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重生之我是阿斗 http://www.81ht.com/read/5213.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第一百七十一章隆兴行
话说在许都码头,停泊着数十艘大小船只,其中最大一艘足有一千料。
这艘千料大船的船头插着一杆大旗,大旗上飘扬着“隆兴”两个大字。识货之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京城最大的商号隆兴行的船。隆兴行本来是一间小米铺,出卖米粮和一些诸如黄豆、绿豆等豆类副食,规模小、生意差,店面也仅有一间。
但是从五年前开始,不知道什么原因,这间小商行忽然间发迹起来,店面扩大了很多,卖的货品也多了起来,不再局限于米粮,而是琳琅满目什么都有,例如:布匹、针头线脑、油盐酱醋茶、纸笔墨砚、烈酒、肥皂,甚至连成衣都有。
隆兴商行突然发迹,不但卖的货物种类多了,而且在许都连开了十几家分号,几乎将许都的零售业垄断了。走南闯北的人还知道,不单在许都,其实在魏国几乎每个城池都有隆兴行的分号。
隆兴行不但规模大,而且经营手法新颖,店里整整齐齐摆放着一排排的货架,货架上分门别类放着各种货物。顾客在这里买东西不同于传统的商号,想要买什么都得让店员给拿,而是可以自己进入店里,提个篮子在这一排排货架中选购。
如果买的东西多了,还可以向店员要一部木架的小推车,推着推车轻轻松松地去选购货物。只是这种那么方便易用的小推车数量并不多,只有那些买很多东西的顾客才可以申请使用。
当然,这个时代没有视频监控、没有电磁感应技术、没有芯片防盗什么的高科技玩意,为了防止有恶客偷东西,店里为每排货架都配置了一个导购员。
这些导购员都是豆蔻年华的美少女,统一穿着干净利落的制服,为每个来选购货物的顾客热情介绍货物的特点,告诉他们最近有什么促销活动,给他们推荐便宜又好用的商品。这些促销小妹除了导购、促销外,还担负着监视顾客,防止他们盗窃商品的责任。
顾客将东西挑齐了,再到门口的收款处统一计价交款,很是方便。这种购物环境和经营手法一经推出,立刻风靡三国。
不用说,这种类似超市一样的销售理念也是刘厚搞出来的。糜家的生意做遍天下,在行商方面很有一手,蜀国就是借助糜家之手,将蜀国的特产发卖到三国各个角落的。
刘厚偶尔也跟糜家的人聊到生意经,五、六年前,他曾经将超市的经营理念跟糜家的一个后辈说起,这个后辈回去又跟家里的长辈说了出来,结果被当时还在世的糜竺敏锐地觉察到,这种新颖的经营手法大有可为,于是,超市经营手法很快就在三国各地的糜家商行推广开来。
隆兴行也是在那之后被糜家秘密收购的,糜家在魏国和吴国都大肆寻找、培育代理人,他们收购一些不景气的小商行,目的是借壳。这些小商行的东家表面上还是魏国或吴国当地人,实际上老板却是蜀国的糜家。
糜家一旦收购了这些小商行就注入巨资,对其进行改造,一般都扩大其规模,甚至会在短期内开了很多家分店。店里卖的货物也是大量增加,其中出售的很多货物都是蜀国和“工业部”的特产。
刚开始时,应用这种超市形式经营的都是这些糜家秘密控制的商号,它们在短时间内就抢来了大量顾客,赚取了大量的金钱。不过后来其他商家看到这种经营方式好赚钱,也纷纷效仿,才使糜家一家独大的局面有所改变。
不过糜家背靠蜀国,有一个国家的资源和出产多种独一无二产品的“工业部”为后盾,自然不是其他商家可比的,所以,糜家的秘密商号始终能执三国零售业之牛耳。
三国虽然混战不止,但是蜀国出产的蜀锦、纸张、肥皂、烈酒这些民用的东西,在魏国和吴国是不禁止销售的,同样,魏国和吴国一些民用的货物也可以畅行无阻地出口到蜀国去售卖。三国间禁止贸易的是铁器、粮食等战略性物资,现在还加上了硫磺、硝石。
