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芳明1128 http://www.81ht.com/read/242229.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宣和四年七月,浙西地区的山峦之间,笼罩着一种压抑的宁静。方腊起义失败后的余波还未完全散去,许多原西路军和御林军的旧部四散落草,潜伏在各个山寨之间。如今,军长石生率领着西路军第一团,携同陈箍桶部和吴邦部,踏上了重返浙西的征途。此行的目的不仅是收编旧部,更是为明教的势力重新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奠定基础。
石生一行人穿越山川,目标直指帮源洞遗址。这座洞穴曾是方腊起义的核心,如今已被忠心的教徒方成英把守。方成英原姓王,在起义时因忠诚被方腊赐姓方,成为御前侍卫的一员。此时的他,带着帮源洞的残部,静候大军归来。
当石生率领的大军抵达帮源洞时,迎接他们的是方成英手持火把,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石长老,您终于来了!」方成英激动地上前迎接,声音因长时间的期盼而显得有些哽咽。
「成英兄弟,久别重逢。」石生拍了拍方成英的肩膀,眼中充满了感慨,「我们要让这片土地,再次燃起希望的火焰。」
帮源洞的洞口依然如故,但洞内的人们却已不同往日。经历了起义的失败,许多人都失去了亲人和家园。石生率领的队伍与帮源洞的残部迅速汇合,他们在这片昔日的根据地开始整顿军队,准备重整旗鼓。
石生带领大军抵达帮源洞时,心中仍有许多疑惑与不安。虽然重返浙西的任务初步完成,但未来的路仍然充满了挑战。方成英热情地接待了他和他的部队,带领他们进入洞内,迎接重逢后的第一个夜晚。
在帮源洞深处,方成英指着密室石壁上的字给石生。「石长老,这是圣姑离开前(湖州劫牢出发时)特意交代后面我教势力重返时看的。她说,您将明白其中的意义。」
方成英不识字,石生也不甚通文墨,军师陈箍桶来看时,竟是一首永遇乐:
楚霸千秋,秦皇万载,今归何处?
建邺孙吴,汴梁赵宋,半壁河山牧。
九州问鼎,中原逐鹿,壮志几多惊怵。
想荆轲,咸阳刺虎,败挫万人犹瞩。
雕龙作轭,琉鸾成冠,笑看宫歌楼舞。
日贯长虹,势如破竹,直捣临安府。
黯魂筹措,成王败寇,恍若终成定数。
今回首,一壶绿蚁,忘怀胜负。
这首词如同一柄锋利的刀刃,直刺众人的心灵。词中所描绘的英雄豪杰、壮志未酬,以及朝代更迭的悲壮气氛,让他们在刹那间看到了方梦华心中的宏图与忧虑。
石生默默读着这首词,心中顿生波澜。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首题词,而是方梦华对未来局势的预判与嘱托。她以历史上数位英杰的兴衰起落为引,暗示大宋王朝虽有半壁河山,但也不过是朝代更迭中的一环。无论是楚汉相争,还是唐宋的兴替,最终都在历史长河中化为尘土。
她的词中暗示着未来局势的变化,可能出现的机会与挑战,也提醒着石生,即便当下的胜利再显辉煌,最终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真正值得铭记的,是那份胸怀与格局。想荆轲刺虎,大概她湖州劫牢孤注一掷时也是做好了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觉悟吧。
石生沉思良久,终于理解了方梦华的深意,心中下定了新的决心。他知道,接下来将是一段艰难的路程,但方梦华的远见和智慧,将成为他继续前行的灯塔。而实际上,方梦华当时并没多想,这只是后世淳安县的方腊洞旅游景区的题词。
这一夜,石生坐在帮源洞的洞口,望着夜空中的繁星,心中默念着那首题词的最后一句:「一壶绿蚁,忘怀胜负。」他明白,无论前路多么险峻,最重要的是保持心中的那份坚定与从容,面对风雨不改初衷。
次日清晨,西路军的大旗再次在帮源洞前迎风飘扬,石生与陈箍桶、吴邦等将领商讨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浙西的山川间,战火的号角再次响起,而这一次,他们的目标不仅是复兴旧部,更是为了在未来的大势中占据一席之地。
