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重生之我是阿斗 http://www.81ht.com/read/5213.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第二十八章入川
汉代冶铁的一项突出成就,就是出现了球墨铸铁,而现代的球墨铸铁要到1947年才研制成功。
百炼钢工艺的日益成熟和炒钢技术的发明,也是汉代钢铁冶炼技术进步的标志。西汉中晚期出现了利用生铁炒成熟铁或钢的新技术,即将生铁加热到半液体、半固体状态再进行搅拌,利用空气或铁矿粉中的氧进行脱碳以获得熟铁或钢。
运用这种技术可以有控制的把生铁炒到所需要的含碳量,然后再加热锻打成质量较好的钢件,从而大大的促进了百炼钢的发展。
左慈让人用百炼钢做成火铳,虽然也可以用,但是百炼钢制作工艺复杂,产量极低,价格昂贵。试想,曹操才不过有“百炼利器”五把;孙权有三把宝刀,其中只有一把命名为“百炼”,可见百炼钢的制作难度。
左慈对冶炼技术也不甚明了,因此,刘厚让他多组建一个研究小组,这个研究小组主要由技术高超的铁匠组成。其中一个年轻人引起了刘厚的注意,这个人叫蒲元,据说原来是诸葛亮的下属,刘备安排他过来必然有他的道理。
果然,刘厚发现这个蒲元对冶炼、打造兵器很有天分,聪明好学,创意十足。刘厚让他做了冶炼研究小组的头。
不过这个研究小组目前的主要任务不是冶铁,而是满世界找一种“可以燃烧的黑色石头”——煤。
刘厚隐约记得,中学时老师讲过高炉炼铁,是一层煤一层铁这样堆叠上去的。刘厚所知不多,但是也知道炼铁有个关键点是要得到较高的温度。而要得到较高的温度,一个关键是煤,第二个关键是鼓风机。
所以,刘厚让他们尽快找煤,不够人手就去找张飞。张飞听说找煤矿是做那种神枪的关键,二话不说就发散人手去找。
而鼓风机,刘厚打算弄个水力驱动的。刘厚将设计理念跟左慈探讨了三天三夜,直到他理解了水力轮机的原理,可怜的左慈又去和工匠探讨了三天三夜。好在工匠们个个经验丰富,能比较快地领悟到他的意思。
只是传动部件不好搞,皮带传动倒还好说,这个年代弄点动物皮并不困难,但是有些地方要用到齿轮传动的。
齿轮传动看似简单,其实包含了一些高数的知识。刘厚大学时也学过一些渐开线、共轭曲线等知识,不过由于他并不是读机械工程的,因此,并不没有重点去学这些高数内容。
毕业多年,大部分高数知识已经还给老师了。他只能将一些基本原理给左慈和葛玄讲一讲,就让左慈组织有算术特长的人去推导、证明、完善相关内容。
可怜的左慈两师徒,连中学的数学都未完全学会,就给刘厚扔了些高数过来,一时间根本无法理解,只好每人掏出一本笔记本,发挥速记的本领,将刘厚说的每句话,每个字都记录下来。
好在经过几年的锻炼,现在左慈两师徒的速记水平也是高手一个级别,放在后世,估计也勉强能做个速记员。
由于有了纸,两人的笔记本不再是又大又笨重的竹简了,变成一本轻便的纸质线装册子,方便携带又好用。
两人视如珍宝,一般都随身带着,遇到刘厚讲解知识就随时记上,遇到自己一些心得也随时记下来,非常好用。
刘厚用不惯毛笔,所以特意找人要了几根鹅毛,在鹅毛杆上缠了几层布条,弄成后世圆珠笔粗细,露出约1厘米做笔尖,蘸着墨写字。
有一次左慈看见刘厚写字,大感惊奇,也依葫芦画瓢造了一支鹅毛笔,一试之下,发现这种硬笔比起软笔来,写字速度快上不少,虽然字写得难看些,不过很适合用来做速记。
由于刘厚担心时间拖得越长,自己懂的知识就会忘得越多,所以,这两年刘厚疯狂给他们灌输各种科学知识。这就导致速记成为左慈和葛玄首先需要掌握的技能,两人在这方面也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并且还得到过刘厚的指点。
刘厚指点他们,用某些简易的符号代替某些词或某个意思。为此,两人还专门编制了一些常用词的简易符号对照表,只要背熟了这些符号,速记时就可以大大加快速度。事后再整理笔记,将这些符号的意思补齐在笔记里,就能成为平常人都能看得懂的笔记。
他们这一做法,不但创建了速记这门学科,还为以后创建密码学打下了基础。
随着刘备配给他们的人手越来越多,刘厚建立起更多的研究小组,将研究范围不断扩展。不过似乎大部分的研究都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像冶炼,还停留在找矿阶段,至于什么高炉,刘厚压根没想在荆州建。其他如水力轮机等很多研究都一样,还处于理论研究和小模型制作阶段,刘厚并没打算将它们现在就实现。
原因很简单,一来是目前的技术储备还不够,很多难题还没能解决;二来,最重要是刘厚知道自己马上要入川了。以其在这里花大力气建这些大型工业设施,还不如去到四川再慢慢搞。毕竟现在的生产力很低下,建一个大型的东西耗费的人力物力非常巨大。后世3、5天就能建成的东西,现在有可能要几个月才能建成。而且荆州也不知道到时候还保不保得住。万一自己没能改变历史,关羽还是被杀,荆州是会被东吴占据的。刘厚可不想有任何工业基础留给敌人。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厚7岁,虚岁9岁。刘备调张飞和诸葛亮入川帮手,随行的还有约2千斤新配方黑火#药。这已经是搜罗了刘备领地所有的硫磺和硝石的结果了。张飞觊觎这些神器已久,发了疯地打发人去找这两种矿,奈何一时间还没音讯。