隆兴行就是在糜家的秘密培植下迅速崛起的商号,仅仅五年时间,几乎垄断了魏国的零售业,当然,其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也遭受过其他商家的联合抵#制,还有魏国官方的刁难、打压。
不过糜家生意能做到全天下都有,自然有其独到的经营手段,对付各种刁难都有一套办法,所以,五年来,隆兴行不但没有倒下,反而越发的兴旺发达,成为许都乃至于整个魏国的零售龙头商行。
糜家控制的这些商行为蜀国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不但可以倾销蜀国的产品,聚拢起庞大的财富,而且秘密收购魏、吴两国的战略物资,走私回蜀国。
例如粮食,隆兴商行每年到了收获的季节就会派出大量人手,到各乡各村去收购粮食。因为隆兴行几乎在魏国每个城池都有分号,其中也出售粮食,所以,魏国的地方官员也不以为意,还以为他们收购的粮食不过是在本国出售。
更何况,这些官员多数会被隆兴商行打点到,就算他们发觉隆兴商行有些不是那么合规矩的行为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这种表面看来起没什么问题的收购粮食行为自然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殊不知,隆兴商行大量收购民间米粮,这些米粮除了一小部分在各分号售卖外,大部分都是走私回蜀国的。由于他们暗中这样操作,使得魏国即使年年粮食丰收,可是粮价却一直高企,官府想了很多办法也无法平抑下来。
因为官府没找到粮价高企的根源在哪里,那些官员根本不知道有隆兴商行这样的庞然大物在暗中搞鬼,大肆收购粮食,使得魏国本应充足的粮食供应变得供不应求。
这就使得他们使出的平抑粮价措施始终没有打到点子上,这有点类似后世那些什么“国n条”的房价调控措施一样,看起来好像很高大上、声势很浩大,但实际上却是无的放矢,没有作用在房价上升的根源上,结果是越调控房价越高。
话说在许都码头,停泊着数十艘大小船只,其中最大一艘足有一千料。
这艘千料大船的船头插着一杆大旗,大旗上飘扬着“隆兴”两个大字。识货之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京城最大的商号隆兴行的船。隆兴行本来是一间小米铺,出卖米粮和一些诸如黄豆、绿豆等豆类副食,规模小、生意差,店面也仅有一间。
但是从五年前开始,不知道什么原因,这间小商行忽然间发迹起来,店面扩大了很多,卖的货品也多了起来,不再局限于米粮,而是琳琅满目什么都有,例如:布匹、针头线脑、油盐酱醋茶、纸笔墨砚、烈酒、肥皂,甚至连成衣都有。
隆兴商行突然发迹,不但卖的货物种类多了,而且在许都连开了十几家分号,几乎将许都的零售业垄断了。走南闯北的人还知道,不单在许都,其实在魏国几乎每个城池都有隆兴行的分号。
隆兴行不但规模大,而且经营手法新颖,店里整整齐齐摆放着一排排的货架,货架上分门别类放着各种货物。顾客在这里买东西不同于传统的商号,想要买什么都得让店员给拿,而是可以自己进入店里,提个篮子在这一排排货架中选购。
如果买的东西多了,还可以向店员要一部木架的小推车,推着推车轻轻松松地去选购货物。只是这种那么方便易用的小推车数量并不多,只有那些买很多东西的顾客才可以申请使用。
当然,这个时代没有视频监控、没有电磁感应技术、没有芯片防盗什么的高科技玩意,为了防止有恶客偷东西,店里为每排货架都配置了一个导购员。
这些导购员都是豆蔻年华的美少女,统一穿着干净利落的制服,为每个来选购货物的顾客热情介绍货物的特点,告诉他们最近有什么促销活动,给他们推荐便宜又好用的商品。这些促销小妹除了导购、促销外,还担负着监视顾客,防止他们盗窃商品的责任。
顾客将东西挑齐了,再到门口的收款处统一计价交款,很是方便。这种购物环境和经营手法一经推出,立刻风靡三国。
