣事妙闻,小笑话,民间故事等。这些有趣的小文章有助于吸引普通人的兴趣,避免因为一直都是一些严肃话题和文绉绉的官方文章,使普通百姓失去了兴趣。
可惜现阶段竟然找不出一个能写出这些有趣东西的人来,刘厚只好自己赤膊上阵,将后世看过的一些笑话集锦、故事会、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书中的小故事搜刮肚肠地挖了出来,改头换面后给编辑们拿去临时顶缸。
相信自己这些故事一定会启发一些人,将他们引到创作的路上来。第四部分内容就是一些文人士子的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
第五部分内容是各类科学知识,有数学、物理、化学和各种自然科学的知识。
第六部分是各种儒家经典的阐释,由报社的编辑请当世大儒来主笔。
第七部分是百家争鸣栏目,除了儒学,诸如墨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等等先秦的诸子百家学说都可以在这里加以讨论。目前在这一版面最活跃的就是马均、黄月英等人,他们很喜欢在上面介绍一些机关学知识。
第八部分是宣扬一些良好的社会风气、破除陋习的思想政治工作栏目。例如通过一些小故事,宣扬孝道、忠君爱国之道等。又例如还是通过一些小故事批判农村一些迷信的陋习,一些对人身心有害的不良生活习惯、习俗等。
甚至还有一些小故事是什么地主恶霸欺男霸女,什么官府欺压良民等等。这就有点反封建的意味了。不过刘厚就是最大的封建主,这个时候也不好对这方面作太多的宣扬,只是隐晦地用一些小故事批判某些大老爷们的罪行而已。
第九部分是预留出来的广告栏,报纸现在才刚开始办,当然还没有什么广告可卖,所以,这个栏目暂时还没有设立,等那些商人知道报纸的威力后,相信这一个栏目会成为版面最大的栏目。
这九个栏目并不是一定要同时出现在一期报纸上的,有时候没有采集到某一项内容,这个栏目就会暂时空缺,有时候某些项目的内容太少,也可以将两个甚至几个栏目合并在一个版面上。
当然,如果某一个项目的内容太多,版面也可以随时扩大。还有,有些内容不属于这九种内容的,也可以随时多开一个栏目,可以预见,以后随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更丰富,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内容会越来越多,新开的栏目也会相应地增加。
总之,这份报纸的栏目设置和内容刊登是很灵活的,九个大项只是刘厚给这些报社菜鸟临时定的一个初始指导意见,随着他们慢慢摸索,以后这份报纸的内容一定会越来越丰富,栏目设置也会越来越合理。
为了方便报社的人与那些名士、官员和各界社会人士打交道,刘厚打算给这个报社一个名份。可是,找来找去,没找到一个衙门是负责这件事的,于是,他成立了一个宣传部,直接对自己这个皇帝负责。
报社就是挂在这个宣传部下的一个机构,属于一个官办的商业机构。刘厚也知道,商业机构由官方来运营会有很多问题,但是现在也顾不得这么多了,现在急着要用报纸这个大杀器搞臭司马懿和曹丕,只能先建立起来了再说了。
报纸属于喉舌,主导着舆论导向,是个大杀器,必须要掌握在朝廷手里,或者说是自己手里,绝对不容他人染指。顶多以后有空闲了,再慢慢剥离官方势力对经营的干预。
或许官方只管舆论导向,商业上由报社独立经营这种方式比较好吧,刘厚心里已经有个大概的轮廓,不过这些都是要等和魏国的舆论战结束后再说了。
而报纸的名称,刘厚简单地将它命名为“大汉报”。之所以不叫什么日报、晚报、月报的,是因为刘厚尴尬地发现,现在根本无法确定每期报纸发行的时间间隔。
有时候十天八天发行一期,有时候一个月、半个月一期。造成这样的结果,一来是要采集足够的稿件不容易,二来这些菜鸟报社工作人员一开始什么都不懂,办事效率极其低下,遇到事情还要经常跑去请教刘厚,导致经常要将报纸一再推迟发行。
上回说到,魏、蜀双方各发动御用文人抹黑对方的大佬,可是这个时代,信息传播手段极其落后,这种类似谣言的东西,只能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传播。求小说网 qiuxiaoshuo.com
具体来说,就是在两国各自的少数文人圈子里传播,广大黎民百姓多数连大字都不识一个,也没有人跟他们说这些东西,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国家大事”,那些传言在黎民百姓当中自然也就传播不起来了。