帮源洞的局势稳定后,石生决定迅速展开对浙西各山寨的收编行动。
石生带领西路军一路西进,目标直指歙州。途经昱岭关时,他心中感到一丝不安。昱岭关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而这一片区域自方腊失败后一直被宋军牢牢控制着。石生不禁思索,若此次进攻,是否会遭遇强劲抵抗。
大军逼近昱岭关时,突然发现关内防守严密,兵士巡逻不断,似乎早已做好防备。石生心中警觉,立即命令全军进入戒备状态。
「看来此地守将得到了宋军的增援。」陈箍桶沉声道。
「先不妄动,探清敌情再说。」石生冷静地说道。他心中疑惑,为何这支驻守的兵马如此井然有序,与宋军惯常的散漫截然不同。
傍晚时分,石生决定发动夜袭。他深知拖延时间只会让敌人加强防御,必须速战速决。战斗在月光下打响,刀光剑影,喊杀声震耳欲聋。
战事异常激烈。石生与陈箍桶带领主力部队冲锋陷阵,而敌军的抵抗却出乎意料的强悍,毫不逊色于精锐的宋军部队。
经过数个时辰的厮杀,双方已是疲惫不堪。这时,石生突然听到敌军中传来一声熟悉的怒吼:「宋贼!今天我倪从庆与你们拼了!」
「倪从庆?」石生的心猛地一沉,这个名字他无比熟悉,那是他在西路军中的副将,而他早已听闻倪从庆在一年前的围剿战中战死,没想到竟然在此地重逢。
「停!停!全军停止进攻!」石生高声呼喊,同时举起火把,示意休战。敌方也在这喊声中稍作停顿,双方将士带着不解的神情停下了手中的武器。
石生快步走向前方,朝着敌军阵地大声喊道:「倪护法!是我,石生!你怎么会在这里?」
对方阵中,倪从庆也听到了石生的声音,他的心头一震,忙喊道:「石长老,真的是你吗?我还以为你早就……」
两人对视片刻,心中顿时明白,这场苦战竟是一场误会。石生与倪从庆急忙走到阵前,双方的兵士也都停下了战斗,彼此紧张地注视着两位将领。
「你竟然还活着!」石生激动地握住了倪从庆的双手,「我以为你早已战死在宋军的围剿中,没想到还能再见到你。」
倪从庆也是感慨万千,「我也以为你已经不在了,才占据昱岭关后隐忍不发,不敢打出明教的旗号。没想到竟与自己人打了起来。」
「这真是天大的误会!」石生无奈地笑道,「看来我们都被各自的误解蒙蔽了双眼。」
两人互相叙旧后,石生询问倪从庆的现状,得知他在去年的战斗中侥幸逃脱,并带着一小部分残兵辗转到昱岭关占据此地。他明知这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但在战斗力不足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潜伏,等待时机再行动。
「如今我们重逢,正是天意。」石生说道,「我们的西路军已经开始重整旗鼓,此番西进就是为了收编各路旧部。你我再次联手,共同完成未竟的事业。」
倪从庆点头同意,两人共同制定了下一步的战略。经过这场误会后,他们的关系更加牢固。石生意识到,眼前的倪从庆不仅是他的副将,更是他继续征战的坚强后盾。随着两人重归于好,昱岭关也再次成为西路军的重要据点,他们的部队得以休整,准备迎接未来更大的挑战。
在石生、陈箍桶和吴邦等将领的努力下,浙西各山寨重新归顺,西路军得以重建。帮源洞再次成为西路军的指挥中心,石生与众将领在此整顿军队,重拾昔日的荣光。
石生与倪从庆重逢之后,率领西路军继续在浙西地区展开收编工作。然而,当他们进入这一片曾经繁华的地域时,眼前的景象却令他们心中沉重。
浙西原本是富庶之地,青山绿水间点缀着星罗棋布的村镇,商贾云集,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如今,这一片土地却变得满目疮痍。一年前,宋军在此发动了残酷的镇压,烧杀抢掠之后几乎将这里变成了人间炼狱。村庄和城镇被焚毁,田地荒芜,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朽的味道。偶尔能看到一些烧焦的残垣断壁,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与现今的衰败。
