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http://www.81ht.com/read/3217.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1689年1月3日,奈梅亨德意志雇佣军光荣投降的第二天,刚刚访问威斯敏斯特教堂结束的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在马车上接到了海对岸传来的最新消息。
消息中最重要的,无疑就是海牙的三级议会发出的联合声明了。因为三级议会接管政权后下令海军不得出港,同时严密搜查往来英国的商船,因此这些消息被拖延了好些日子,最后才通过一艘忠于奥兰治家族的武装商船送来了伦敦——这艘船为了等货又耽搁了几天,因此这个消息一直拖到了十来天后才传递到了威廉三世手上,而此时伦敦街头已经有了零星的有关荷兰变故的传言了,这也是醉了。
威廉三世非常快速地读完了这些消息,然后将信纸捏成一团,脸上表情扭曲了好久,最终才渐渐平复了下来。老实说,发生在联合省的事情给了他极大的震撼!虽然预料到这次有东岸异教徒帮忙,三级议会那帮人肯定会在国内掀起滔天巨浪,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这股滔天巨浪的能量过于巨大,以至于都把他遗留在荷兰的船给掀翻了,这大大超出了他的认知。
原本威廉三世以为,军队中尚有不少终于自己家族的军官,那两万名德意志雇佣军也会在关键时刻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等自己处理完了伦敦这边的事情,就再返回了一次联合省,利用人望和种种暗手,将目前稍有些不利的局势翻转过来。
可谁成想,三级议会议长范博伊宁根竟然如此果决,通过软硬两手直接控制了七省的议员,让有关罢免自己联合省执政职位的决议得以通过,彻底将自己推入了更深的深渊。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罢了,自己还有办法慢慢找机会,可他们竟然在东岸异教徒的撺掇下,从瑞士、南尼德兰等地搞来了很多雇佣军,再加上该死的东岸雇佣军的配合,竟然控制了荷兰、泽兰二省的局势,进而利用这两个最富裕省份的资源,收编拉拢了其他省份的官员、军队,彻底奠定了胜局。
这种操作手法,毫无疑问共和派玩不出来。自从德维特兄弟下台并客死他乡后,共和派就缺乏强硬分子,一直以软弱无力著称。他们或许在搞经济、搞贸易、搞政治阴谋方面是一把好手,但在军事领域却毫无建树,也缺乏相关的人才,因此威廉三世对他们多多少少有些轻视。
现在事实给了他一记很响亮的耳光。共和派不但在政治方面获得了成功,同时也通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军事调动在军事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们先是控制了海牙周边的军队,然后接管了布雷达要塞,获得了大量武器弹药及当地军人的支持。
当然事情到了这一步还可以挽回,如果威廉三世调整部署,正确应对的话,应该还可以挽回局面。但他千不该万不该,在这个时候离开了联合省,前往英国争抢王位。这种在很多人看来几乎是“背叛”的行为自然被共和派拿来大书特书,这进一步损害了威廉三世的声誉。如果再结合前阵子共和派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发放的小册子,以及刚刚爆出来没多久的挪用资金丑闻的话,威廉三世的名声当真是跌到了历史低谷。
这个时候,共和派再顺势穷追猛打,利用掌握中央的大义名分,用金钱开道,自然不难大量收编军队为己用。而且他们这些人也相当清醒,还派出了不少使者火速前往德意志地区,散了无数金钱,许诺了无数条件,成功瓦解了原本支持威廉三世的一些德意志诸侯,成功稳住了外部环境,掐灭了外国武装干涉的风险。
可以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威廉三世大势已去,剩下的悬念就是奥兰治派的支持者能坚持多久,荷兰会不会爆发内战罢了。如果爆发了内战,虽然于国有害,但对奥兰治亲王本人来说,却未必是什么坏事,因为这意味着他还有翻盘的机会。但范博伊宁根在东岸情报官员的强烈建议下,当机立断,一天内签署了十几份命令,以最快的速度调集最多的军队围向奈梅亨。东岸情报官员认为,兵贵神速,这个时候行事越果决,速度越快,越容易将内战的风险降到最低。如果按照他们原本的设想,与弗里斯兰、格罗宁根等省讨价还价的话,迁延日久之下事情必然会变得不可收拾。
而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东岸情报官员分析得一点也不错。奈梅亨的德意志雇佣军在强大的压力之下选择妥协,光荣投降之后拿着遣散费一哄而散。如果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奥兰治派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联络到更多的外部关系的话,事情很可能就是另一个样子。
所以说,威廉三世现在对东岸人可谓是恨之入骨,是他们破坏了他的计划,让他在即将登上英王宝座的喜庆日子里犹如吞下了一粒老鼠屎般膈应。联合省执政的位置,虽然不如英格兰的王位,但也是整个欧洲数一数二的炙手可热的宝座啊。可如今竟然丢掉了,这如何能不让威廉三世愤怒欲狂!