也许想对广大黎民百姓进行某种思想或者某种观念的传播,采取太平道那种方法,让传道者走村串户地到各个乡村中进行传教会更为有效。
刘厚自然是不满意现在这种落后的信息传播效率的,他对后世的先进宣传工具也算略有了解,也知道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这个世界没有谁比他更清楚,宣传工作搞好了,有时候是可以发挥出巨大威力来。
电视、广播、网络这些东西他自然是无法搞出来的,但是报纸现在完全可以先办起来。想做就做,领导一拍脑袋,下面的人就要跑断腿。刘厚一声令下,马上从成都征集一批读书人到荆州来。
这些读书人多数是学院毕业的年轻人,也有一部分是学院成立时,年纪已经较大,已经受过传统私塾教育,后来再进学院补学物理、化学、数学知识的人。这些人比起那些才十几岁的,单纯受学院教育出来的毕业生,年纪更大,社会经验更丰富。
这些读书人坐船从长江顺流直下,没几天就到达荆州。刘厚亲自接见了他们,对他们面授机宜,讲解了报纸的概念,作用,还有运作的方式。甚至连广告的理念也一股脑灌输给他们。
毕竟有了广告收入,以后就不用朝廷一直掏钱养着这班人了。报纸的印刷费用也不低,报纸如果要普及又不能卖得太贵,能赚回印刷成本就不错了,所以光靠卖报纸赚不到多少钱,那样一来广告收入就显得很重要了。
这些读书人都属于不得志的读书人,突然得到皇帝的接见简直喜出望外不知所措,可惜他们听着皇帝讲述这叫报纸的新鲜事物如听天书,这种在这个时代完全没有的东西,他们一时也无法理解太多东西。
刘厚有点无奈,毕竟这种东西太超前了,他们一时半会听不明白也是正常的事情。幸好左慈传下来有记笔记的习惯,这些人都在学院学习过,也许其他本领学得不怎么样,但是这个记笔记的习惯倒是学得十足十。
皇帝开始训话,他们每个人都掏出笔记本来,一字一句地将皇帝的讲话记录下来。看着面前这些如同后世开会时,记录领导讲话的乖宝宝,刘厚明白,这些人一看就是唯唯诺诺,为上官马首是瞻、很“听话”的顺民。由这些人来办报纸,他心里对将来的新闻自由已经不抱一点期望了。
领导讲的话,理解要做,不理解也要做,更何况是皇帝让办的事情,更是要尽心尽力,严格按照皇帝的意思去办。刘厚费了半天的劲,总算让这些人明白了个大概。他们纷纷表决心,一定要帮皇帝办好这件事。
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现在急着要用到这个宣传大杀器,先草草上马吧,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以后再慢慢改善。于是,刘厚命这些人先把报社办起来,并答应他们,以后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随时求见自己请教。
刘厚现在对报纸也没有太大的要求,他们列了个列表,给这份报纸搭了个大概的框架,暂时给报纸设置九大栏目。
其一个是刊登一些朝廷发布的政令,还有时政要闻等。
第二个就是让编辑们去找一些名士约稿,让这些名士专门针对某件事谈谈他们的看法,这就相当于社论了。现在就有一件现成的事情让他们去发布评论,那就是司马懿和曹丕勾结鲜卑这样的外族蛮夷,劫掠北地汉民的事情。
这些名士平时都喜欢夸夸其谈,甚至写些针砭时弊的文章,只不过,一般情况下那些文章都是自娱自乐或者拿给朋友看看而已,很少有能刊印成书出版的。
现在听说自己的文章不但可以刊印,还可以通过报纸传播到全国各地,让天下的读书人都能看到自己的文章,他们那里有不愿意的道理。别说还有润笔费拿,就算让他们倒贴钱也肯。
而写些花团锦绣的批判文章对他们来说自然也没什么难度,只是那个命题作文让他们有点不爽,因为这有碍他们自由创作的精神。
不过相对于能出版刊发全国的好处来说,这样的小问题自然是可以妥协的,更何况,报社的人也解释说,这不是命题作文,这是采访提纲,或者叫定向约稿。
于是,为了能在天下读书人面前露一把脸,这些所谓的名士也就自动忽略了这个令人不愉快的问题。他们浑然不知道,通过定向约稿这个不起眼的行为,他们已经被人引导了舆论导向,他们已经沦为某人的喉舌,或者说是御用文人。
也许,御用文人在这个社会并不是贬义词,相反是人人向往的高尚职业,“饱读圣贤书,货与帝王家”不正是大部分读书人一辈子的期望吗?