历史上几年后的南宋初年两浙地区补充了大量从北方来的南渡人口后依然只有方腊起义发生前的一半(杭州话因此成为吴语区内一个半官话的方言岛)。而如果刨除没有被这次战乱覆盖的明州和轻度影响的浙东其他地区只看浙西的话,在北宋末期其空旷就可想而知了,由于帮源洞作为中土摩尼教总坛圣火已经传递到方腊经历二十三代教主,这一带的百姓基本都信摩尼教,也就是宋军眼中该死的乱民。战后,赵佶御笔把睦州改成严州,也就是需要严厉管制的州郡。歙州改名徽州,后来成为安徽(安庆+徽州)的地名由来(不然可能叫做「安歙省」)。然而即便经此浩劫,现代的淳安县仍有接近30%人口姓方,可见当年青溪县方纮宗族势力庞大程度。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倪从庆望着这片荒凉的土地,黯然神伤。他曾在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战,为了给百姓带来新的希望而奋勇拼搏。然而如今,曾经的希望却被践踏成了绝望,连生灵的气息都已难觅踪迹。
石生也沉默不语。他们走过的每一段路途,脚下的白骨似乎在无声地控诉着战争的残酷。这里的百姓,曾是他们寄予厚望的民众,然而现在却连一只活鸡的叫声都听不到。沿途,他们偶尔会遇到一些避难的村民,但这些幸存者大多面黄肌瘦,神情呆滞,看见军队时更是下意识地畏缩后退。
「这场浩劫,何时才是尽头?」陈箍桶叹息道。
「我们必须要做些什么,」石生沉声道,「重整旗鼓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失散的百姓能有一个安身之所。」
在之后的行军中,石生与倪从庆决定加快收编西路军旧部的步伐,他们不仅要恢复军队的战斗力,更要尽可能地在这片废墟中为百姓提供庇护。每到一个山寨,他们都会设法联系潜藏的明教信徒和起义军残部,将他们召集起来,修复旧寨,重建家园。
然而,石生心里很清楚,这只是第一步。要让浙西地区恢复元气,他们必须面对更多的挑战:粮食短缺,士气低落,宋军的威胁依然存在。虽然他们已经重新收编了一些部队,但这些兵士大多是疲惫不堪的散兵游勇,需要时间和资源来恢复。
石生与倪从庆经过商议,决定在帮源洞和各大山寨之间建立起一条稳固的补给线,确保他们能够在关键时刻得到物资援助。此外,他们还计划以山寨为核心,逐步扩展影响力,吸引更多流亡的百姓前来避难,以期在未来恢复浙西的经济和人口。
在这一片废墟上,石生的目光愈发坚定。他知道,虽然道路艰难,但只要他们能够团结一致,不懈努力,浙西的春天终会到来。他们不仅要为自己而战,更要为那片荒凉的土地和那无数无辜的百姓而战。这片土地上的生命与希望,将在他们的手中重新点燃。这次重返浙西,不仅收编了大量旧部,还为明教的势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路军将以此为据点,准备迎接未来更大的挑战。浙西的山川,再次回荡起摩尼教的号角声。
石生一行人穿越山川,目标直指帮源洞遗址。这座洞穴曾是方腊起义的核心,如今已被忠心的教徒方成英把守。方成英原姓王,在起义时因忠诚被方腊赐姓方,成为御前侍卫的一员。此时的他,带着帮源洞的残部,静候大军归来。
当石生率领的大军抵达帮源洞时,迎接他们的是方成英手持火把,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石长老,您终于来了!」方成英激动地上前迎接,声音因长时间的期盼而显得有些哽咽。
「成英兄弟,久别重逢。」石生拍了拍方成英的肩膀,眼中充满了感慨,「我们要让这片土地,再次燃起希望的火焰。」
帮源洞的洞口依然如故,但洞内的人们却已不同往日。经历了起义的失败,许多人都失去了亲人和家园。石生率领的队伍与帮源洞的残部迅速汇合,他们在这片昔日的根据地开始整顿军队,准备重整旗鼓。
石生带领大军抵达帮源洞时,心中仍有许多疑惑与不安。虽然重返浙西的任务初步完成,但未来的路仍然充满了挑战。方成英热情地接待了他和他的部队,带领他们进入洞内,迎接重逢后的第一个夜晚。
在帮源洞深处,方成英指着密室石壁上的字给石生。「石长老,这是圣姑离开前(湖州劫牢出发时)特意交代后面我教势力重返时看的。她说,您将明白其中的意义。」
方成英不识字,石生也不甚通文墨,军师陈箍桶来看时,竟是一首永遇乐:
楚霸千秋,秦皇万载,今归何处?