因为数量少,火药在这次刘备发家的蜀地征战中,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只是在攻克一、两座城池时用了一下,稍稍加快了刘备夺取益州的进程。
随着刘备夺取了成都,自领益州牧后,刘厚也启动了入川的进程。随行的还有左慈师徒和他的一干“下属”,或称“学生”。这些人都是刘备和诸葛亮派来名为“帮忙”实为偷师的。
他们对左慈一般都称呼为“左仙师”,称呼刘厚为“小师弟”。因为在刘厚的强烈要求下,左慈极不情愿地经常给他们讲课,按照不同专业,分别传授各种从刘厚那里学来的知识。
为了行军方便,赵云将这些人单独编成一个营,叫做“将作营”。由于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当世杰出的军事家,敏锐地意识到左慈的巨大潜力,尤其是火药在军事上#将可能发挥的巨大作用后,就一再增加“将作营”的人手。到刘厚他们要动身去四川时,已经超过了300人。
这些人主要是各种各样的工匠,什么铁匠、木匠、泥瓦匠、裁缝、皮匠甚至连篾匠都有。还有一些精通算术的人员和这个时代所谓的“饱学之士”(知识分子)。这些人有个共同点,就是对左慈佩服得五体投地,对于他不时抛出来的新知识如饥似渴地吸收着。
这些人等于是刘厚的“食客”,才几岁就能拥有300食客,怎么也能算“赛孟尝”了。事实上刘厚也是把他们看做自己以后的班底的。不过现在他们还成不了什么事,很多东西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刘厚也不过才7岁,一切还早。
在刘厚的策划下和左慈的指挥下,入川过程变成了探矿过程。队伍散的得很开,且每到一处都会收集当地比较特别的矿石。刘厚教他们将每个地方的矿石分别装袋,写上采集地、采集时间、采集人等信息,打算以后安顿好后,提炼这些矿石,看能不能得到合用的矿藏。
还别说,虽然这样做大大影响了行程,使他们入川的进程前所未有的慢,但是收获是巨大的。因为这样做还真给他们找到一些矿床。
例如在江油老君山,他们就发现了石灰石和硝石矿。在僰道(今宜宾市)发现了煤矿。
后世的考古工作者在江油发现了25个古人制硝岩洞遗址,硝洞内遗存能完整反映古代制硝工艺流程。专家认为,此区域是火药的文物富集区,是目前发现的古代中国最大的硝洞遗址,也是古代最重要的火药原料基地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2006年江油成功注册为“中国火药之乡”。
而宜宾更是不得了,有全国“十一五”规划发展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无烟煤储量达35.82亿吨,是全国十三大煤炭基地云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四川煤炭储量的四分之一。
这些后世的资料刘厚都是不知道的,他们能发现这些矿藏都是左慈发散人手,将探索范围扩得很大辛苦得来的成果。
由于刘备、诸葛亮甚至张飞都很重视左慈的工作,特意交待赵云要尽量满足左慈的要求。因此,赵云也派出大量士兵跟着工匠们去探矿。左慈派出去探矿的人员,工匠加上士兵一共有一千多人,堪称庞大到恐怖的探矿队伍。
这也是没办法,他们缺乏现代的探矿手段,只能找有探矿经验的人略略培训一下,传授一点微薄的探矿经验,就出发了。基本上是靠着大海捞针的精神,靠着运气去找矿。也就是在这个年代,人力成本极低,否则,还真没谁能这样耗费人力物力满山头去找“石头”。
不过幸运的是,四川矿产资源丰富,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给刘厚找到这3种重要的矿产。
刘厚让左慈去找赵云,留下足够人手,进一步探明矿藏范围,并组织流民去开矿。这个时代什么都不多,就是流民多,只要给口饭吃,出卖力气的活都有大把人抢着干。这也直接导致刘厚开矿的成本很低。不过刘厚还是特意交待要善待这些工人,他可不想自己的工场成为血汗工场。
(作者按:懂地理又认真的同学请注意:从荆州入川按道理是不会同时经过江油和宜宾的,因为两个地方刚好一个在成都北面,一个在南面。不过为了情节需要,才这样写。当然,也可以认为这队人就是特意跑去哪里找矿的。)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 http://www.81ht.com/read/5213.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