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破壁大明,重塑时代 http://www.81ht.com/read/242419.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张玉依旧不敢四处乱看,他的视线总是保持在自己步伐前几尺的位置。
事实上,哪怕是到了现在,他依然处在一种云里雾里的状态里。
作为曾经的蒙元枢密使知院,他参加过蒙元的早朝,只是比起大明的早朝来说,蒙元的朝堂在他的记忆里就等同于混乱,原本他并不觉得这种混乱有什么问题,直到现在,通过对比,他才知道那种混乱来源于秩序的缺失。
那时的蒙元高层已经没有了一言九鼎,言出法随的人物了。也是在当下,张玉意识到了自己对蒙元的彻底失望,恐怕不仅是来自于其毫不掩饰地对汉人的践踏,更多的应该是看见了蒙元的朝局正在向彻底的失序滑落。
这是王朝末期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相比起来,大明这个崭新的王朝真的让他看到了希望。
张玉的思维和普通文官的思维是不同的,他更信任那种拥有绝对威势的帝王,哪怕这种帝王很恐怖。他知道,只有最强的狼王才能带领群狼熬过风雪,只有强势的帝王才会逼着所有的朝臣向一个方向不断的前进。
所以,全程观摩了今日的早朝后,张玉对大明的认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那么多的机构调整,各种新的人事调动和政务处理,在这位大明皇帝这里都可以用信手拈来,举重若轻来形容。
整场朝会下来,没有人提出任何的反对意见,哪怕有人不服。他看得出来,有人真的不服。但那位端坐在龙椅上的大明皇帝,就如同定海神针一样,让所有人都只能以尊崇的心态面对一切的改变。
只是当这位皇帝一开口,那副老农般的腔调,着实让张玉感觉到一些荒诞,荒诞后便是感慨这世道变化的神奇。天下最后居然是被一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农人收入了囊中,但很明显,这位农人也就只是看上去普通而已。
在这场早朝结束前,张玉完成了和大明皇帝的第一次奏对,在这一环节中,他是有些发懵的,直到早朝结束,当朝太子亲自来到他的身边时,他才回过神来。
也是在这一刻,他才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大明朝的从三品轻车都尉,怀远将军。自己的妻子则得了诰命,封了三品的淑人。
皇帝还赏赐给了自己一栋宅子,并准许自己先在应天府小住上个一年半载,一来熟悉一下环境,二来,用太子的话说,是把自己身上丢失的汉文明记忆找回来。
至于以后主要任职的地方,则和那位燕王殿下的推测一致,就是在北平。
在这一点上张玉是有些担心的,这一路南下时,燕王的热情照应他自然看在了眼里,这其中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他也很清楚。
想到这,他就不免有些担忧地抬眼望向了超前自己半个身位的太子殿下,他想说些什么,算是一种解释,但思虑了片刻,他最终还是选择了闭嘴。
人家是兄弟,你是外臣,还是反正过来的。有些话一旦说出口,那就会被当成是挑拨离间了。他在心里这样警告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守住心中对太子殿下,对陛下的忠诚即可。
“世美啊,你知道为什么我的父皇要给几座大殿都加上避雷针或避雷带吗?”从奉天殿前的广场走出来没几步,朱标就语调轻松地发问道。
被太子叫字,让张玉微微一怔,随即连忙回道:“臣不知道,但臣清楚,这所谓的避雷针肯定是真的能避雷的。”
“哦,这倒是稀奇。”朱标笑了,“刚刚你也看到了,很多人对此都是不信的,包括这几位国朝肱骨。”说着,朱标回头看了曾秉正,唐铎等人一眼。
对这样的话,张玉自然是不敢有什么回应的,反正您说能避雷就能避雷,这是不应该质疑的。还好这时有人接话了,所以没有出现尴尬的冷场。
“太子殿下说笑了。”唐铎先开口道,“老臣是绝对信这避雷针之功效的。”
“为何?”朱标好奇地问。
“老臣早年跟着陛下南征北战时,亲眼见过这种雷击的现象,闪电撕裂云层,劈中位于荒原中的瞭望台,那威力的确骇人!”唐铎似乎陷入了回忆,“当时很多人都感到害怕,军中甚至传出了一些不利的流言蜚语,好在陛下果断出手,斩杀了祸乱军心之人,并亲自在大雨滂沱中登高望远,瞬间就打破了军中所有的惶恐。”
朱标听到这,当即就是一阵心虚,想着自己老爹当时要真被雷劈了,那事情就完全没法收场了。毕竟现在的他已经完全明白了,电闪雷鸣的原理到底是怎么回事。果然,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啊。他在心里感叹道。
“老臣当时对陛下也是颇为担心的。”唐铎继续回忆道,“但当时老臣却也在好奇,这瞭望台是犯了什么大罪吗?老天爷要劈它?”