威廉三世觉得自己的怒火已经有些无法抑制了。他几乎想不顾一切地返回联合省,然后召集那些多多少少已经背叛他的旧部——在他看来,关键时刻没站出来,仍然保持沉默,就是背叛了——问问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能让共和派那帮瞎胡闹的文人给夺了权!
不过威廉三世也是有理智的人,在怒不可遏的情绪慢慢平息下去后,他又理想思考起了如今的局势。联合省肯定还有大批支持自己的人的,这一点毫无疑问,只不过他们在大势之下选择了沉默,选择了明哲保身,没有坚决地站出来维护奥兰治家族的利益罢了。如果在合适的情况下,自己重返联合省的话,这些人未必就不会跳出来,重新成为自己的羽翼。
只是,这需要一个契机,暂时他还没找到这个机会。想到这里,即便是久历世事的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也不得不长叹了一口气,慢慢等吧。
同样是在这一天,位于奈梅亨城外的荷兰军营内,东岸陆军中校毛君也在给全权特使高文刚写信。
城内的德意志雇佣军已经收到了紧急从附近地区筹集到的价值二十万盾的金银币——荷兰人一夜之间就能筹集到这么多资金,真是令人惊叹——作为遣散他们的首批费用。看得出来,这些来自普鲁士、萨克森和南尼德兰等地的雇佣军心情不错,都在讨论着是不是在荷兰采买一些紧俏物资,然后带回乡下老家,整个军营洋溢着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大家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离家千里去当雇佣军,还不是为了求财么?既然奥兰治亲王的人已经断绝了资金来源,那么之前所谓的雇佣协议自然已经作废。好在荷兰新政府还算大气,居然愿意给他们发相当于三个月军饷的遣散费,让他们得以携带武器返回家乡,这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甚至还有一些德意志雇佣军军官在询问,荷兰新政府愿不愿意雇佣他们,他们保证愿意为新政府效劳。只不过荷兰人到底对他们还是有些忌惮,最终婉拒了,这令很多人感到非常遗憾。
毛君中校对这些德国人不感兴趣,不过这些人的事情也给他提了一个醒,那就是掌握一支能够完全掌控,轻易不会被敌人收买的军队有多么重要,尤其是对眼前的荷兰新政府而言更是如此。毛君中校在信里向高文刚特使建议,趁着这次荷兰整肃军队的机会,帮助荷兰的共和政府组建一支完全听命于他们的新军。
新军的军官,宜从同情、支持共和的军人中提拔,哪怕出身低一些也无所谓,现在要的是忠诚,军事素质什么的低一些也不影响大局。不可靠的军官就让他回家抱孩子去,不稳的部队可以分批慢慢裁撤,然后将省下来的经费投入到绝对忠诚的部队上面去。如此坚持个几年的话,应当可以收到奇效,极大降低奥兰治家族在军中的影响力。
毛君中校认为,这件事情非常紧要,必须尽快去办。现在威廉三世看起来已经没什么危害了,但未来如果局势大变——比如法国如今低地地区——他还是有可能重返荷兰掌权的,因为民众对于他抗法英雄的称号非常敬畏,认为只有他可以带荷兰人民走出战争的泥淖,而不是那些只会摆脱海军的共和政府。
而说到共和派和海军,就不能不提一下如今联合省海军的动向。自从海牙三级议会发出联合声明,昭告全国之后,大部分海军基本上接受上事实,宣布接受新政府的领导。特别是在威廉三世带走了大部分忠于他的海军舰船和官兵后,剩下的要么是同情共和派的,要么是中立派,新政府控制起来毫不费力。
现在的荷兰海军,实力距离巅峰期大概只剩下了七成左右,让人稍稍有些担心。不过考虑到荷兰深厚的航海传统,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大量的人才储备的现状,恢复顶峰实力应该是可能的。
据悉,荷兰新政府现在已经正式邀请东岸海军特遣支队离开布鲁日,进驻联合省的几个主要军港,以便更好地封锁北海海面,应对英国人可能发起的突然袭击,虽然这可能性有点低。东岸海军原则上已经同意了荷兰人的邀请,他们将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与荷兰海军一同努力,密切监视英格兰海军的动向,防止威廉三世狗急跳墙之下反扑过来。要知道,现在可以说是新政府最脆弱的时刻,他们需要一点时间来稳定浮动的人心,建立起自己稳固的统治秩序,因此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出意外。