不用说,这种类似超市一样的销售理念也是刘厚搞出来的。糜家的生意做遍天下,在行商方面很有一手,蜀国就是借助糜家之手,将蜀国的特产发卖到三国各个角落的。
刘厚偶尔也跟糜家的人聊到生意经,五、六年前,他曾经将超市的经营理念跟糜家的一个后辈说起,这个后辈回去又跟家里的长辈说了出来,结果被当时还在世的糜竺敏锐地觉察到,这种新颖的经营手法大有可为,于是,超市经营手法很快就在三国各地的糜家商行推广开来。
隆兴行也是在那之后被糜家秘密收购的,糜家在魏国和吴国都大肆寻找、培育代理人,他们收购一些不景气的小商行,目的是借壳。这些小商行的东家表面上还是魏国或吴国当地人,实际上老板却是蜀国的糜家。
糜家一旦收购了这些小商行就注入巨资,对其进行改造,一般都扩大其规模,甚至会在短期内开了很多家分店。店里卖的货物也是大量增加,其中出售的很多货物都是蜀国和“工业部”的特产。
刚开始时,应用这种超市形式经营的都是这些糜家秘密控制的商号,它们在短时间内就抢来了大量顾客,赚取了大量的金钱。不过后来其他商家看到这种经营方式好赚钱,也纷纷效仿,才使糜家一家独大的局面有所改变。
不过糜家背靠蜀国,有一个国家的资源和出产多种独一无二产品的“工业部”为后盾,自然不是其他商家可比的,所以,糜家的秘密商号始终能执三国零售业之牛耳。
三国虽然混战不止,但是蜀国出产的蜀锦、纸张、肥皂、烈酒这些民用的东西,在魏国和吴国是不禁止销售的,同样,魏国和吴国一些民用的货物也可以畅行无阻地出口到蜀国去售卖。三国间禁止贸易的是铁器、粮食等战略性物资,现在还加上了硫磺、硝石。
隆兴行就是在糜家的秘密培植下迅速崛起的商号,仅仅五年时间,几乎垄断了魏国的零售业,当然,其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也遭受过其他商家的联合抵#制,还有魏国官方的刁难、打压。
不过糜家生意能做到全天下都有,自然有其独到的经营手段,对付各种刁难都有一套办法,所以,五年来,隆兴行不但没有倒下,反而越发的兴旺发达,成为许都乃至于整个魏国的零售龙头商行。
糜家控制的这些商行为蜀国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不但可以倾销蜀国的产品,聚拢起庞大的财富,而且秘密收购魏、吴两国的战略物资,走私回蜀国。
例如粮食,隆兴商行每年到了收获的季节就会派出大量人手,到各乡各村去收购粮食。因为隆兴行几乎在魏国每个城池都有分号,其中也出售粮食,所以,魏国的地方官员也不以为意,还以为他们收购的粮食不过是在本国出售。
更何况,这些官员多数会被隆兴商行打点到,就算他们发觉隆兴商行有些不是那么合规矩的行为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这种表面看来起没什么问题的收购粮食行为自然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殊不知,隆兴商行大量收购民间米粮,这些米粮除了一小部分在各分号售卖外,大部分都是走私回蜀国的。由于他们暗中这样操作,使得魏国即使年年粮食丰收,可是粮价却一直高企,官府想了很多办法也无法平抑下来。
因为官府没找到粮价高企的根源在哪里,那些官员根本不知道有隆兴商行这样的庞然大物在暗中搞鬼,大肆收购粮食,使得魏国本应充足的粮食供应变得供不应求。
这就使得他们使出的平抑粮价措施始终没有打到点子上,这有点类似后世那些什么“国n条”的房价调控措施一样,看起来好像很高大上、声势很浩大,但实际上却是无的放矢,没有作用在房价上升的根源上,结果是越调控房价越高。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 http://www.81ht.com/read/5213.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