朱标乐了,这老棉袄说话是真动听。是的,在这一点上,他和自己老爹都达成了共识,兵部尚书唐铎是朱家目前不可或缺的老棉袄。
“刚刚听了殿下的一番讲解,明白了这落雷的原理,老臣便算是明白装避雷针的根由了。”
朱标听出了唐铎话里有话的意思,于是追问道:“什么根由?”
唐铎淡笑摇头,“不可说,不可说,还是等陛下以后亲自在报纸上说吧。”
“你也是个老狐狸。”朱标浅笑评价道。
这段有些没头没脑的对话,听得周围的人都有些发懵,直到朱标再次对张玉讲解起了安装避雷针的事情后,一众大臣才知道,唐铎嘴里的不可说是什么意思。
“当下的大明要做很多事,这些事看上去可能会有些离经叛道,所以免不了会冒出一些反对的声音。”朱标说着,眉头微皱,“但反对也是要有一个由头的,你说这由头是什么最合适呢?”
张玉欲言又止,最终回答道:“臣不知道。”
“你的确有一份难得的持重。”朱标赞许地点头,接着仰头看了一下那碧蓝的天空,“这最合适的由头自然是就是上天的警示了。”
跟在朱标身后的几位大臣,顿时间完全理解了唐铎的不可说在指什么。
“一般情况下,在文官的语境中,上天警示有以下五种,地龙翻身,洪水泛滥,瘟疫传播,四季不协,另外还有最直观的,轰隆一声,皇宫被雷劈了。”朱标摇头轻笑了起来。“然后,各路尚书,御史就会哭哭啼啼的跑来喊什么上天被触怒了!陛下要自省了,聒噪!”
张玉和一众大臣在这一刻只能赔笑,天人感应这种事,你皇家到底要不要继续遵循,可不是哪一个大臣能说的。
朱标顿了顿,继续说道:“所以啊,父皇决定先安装一个避雷针,让我们朱家的这几栋大房子不至于被劈了,那官场上至少可以安静一些。”
其实对于天人感应,皇权神授这两个概念,朱标本身也很矛盾。特别是天人感应,它的确是对皇权的一种限制,这天下要是出了什么大事,当皇帝的就要出来向上天谢罪。在了解了大明后续的历史后,朱标觉得这种谢罪有一部分是在给那些当官的背锅。
皇帝给当官的背锅,就很倒反天罡。
但如果真的去否定了这一套东西,那就意味着皇帝要去连带着否定自己就是天子的说法。
这样一来所引发的后果是可以预见的。那些普通百姓或多或少的都会去想,你既然不是天子,又凭什么坐到那个位置上去呢?你的法统又来自哪里呢?更重要的是,没有了天子,就没有了特殊性,那是不是意味着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去争一下这个皇位了。
朱标很清楚,天人感应这套东西,其实本质上是在给皇帝一个抛弃责任,同时又能获得无限权力的借口。这种借口的体现在于,皇帝可以接受惩罚,但这个惩罚来自于上天,而不是来自于民众。
也是基于这一点,这位大明太子和那位大明皇帝,对于朱雄英提出的人皇概念都颇为抵触。皇帝要向天下的百姓负责,皇帝合法性的来源之一,在于百姓是否能过上稳定的日子。
这种说法可比皇帝去替百官背锅还要倒反天罡。
高高在上的皇权是不能向百姓低头的,老百姓过得好不好,都是皇帝的恩典。这是一种上层能对下层进行无责任,予取予求的理论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皇帝只需向所谓的上天负责,只有上天才能降下对皇帝的惩罚。哪怕皇帝无道,也是因为上天想惩罚皇帝,所以才让给了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一个救世主,让这位救世主重建一个新的天下。
这样的顺序是不能有错的。
至于这样的理论设计会不会因此成为官员限制皇权的工具,其实这对于皇帝来说真的不是那么的重要,因为比起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皇帝更在乎那种能随时随地,毫无代价的向天下榨取财富的权力。
所以在朱元璋和朱标看来,天人感应这种事还是不要去推翻的好,出了什么问题,祭个天就能忽悠过去了,要是真把皇权的合法性跟老百姓挂钩了,那就意味着出了问题,就要真的花费人力物力去解决了,实在不划算。
在场的大臣们自然不知道这对父子的真实想法,所以他们此刻感到了格外的困惑。
他们都清楚的知道,当今这位陛下对法统这一问题有多在意,可以说在意到了近乎偏执的状态。最典型的一个例子,便是这位皇帝曾经斥责过老百姓能擅自祭天这件事。和上天沟通必须只能由天子一个人去完成,老百姓怎么能做天子才能做的事呢?