第三是刊登一些趣事妙闻,小笑话,民间故事等。这些有趣的小文章有助于吸引普通人的兴趣,避免因为一直都是一些严肃话题和文绉绉的官方文章,使普通百姓失去了兴趣。
可惜现阶段竟然找不出一个能写出这些有趣东西的人来,刘厚只好自己赤膊上阵,将后世看过的一些笑话集锦、故事会、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书中的小故事搜刮肚肠地挖了出来,改头换面后给编辑们拿去临时顶缸。
相信自己这些故事一定会启发一些人,将他们引到创作的路上来。第四部分内容就是一些文人士子的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
第五部分内容是各类科学知识,有数学、物理、化学和各种自然科学的知识。
第六部分是各种儒家经典的阐释,由报社的编辑请当世大儒来主笔。
第七部分是百家争鸣栏目,除了儒学,诸如墨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等等先秦的诸子百家学说都可以在这里加以讨论。目前在这一版面最活跃的就是马均、黄月英等人,他们很喜欢在上面介绍一些机关学知识。
第八部分是宣扬一些良好的社会风气、破除陋习的思想政治工作栏目。例如通过一些小故事,宣扬孝道、忠君爱国之道等。又例如还是通过一些小故事批判农村一些迷信的陋习,一些对人身心有害的不良生活习惯、习俗等。
甚至还有一些小故事是什么地主恶霸欺男霸女,什么官府欺压良民等等。这就有点反封建的意味了。不过刘厚就是最大的封建主,这个时候也不好对这方面作太多的宣扬,只是隐晦地用一些小故事批判某些大老爷们的罪行而已。
第九部分是预留出来的广告栏,报纸现在才刚开始办,当然还没有什么广告可卖,所以,这个栏目暂时还没有设立,等那些商人知道报纸的威力后,相信这一个栏目会成为版面最大的栏目。
这九个栏目并不是一定要同时出现在一期报纸上的,有时候没有采集到某一项内容,这个栏目就会暂时空缺,有时候某些项目的内容太少,也可以将两个甚至几个栏目合并在一个版面上。
当然,如果某一个项目的内容太多,版面也可以随时扩大。还有,有些内容不属于这九种内容的,也可以随时多开一个栏目,可以预见,以后随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更丰富,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内容会越来越多,新开的栏目也会相应地增加。
总之,这份报纸的栏目设置和内容刊登是很灵活的,九个大项只是刘厚给这些报社菜鸟临时定的一个初始指导意见,随着他们慢慢摸索,以后这份报纸的内容一定会越来越丰富,栏目设置也会越来越合理。
为了方便报社的人与那些名士、官员和各界社会人士打交道,刘厚打算给这个报社一个名份。可是,找来找去,没找到一个衙门是负责这件事的,于是,他成立了一个宣传部,直接对自己这个皇帝负责。
报社就是挂在这个宣传部下的一个机构,属于一个官办的商业机构。刘厚也知道,商业机构由官方来运营会有很多问题,但是现在也顾不得这么多了,现在急着要用报纸这个大杀器搞臭司马懿和曹丕,只能先建立起来了再说了。
报纸属于喉舌,主导着舆论导向,是个大杀器,必须要掌握在朝廷手里,或者说是自己手里,绝对不容他人染指。顶多以后有空闲了,再慢慢剥离官方势力对经营的干预。
或许官方只管舆论导向,商业上由报社独立经营这种方式比较好吧,刘厚心里已经有个大概的轮廓,不过这些都是要等和魏国的舆论战结束后再说了。
而报纸的名称,刘厚简单地将它命名为“大汉报”。之所以不叫什么日报、晚报、月报的,是因为刘厚尴尬地发现,现在根本无法确定每期报纸发行的时间间隔。
有时候十天八天发行一期,有时候一个月、半个月一期。造成这样的结果,一来是要采集足够的稿件不容易,二来这些菜鸟报社工作人员一开始什么都不懂,办事效率极其低下,遇到事情还要经常跑去请教刘厚,导致经常要将报纸一再推迟发行。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 http://www.81ht.com/read/5213.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