建邺孙吴,汴梁赵宋,半壁河山牧。
九州问鼎,中原逐鹿,壮志几多惊怵。
想荆轲,咸阳刺虎,败挫万人犹瞩。
雕龙作轭,琉鸾成冠,笑看宫歌楼舞。
日贯长虹,势如破竹,直捣临安府。
黯魂筹措,成王败寇,恍若终成定数。
今回首,一壶绿蚁,忘怀胜负。
这首词如同一柄锋利的刀刃,直刺众人的心灵。词中所描绘的英雄豪杰、壮志未酬,以及朝代更迭的悲壮气氛,让他们在刹那间看到了方梦华心中的宏图与忧虑。
石生默默读着这首词,心中顿生波澜。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首题词,而是方梦华对未来局势的预判与嘱托。她以历史上数位英杰的兴衰起落为引,暗示大宋王朝虽有半壁河山,但也不过是朝代更迭中的一环。无论是楚汉相争,还是唐宋的兴替,最终都在历史长河中化为尘土。
她的词中暗示着未来局势的变化,可能出现的机会与挑战,也提醒着石生,即便当下的胜利再显辉煌,最终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真正值得铭记的,是那份胸怀与格局。想荆轲刺虎,大概她湖州劫牢孤注一掷时也是做好了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觉悟吧。
石生沉思良久,终于理解了方梦华的深意,心中下定了新的决心。他知道,接下来将是一段艰难的路程,但方梦华的远见和智慧,将成为他继续前行的灯塔。而实际上,方梦华当时并没多想,这只是后世淳安县的方腊洞旅游景区的题词。
这一夜,石生坐在帮源洞的洞口,望着夜空中的繁星,心中默念着那首题词的最后一句:「一壶绿蚁,忘怀胜负。」他明白,无论前路多么险峻,最重要的是保持心中的那份坚定与从容,面对风雨不改初衷。
次日清晨,西路军的大旗再次在帮源洞前迎风飘扬,石生与陈箍桶、吴邦等将领商讨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浙西的山川间,战火的号角再次响起,而这一次,他们的目标不仅是复兴旧部,更是为了在未来的大势中占据一席之地。
帮源洞的局势稳定后,石生决定迅速展开对浙西各山寨的收编行动。
石生带领西路军一路西进,目标直指歙州。途经昱岭关时,他心中感到一丝不安。昱岭关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而这一片区域自方腊失败后一直被宋军牢牢控制着。石生不禁思索,若此次进攻,是否会遭遇强劲抵抗。
大军逼近昱岭关时,突然发现关内防守严密,兵士巡逻不断,似乎早已做好防备。石生心中警觉,立即命令全军进入戒备状态。
「看来此地守将得到了宋军的增援。」陈箍桶沉声道。
「先不妄动,探清敌情再说。」石生冷静地说道。他心中疑惑,为何这支驻守的兵马如此井然有序,与宋军惯常的散漫截然不同。
傍晚时分,石生决定发动夜袭。他深知拖延时间只会让敌人加强防御,必须速战速决。战斗在月光下打响,刀光剑影,喊杀声震耳欲聋。
战事异常激烈。石生与陈箍桶带领主力部队冲锋陷阵,而敌军的抵抗却出乎意料的强悍,毫不逊色于精锐的宋军部队。
经过数个时辰的厮杀,双方已是疲惫不堪。这时,石生突然听到敌军中传来一声熟悉的怒吼:「宋贼!今天我倪从庆与你们拼了!」
「倪从庆?」石生的心猛地一沉,这个名字他无比熟悉,那是他在西路军中的副将,而他早已听闻倪从庆在一年前的围剿战中战死,没想到竟然在此地重逢。
「停!停!全军停止进攻!」石生高声呼喊,同时举起火把,示意休战。敌方也在这喊声中稍作停顿,双方将士带着不解的神情停下了手中的武器。
石生快步走向前方,朝着敌军阵地大声喊道:「倪护法!是我,石生!你怎么会在这里?」
对方阵中,倪从庆也听到了石生的声音,他的心头一震,忙喊道:「石长老,真的是你吗?我还以为你早就……」
两人对视片刻,心中顿时明白,这场苦战竟是一场误会。石生与倪从庆急忙走到阵前,双方的兵士也都停下了战斗,彼此紧张地注视着两位将领。
「你竟然还活着!」石生激动地握住了倪从庆的双手,「我以为你早已战死在宋军的围剿中,没想到还能再见到你。」
倪从庆也是感慨万千,「我也以为你已经不在了,才占据昱岭关后隐忍不发,不敢打出明教的旗号。没想到竟与自己人打了起来。」
「这真是天大的误会!」石生无奈地笑道,「看来我们都被各自的误解蒙蔽了双眼。」
两人互相叙旧后,石生询问倪从庆的现状,得知他在去年的战斗中侥幸逃脱,并带着一小部分残兵辗转到昱岭关占据此地。他明知这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但在战斗力不足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潜伏,等待时机再行动。