很荒诞,但朝臣们有一个算一个对此都乐见其成,法统嘛,给了你地位,也成为了你的束缚。
所以众人在此刻实在有些不理解,太子殿下为什么会去讲解所谓的雷电原理,不管是不是真的,这条原理都在违反皇帝心中的那份偏执。
听完太子的一番说辞,张玉差点来了一句,天命不足惧,人言不足畏,祖宗不足法。好在他收住了。
高度敏感的政治嗅觉告诉他,别参合,一切都给我左耳进,右耳出。接着他还在心底里真心地祈求,这个避雷针,避雷带什么的一定要管用。要不然,这老天劈了个雷下来烧了个大殿是小事。驳了大明皇帝和太子殿下的面子可就是大事了,到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会因此尴尬不已。
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张玉很快就跟着太子来到了谨身殿前。
他是没有资格参加御前会议的,他也有些不明白太子为什么会让自己跟来。
谨身殿的布置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如果说之前看见的大明皇宫已经比曾经的元大都壮美了无数倍,那当下的谨身殿的陈设,就比元大都的那些陈设怪上了很多倍。
不止是他这样看的,其余的朝臣在走进谨身殿时也或多或少的感到了一抹惊讶。
大殿的中央不再是以往开会时用的那张长桌了,而是一张类似于等腰梯形的扇形大桌面。四个边自然都放好了配有软垫的座椅,座椅前的桌面上则是一块写有名字的立体铭牌,很显然每一个名字对应每一位要到会的官员。
太子身后的几位大臣看见写有自己名字的铭牌后,都不免加重了呼吸。
整张桌面上底的位置,摆放着一张雕花龙椅,龙椅旁还设有一张同样有精美龙形雕刻的木椅,只是比真正的龙椅看上去要小了一些,但也比官员们坐的椅子要大上了一圈,这显然就是太子的位置了。
就在众人惊喜于这种改变之时,徐达走进了大殿,向太子行了一礼。
“见过魏国公。”张玉拱手行礼。
徐达微微颔首。
“魏国公先去坐下吧。”太子轻声地叮嘱道。
“谢殿下。”说罢,徐达走到了龙椅左手边的第一个位置坐了下来。其余的人自然没有这种待遇,太子没坐,他们可不敢去坐。
“这间大殿,就是以后大明推动所有重要国政的地方了。”朱标对张玉说道,“未来,你能不能在这里挣到一席之地,就看你之后的表现了,不要让孤失望。”
“臣惶恐!”张玉这下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带来这里了,“臣一定谨记陛下和太子的教诲,为陛下和太子肝脑涂地!”
朱标点头,“你的夫人和孩子应该也见完母后了,你到殿外去等一下,到时和他们一起回去吧。这段时日先好好休息一下,享受一番天伦之乐,日后你身上的担子会越来越重。”
“谢殿下爱重!”张玉是真的感激不尽。在退出大殿前,他还感受到了几位国朝肱骨的羡慕眼光。
在太监的带领下,他来到了通往后宫的侧门旁等待着,当他见到从后宫出来的妻子和儿子时,他也看见了大明皇帝带着几名朝臣,走进了谨身殿内。
拉着老婆孩子一起,远远地行了一次叩拜之礼后,他便出了宫。路上忍不住思考起了太子殿下的话,自己有一天能走进那间大殿吗?