“……联合省与我国经济存在着极大的互补关系。范博伊宁根的新政府有意与我国签订一系列采购合同、贸易协定,对于我国工商业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在这个重要关口,尤其需要注意奥兰治亲王反动势力的反扑,动摇联合省大局。我建议,可以从葡萄牙驻屯军内挑选三百名精明强干之军人,从荷兰现有陆军中挑选身体强健、无不良习气之军人一万名,组建现代化新军部队。新军之器械装备,可就近从维亚纳堡基地库存调拨,训练成军之事宜早不宜迟。一俟新军练成,则可威压全国,巩固局面,断了反动势力复辟的妄想。”毛君中校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只见他继续写道:“海军舰队宜继续驻留六个月以上,稳定北海局势,维护贸易自由。其中所需巨额之军费,当可由荷兰新政府发债解决,同时亦可锻炼海军远航、搜索、战斗之技能,对未来发展益处颇多。”
写完了以上这些,毛君中校想了想,最后又加上了部分有关最近局势的猜想。他通过种种渠道得知,现在法国人又蠢蠢欲动了,想要趁着如今荷兰、英格兰打乱,形势有利的大好时机,对外发动一场以兼并土地为主要目的的侵略战争,以实现路易十四的将法国推到“自然边界”的目的。
根据目前法国人囤积粮草和战备物资的路线,毛君初盘判断这次法国人的用兵方向是莱茵河,这大概与奥斯曼人三番两次的催促脱不开关系。而法国人一旦动兵,那么欧陆局势又将平添变数。这个时候,东岸人更应该与他们刚刚下了重注的联合省新政府站在一起,一起解决可能面临的内部或外部问题,保障自己的利益。
当然这目前看起来还不是特别急切,因为法国人才刚刚开始战争前的外交准备,距离真正开战大概还有一段时间。
消息中最重要的,无疑就是海牙的三级议会发出的联合声明了。因为三级议会接管政权后下令海军不得出港,同时严密搜查往来英国的商船,因此这些消息被拖延了好些日子,最后才通过一艘忠于奥兰治家族的武装商船送来了伦敦——这艘船为了等货又耽搁了几天,因此这个消息一直拖到了十来天后才传递到了威廉三世手上,而此时伦敦街头已经有了零星的有关荷兰变故的传言了,这也是醉了。
威廉三世非常快速地读完了这些消息,然后将信纸捏成一团,脸上表情扭曲了好久,最终才渐渐平复了下来。老实说,发生在联合省的事情给了他极大的震撼!虽然预料到这次有东岸异教徒帮忙,三级议会那帮人肯定会在国内掀起滔天巨浪,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这股滔天巨浪的能量过于巨大,以至于都把他遗留在荷兰的船给掀翻了,这大大超出了他的认知。
原本威廉三世以为,军队中尚有不少终于自己家族的军官,那两万名德意志雇佣军也会在关键时刻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等自己处理完了伦敦这边的事情,就再返回了一次联合省,利用人望和种种暗手,将目前稍有些不利的局势翻转过来。
可谁成想,三级议会议长范博伊宁根竟然如此果决,通过软硬两手直接控制了七省的议员,让有关罢免自己联合省执政职位的决议得以通过,彻底将自己推入了更深的深渊。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罢了,自己还有办法慢慢找机会,可他们竟然在东岸异教徒的撺掇下,从瑞士、南尼德兰等地搞来了很多雇佣军,再加上该死的东岸雇佣军的配合,竟然控制了荷兰、泽兰二省的局势,进而利用这两个最富裕省份的资源,收编拉拢了其他省份的官员、军队,彻底奠定了胜局。
这种操作手法,毫无疑问共和派玩不出来。自从德维特兄弟下台并客死他乡后,共和派就缺乏强硬分子,一直以软弱无力著称。他们或许在搞经济、搞贸易、搞政治阴谋方面是一把好手,但在军事领域却毫无建树,也缺乏相关的人才,因此威廉三世对他们多多少少有些轻视。
现在事实给了他一记很响亮的耳光。共和派不但在政治方面获得了成功,同时也通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军事调动在军事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们先是控制了海牙周边的军队,然后接管了布雷达要塞,获得了大量武器弹药及当地军人的支持。
当然事情到了这一步还可以挽回,如果威廉三世调整部署,正确应对的话,应该还可以挽回局面。但他千不该万不该,在这个时候离开了联合省,前往英国争抢王位。这种在很多人看来几乎是“背叛”的行为自然被共和派拿来大书特书,这进一步损害了威廉三世的声誉。如果再结合前阵子共和派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发放的小册子,以及刚刚爆出来没多久的挪用资金丑闻的话,威廉三世的名声当真是跌到了历史低谷。
这个时候,共和派再顺势穷追猛打,利用掌握中央的大义名分,用金钱开道,自然不难大量收编军队为己用。而且他们这些人也相当清醒,还派出了不少使者火速前往德意志地区,散了无数金钱,许诺了无数条件,成功瓦解了原本支持威廉三世的一些德意志诸侯,成功稳住了外部环境,掐灭了外国武装干涉的风险。
可以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威廉三世大势已去,剩下的悬念就是奥兰治派的支持者能坚持多久,荷兰会不会爆发内战罢了。如果爆发了内战,虽然于国有害,但对奥兰治亲王本人来说,却未必是什么坏事,因为这意味着他还有翻盘的机会。但范博伊宁根在东岸情报官员的强烈建议下,当机立断,一天内签署了十几份命令,以最快的速度调集最多的军队围向奈梅亨。东岸情报官员认为,兵贵神速,这个时候行事越果决,速度越快,越容易将内战的风险降到最低。如果按照他们原本的设想,与弗里斯兰、格罗宁根等省讨价还价的话,迁延日久之下事情必然会变得不可收拾。
而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东岸情报官员分析得一点也不错。奈梅亨的德意志雇佣军在强大的压力之下选择妥协,光荣投降之后拿着遣散费一哄而散。如果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奥兰治派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联络到更多的外部关系的话,事情很可能就是另一个样子。
所以说,威廉三世现在对东岸人可谓是恨之入骨,是他们破坏了他的计划,让他在即将登上英王宝座的喜庆日子里犹如吞下了一粒老鼠屎般膈应。联合省执政的位置,虽然不如英格兰的王位,但也是整个欧洲数一数二的炙手可热的宝座啊。可如今竟然丢掉了,这如何能不让威廉三世愤怒欲狂!
威廉三世觉得自己的怒火已经有些无法抑制了。他几乎想不顾一切地返回联合省,然后召集那些多多少少已经背叛他的旧部——在他看来,关键时刻没站出来,仍然保持沉默,就是背叛了——问问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能让共和派那帮瞎胡闹的文人给夺了权!
不过威廉三世也是有理智的人,在怒不可遏的情绪慢慢平息下去后,他又理想思考起了如今的局势。联合省肯定还有大批支持自己的人的,这一点毫无疑问,只不过他们在大势之下选择了沉默,选择了明哲保身,没有坚决地站出来维护奥兰治家族的利益罢了。如果在合适的情况下,自己重返联合省的话,这些人未必就不会跳出来,重新成为自己的羽翼。
只是,这需要一个契机,暂时他还没找到这个机会。想到这里,即便是久历世事的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也不得不长叹了一口气,慢慢等吧。
同样是在这一天,位于奈梅亨城外的荷兰军营内,东岸陆军中校毛君也在给全权特使高文刚写信。
城内的德意志雇佣军已经收到了紧急从附近地区筹集到的价值二十万盾的金银币——荷兰人一夜之间就能筹集到这么多资金,真是令人惊叹——作为遣散他们的首批费用。看得出来,这些来自普鲁士、萨克森和南尼德兰等地的雇佣军心情不错,都在讨论着是不是在荷兰采买一些紧俏物资,然后带回乡下老家,整个军营洋溢着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大家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离家千里去当雇佣军,还不是为了求财么?既然奥兰治亲王的人已经断绝了资金来源,那么之前所谓的雇佣协议自然已经作废。好在荷兰新政府还算大气,居然愿意给他们发相当于三个月军饷的遣散费,让他们得以携带武器返回家乡,这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甚至还有一些德意志雇佣军军官在询问,荷兰新政府愿不愿意雇佣他们,他们保证愿意为新政府效劳。只不过荷兰人到底对他们还是有些忌惮,最终婉拒了,这令很多人感到非常遗憾。