事实上,哪怕是到了现在,他依然处在一种云里雾里的状态里。
作为曾经的蒙元枢密使知院,他参加过蒙元的早朝,只是比起大明的早朝来说,蒙元的朝堂在他的记忆里就等同于混乱,原本他并不觉得这种混乱有什么问题,直到现在,通过对比,他才知道那种混乱来源于秩序的缺失。
那时的蒙元高层已经没有了一言九鼎,言出法随的人物了。也是在当下,张玉意识到了自己对蒙元的彻底失望,恐怕不仅是来自于其毫不掩饰地对汉人的践踏,更多的应该是看见了蒙元的朝局正在向彻底的失序滑落。
这是王朝末期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相比起来,大明这个崭新的王朝真的让他看到了希望。
张玉的思维和普通文官的思维是不同的,他更信任那种拥有绝对威势的帝王,哪怕这种帝王很恐怖。他知道,只有最强的狼王才能带领群狼熬过风雪,只有强势的帝王才会逼着所有的朝臣向一个方向不断的前进。
所以,全程观摩了今日的早朝后,张玉对大明的认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那么多的机构调整,各种新的人事调动和政务处理,在这位大明皇帝这里都可以用信手拈来,举重若轻来形容。
整场朝会下来,没有人提出任何的反对意见,哪怕有人不服。他看得出来,有人真的不服。但那位端坐在龙椅上的大明皇帝,就如同定海神针一样,让所有人都只能以尊崇的心态面对一切的改变。
只是当这位皇帝一开口,那副老农般的腔调,着实让张玉感觉到一些荒诞,荒诞后便是感慨这世道变化的神奇。天下最后居然是被一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农人收入了囊中,但很明显,这位农人也就只是看上去普通而已。
在这场早朝结束前,张玉完成了和大明皇帝的第一次奏对,在这一环节中,他是有些发懵的,直到早朝结束,当朝太子亲自来到他的身边时,他才回过神来。
也是在这一刻,他才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大明朝的从三品轻车都尉,怀远将军。自己的妻子则得了诰命,封了三品的淑人。
皇帝还赏赐给了自己一栋宅子,并准许自己先在应天府小住上个一年半载,一来熟悉一下环境,二来,用太子的话说,是把自己身上丢失的汉文明记忆找回来。
至于以后主要任职的地方,则和那位燕王殿下的推测一致,就是在北平。
在这一点上张玉是有些担心的,这一路南下时,燕王的热情照应他自然看在了眼里,这其中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他也很清楚。
想到这,他就不免有些担忧地抬眼望向了超前自己半个身位的太子殿下,他想说些什么,算是一种解释,但思虑了片刻,他最终还是选择了闭嘴。
人家是兄弟,你是外臣,还是反正过来的。有些话一旦说出口,那就会被当成是挑拨离间了。他在心里这样警告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守住心中对太子殿下,对陛下的忠诚即可。
“世美啊,你知道为什么我的父皇要给几座大殿都加上避雷针或避雷带吗?”从奉天殿前的广场走出来没几步,朱标就语调轻松地发问道。
被太子叫字,让张玉微微一怔,随即连忙回道:“臣不知道,但臣清楚,这所谓的避雷针肯定是真的能避雷的。”
“哦,这倒是稀奇。”朱标笑了,“刚刚你也看到了,很多人对此都是不信的,包括这几位国朝肱骨。”说着,朱标回头看了曾秉正,唐铎等人一眼。
对这样的话,张玉自然是不敢有什么回应的,反正您说能避雷就能避雷,这是不应该质疑的。还好这时有人接话了,所以没有出现尴尬的冷场。
“太子殿下说笑了。”唐铎先开口道,“老臣是绝对信这避雷针之功效的。”
“为何?”朱标好奇地问。
“老臣早年跟着陛下南征北战时,亲眼见过这种雷击的现象,闪电撕裂云层,劈中位于荒原中的瞭望台,那威力的确骇人!”唐铎似乎陷入了回忆,“当时很多人都感到害怕,军中甚至传出了一些不利的流言蜚语,好在陛下果断出手,斩杀了祸乱军心之人,并亲自在大雨滂沱中登高望远,瞬间就打破了军中所有的惶恐。”
朱标听到这,当即就是一阵心虚,想着自己老爹当时要真被雷劈了,那事情就完全没法收场了。毕竟现在的他已经完全明白了,电闪雷鸣的原理到底是怎么回事。果然,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啊。他在心里感叹道。
“老臣当时对陛下也是颇为担心的。”唐铎继续回忆道,“但当时老臣却也在好奇,这瞭望台是犯了什么大罪吗?老天爷要劈它?”
朱标乐了,这老棉袄说话是真动听。是的,在这一点上,他和自己老爹都达成了共识,兵部尚书唐铎是朱家目前不可或缺的老棉袄。
“刚刚听了殿下的一番讲解,明白了这落雷的原理,老臣便算是明白装避雷针的根由了。”
朱标听出了唐铎话里有话的意思,于是追问道:“什么根由?”
唐铎淡笑摇头,“不可说,不可说,还是等陛下以后亲自在报纸上说吧。”
“你也是个老狐狸。”朱标浅笑评价道。
这段有些没头没脑的对话,听得周围的人都有些发懵,直到朱标再次对张玉讲解起了安装避雷针的事情后,一众大臣才知道,唐铎嘴里的不可说是什么意思。
“当下的大明要做很多事,这些事看上去可能会有些离经叛道,所以免不了会冒出一些反对的声音。”朱标说着,眉头微皱,“但反对也是要有一个由头的,你说这由头是什么最合适呢?”
张玉欲言又止,最终回答道:“臣不知道。”
“你的确有一份难得的持重。”朱标赞许地点头,接着仰头看了一下那碧蓝的天空,“这最合适的由头自然是就是上天的警示了。”
跟在朱标身后的几位大臣,顿时间完全理解了唐铎的不可说在指什么。
“一般情况下,在文官的语境中,上天警示有以下五种,地龙翻身,洪水泛滥,瘟疫传播,四季不协,另外还有最直观的,轰隆一声,皇宫被雷劈了。”朱标摇头轻笑了起来。“然后,各路尚书,御史就会哭哭啼啼的跑来喊什么上天被触怒了!陛下要自省了,聒噪!”
张玉和一众大臣在这一刻只能赔笑,天人感应这种事,你皇家到底要不要继续遵循,可不是哪一个大臣能说的。
朱标顿了顿,继续说道:“所以啊,父皇决定先安装一个避雷针,让我们朱家的这几栋大房子不至于被劈了,那官场上至少可以安静一些。”
其实对于天人感应,皇权神授这两个概念,朱标本身也很矛盾。特别是天人感应,它的确是对皇权的一种限制,这天下要是出了什么大事,当皇帝的就要出来向上天谢罪。在了解了大明后续的历史后,朱标觉得这种谢罪有一部分是在给那些当官的背锅。
皇帝给当官的背锅,就很倒反天罡。
但如果真的去否定了这一套东西,那就意味着皇帝要去连带着否定自己就是天子的说法。
这样一来所引发的后果是可以预见的。那些普通百姓或多或少的都会去想,你既然不是天子,又凭什么坐到那个位置上去呢?你的法统又来自哪里呢?更重要的是,没有了天子,就没有了特殊性,那是不是意味着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去争一下这个皇位了。
朱标很清楚,天人感应这套东西,其实本质上是在给皇帝一个抛弃责任,同时又能获得无限权力的借口。这种借口的体现在于,皇帝可以接受惩罚,但这个惩罚来自于上天,而不是来自于民众。
也是基于这一点,这位大明太子和那位大明皇帝,对于朱雄英提出的人皇概念都颇为抵触。皇帝要向天下的百姓负责,皇帝合法性的来源之一,在于百姓是否能过上稳定的日子。
这种说法可比皇帝去替百官背锅还要倒反天罡。
高高在上的皇权是不能向百姓低头的,老百姓过得好不好,都是皇帝的恩典。这是一种上层能对下层进行无责任,予取予求的理论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皇帝只需向所谓的上天负责,只有上天才能降下对皇帝的惩罚。哪怕皇帝无道,也是因为上天想惩罚皇帝,所以才让给了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一个救世主,让这位救世主重建一个新的天下。
这样的顺序是不能有错的。
至于这样的理论设计会不会因此成为官员限制皇权的工具,其实这对于皇帝来说真的不是那么的重要,因为比起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皇帝更在乎那种能随时随地,毫无代价的向天下榨取财富的权力。
所以在朱元璋和朱标看来,天人感应这种事还是不要去推翻的好,出了什么问题,祭个天就能忽悠过去了,要是真把皇权的合法性跟老百姓挂钩了,那就意味着出了问题,就要真的花费人力物力去解决了,实在不划算。
在场的大臣们自然不知道这对父子的真实想法,所以他们此刻感到了格外的困惑。
他们都清楚的知道,当今这位陛下对法统这一问题有多在意,可以说在意到了近乎偏执的状态。最典型的一个例子,便是这位皇帝曾经斥责过老百姓能擅自祭天这件事。和上天沟通必须只能由天子一个人去完成,老百姓怎么能做天子才能做的事呢?