毛君中校对这些德国人不感兴趣,不过这些人的事情也给他提了一个醒,那就是掌握一支能够完全掌控,轻易不会被敌人收买的军队有多么重要,尤其是对眼前的荷兰新政府而言更是如此。毛君中校在信里向高文刚特使建议,趁着这次荷兰整肃军队的机会,帮助荷兰的共和政府组建一支完全听命于他们的新军。
新军的军官,宜从同情、支持共和的军人中提拔,哪怕出身低一些也无所谓,现在要的是忠诚,军事素质什么的低一些也不影响大局。不可靠的军官就让他回家抱孩子去,不稳的部队可以分批慢慢裁撤,然后将省下来的经费投入到绝对忠诚的部队上面去。如此坚持个几年的话,应当可以收到奇效,极大降低奥兰治家族在军中的影响力。
毛君中校认为,这件事情非常紧要,必须尽快去办。现在威廉三世看起来已经没什么危害了,但未来如果局势大变——比如法国如今低地地区——他还是有可能重返荷兰掌权的,因为民众对于他抗法英雄的称号非常敬畏,认为只有他可以带荷兰人民走出战争的泥淖,而不是那些只会摆脱海军的共和政府。
而说到共和派和海军,就不能不提一下如今联合省海军的动向。自从海牙三级议会发出联合声明,昭告全国之后,大部分海军基本上接受上事实,宣布接受新政府的领导。特别是在威廉三世带走了大部分忠于他的海军舰船和官兵后,剩下的要么是同情共和派的,要么是中立派,新政府控制起来毫不费力。
现在的荷兰海军,实力距离巅峰期大概只剩下了七成左右,让人稍稍有些担心。不过考虑到荷兰深厚的航海传统,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大量的人才储备的现状,恢复顶峰实力应该是可能的。
据悉,荷兰新政府现在已经正式邀请东岸海军特遣支队离开布鲁日,进驻联合省的几个主要军港,以便更好地封锁北海海面,应对英国人可能发起的突然袭击,虽然这可能性有点低。东岸海军原则上已经同意了荷兰人的邀请,他们将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与荷兰海军一同努力,密切监视英格兰海军的动向,防止威廉三世狗急跳墙之下反扑过来。要知道,现在可以说是新政府最脆弱的时刻,他们需要一点时间来稳定浮动的人心,建立起自己稳固的统治秩序,因此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出意外。
“……联合省与我国经济存在着极大的互补关系。范博伊宁根的新政府有意与我国签订一系列采购合同、贸易协定,对于我国工商业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在这个重要关口,尤其需要注意奥兰治亲王反动势力的反扑,动摇联合省大局。我建议,可以从葡萄牙驻屯军内挑选三百名精明强干之军人,从荷兰现有陆军中挑选身体强健、无不良习气之军人一万名,组建现代化新军部队。新军之器械装备,可就近从维亚纳堡基地库存调拨,训练成军之事宜早不宜迟。一俟新军练成,则可威压全国,巩固局面,断了反动势力复辟的妄想。”毛君中校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只见他继续写道:“海军舰队宜继续驻留六个月以上,稳定北海局势,维护贸易自由。其中所需巨额之军费,当可由荷兰新政府发债解决,同时亦可锻炼海军远航、搜索、战斗之技能,对未来发展益处颇多。”
写完了以上这些,毛君中校想了想,最后又加上了部分有关最近局势的猜想。他通过种种渠道得知,现在法国人又蠢蠢欲动了,想要趁着如今荷兰、英格兰打乱,形势有利的大好时机,对外发动一场以兼并土地为主要目的的侵略战争,以实现路易十四的将法国推到“自然边界”的目的。
根据目前法国人囤积粮草和战备物资的路线,毛君初盘判断这次法国人的用兵方向是莱茵河,这大概与奥斯曼人三番两次的催促脱不开关系。而法国人一旦动兵,那么欧陆局势又将平添变数。这个时候,东岸人更应该与他们刚刚下了重注的联合省新政府站在一起,一起解决可能面临的内部或外部问题,保障自己的利益。
当然这目前看起来还不是特别急切,因为法国人才刚刚开始战争前的外交准备,距离真正开战大概还有一段时间。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 http://www.81ht.com/read/3217.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