很荒诞,但朝臣们有一个算一个对此都乐见其成,法统嘛,给了你地位,也成为了你的束缚。
所以众人在此刻实在有些不理解,太子殿下为什么会去讲解所谓的雷电原理,不管是不是真的,这条原理都在违反皇帝心中的那份偏执。
听完太子的一番说辞,张玉差点来了一句,天命不足惧,人言不足畏,祖宗不足法。好在他收住了。
高度敏感的政治嗅觉告诉他,别参合,一切都给我左耳进,右耳出。接着他还在心底里真心地祈求,这个避雷针,避雷带什么的一定要管用。要不然,这老天劈了个雷下来烧了个大殿是小事。驳了大明皇帝和太子殿下的面子可就是大事了,到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会因此尴尬不已。
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张玉很快就跟着太子来到了谨身殿前。
他是没有资格参加御前会议的,他也有些不明白太子为什么会让自己跟来。
谨身殿的布置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如果说之前看见的大明皇宫已经比曾经的元大都壮美了无数倍,那当下的谨身殿的陈设,就比元大都的那些陈设怪上了很多倍。
不止是他这样看的,其余的朝臣在走进谨身殿时也或多或少的感到了一抹惊讶。
大殿的中央不再是以往开会时用的那张长桌了,而是一张类似于等腰梯形的扇形大桌面。四个边自然都放好了配有软垫的座椅,座椅前的桌面上则是一块写有名字的立体铭牌,很显然每一个名字对应每一位要到会的官员。
太子身后的几位大臣看见写有自己名字的铭牌后,都不免加重了呼吸。
整张桌面上底的位置,摆放着一张雕花龙椅,龙椅旁还设有一张同样有精美龙形雕刻的木椅,只是比真正的龙椅看上去要小了一些,但也比官员们坐的椅子要大上了一圈,这显然就是太子的位置了。
就在众人惊喜于这种改变之时,徐达走进了大殿,向太子行了一礼。
“见过魏国公。”张玉拱手行礼。
徐达微微颔首。
“魏国公先去坐下吧。”太子轻声地叮嘱道。
“谢殿下。”说罢,徐达走到了龙椅左手边的第一个位置坐了下来。其余的人自然没有这种待遇,太子没坐,他们可不敢去坐。
“这间大殿,就是以后大明推动所有重要国政的地方了。”朱标对张玉说道,“未来,你能不能在这里挣到一席之地,就看你之后的表现了,不要让孤失望。”
“臣惶恐!”张玉这下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带来这里了,“臣一定谨记陛下和太子的教诲,为陛下和太子肝脑涂地!”
朱标点头,“你的夫人和孩子应该也见完母后了,你到殿外去等一下,到时和他们一起回去吧。这段时日先好好休息一下,享受一番天伦之乐,日后你身上的担子会越来越重。”
“谢殿下爱重!”张玉是真的感激不尽。在退出大殿前,他还感受到了几位国朝肱骨的羡慕眼光。
在太监的带领下,他来到了通往后宫的侧门旁等待着,当他见到从后宫出来的妻子和儿子时,他也看见了大明皇帝带着几名朝臣,走进了谨身殿内。
拉着老婆孩子一起,远远地行了一次叩拜之礼后,他便出了宫。路上忍不住思考起了太子殿下的话,自己有一天能走进那间大殿吗?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破壁大明,重塑时代最新章节 http://www.81ht.com/read/242419.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