「如今我们重逢,正是天意。」石生说道,「我们的西路军已经开始重整旗鼓,此番西进就是为了收编各路旧部。你我再次联手,共同完成未竟的事业。」
倪从庆点头同意,两人共同制定了下一步的战略。经过这场误会后,他们的关系更加牢固。石生意识到,眼前的倪从庆不仅是他的副将,更是他继续征战的坚强后盾。随着两人重归于好,昱岭关也再次成为西路军的重要据点,他们的部队得以休整,准备迎接未来更大的挑战。
在石生、陈箍桶和吴邦等将领的努力下,浙西各山寨重新归顺,西路军得以重建。帮源洞再次成为西路军的指挥中心,石生与众将领在此整顿军队,重拾昔日的荣光。
石生与倪从庆重逢之后,率领西路军继续在浙西地区展开收编工作。然而,当他们进入这一片曾经繁华的地域时,眼前的景象却令他们心中沉重。
浙西原本是富庶之地,青山绿水间点缀着星罗棋布的村镇,商贾云集,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如今,这一片土地却变得满目疮痍。一年前,宋军在此发动了残酷的镇压,烧杀抢掠之后几乎将这里变成了人间炼狱。村庄和城镇被焚毁,田地荒芜,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朽的味道。偶尔能看到一些烧焦的残垣断壁,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与现今的衰败。
历史上几年后的南宋初年两浙地区补充了大量从北方来的南渡人口后依然只有方腊起义发生前的一半(杭州话因此成为吴语区内一个半官话的方言岛)。而如果刨除没有被这次战乱覆盖的明州和轻度影响的浙东其他地区只看浙西的话,在北宋末期其空旷就可想而知了,由于帮源洞作为中土摩尼教总坛圣火已经传递到方腊经历二十三代教主,这一带的百姓基本都信摩尼教,也就是宋军眼中该死的乱民。战后,赵佶御笔把睦州改成严州,也就是需要严厉管制的州郡。歙州改名徽州,后来成为安徽(安庆+徽州)的地名由来(不然可能叫做「安歙省」)。然而即便经此浩劫,现代的淳安县仍有接近30%人口姓方,可见当年青溪县方纮宗族势力庞大程度。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倪从庆望着这片荒凉的土地,黯然神伤。他曾在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战,为了给百姓带来新的希望而奋勇拼搏。然而如今,曾经的希望却被践踏成了绝望,连生灵的气息都已难觅踪迹。
石生也沉默不语。他们走过的每一段路途,脚下的白骨似乎在无声地控诉着战争的残酷。这里的百姓,曾是他们寄予厚望的民众,然而现在却连一只活鸡的叫声都听不到。沿途,他们偶尔会遇到一些避难的村民,但这些幸存者大多面黄肌瘦,神情呆滞,看见军队时更是下意识地畏缩后退。
「这场浩劫,何时才是尽头?」陈箍桶叹息道。
「我们必须要做些什么,」石生沉声道,「重整旗鼓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失散的百姓能有一个安身之所。」
在之后的行军中,石生与倪从庆决定加快收编西路军旧部的步伐,他们不仅要恢复军队的战斗力,更要尽可能地在这片废墟中为百姓提供庇护。每到一个山寨,他们都会设法联系潜藏的明教信徒和起义军残部,将他们召集起来,修复旧寨,重建家园。
然而,石生心里很清楚,这只是第一步。要让浙西地区恢复元气,他们必须面对更多的挑战:粮食短缺,士气低落,宋军的威胁依然存在。虽然他们已经重新收编了一些部队,但这些兵士大多是疲惫不堪的散兵游勇,需要时间和资源来恢复。
石生与倪从庆经过商议,决定在帮源洞和各大山寨之间建立起一条稳固的补给线,确保他们能够在关键时刻得到物资援助。此外,他们还计划以山寨为核心,逐步扩展影响力,吸引更多流亡的百姓前来避难,以期在未来恢复浙西的经济和人口。
在这一片废墟上,石生的目光愈发坚定。他知道,虽然道路艰难,但只要他们能够团结一致,不懈努力,浙西的春天终会到来。他们不仅要为自己而战,更要为那片荒凉的土地和那无数无辜的百姓而战。这片土地上的生命与希望,将在他们的手中重新点燃。这次重返浙西,不仅收编了大量旧部,还为明教的势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路军将以此为据点,准备迎接未来更大的挑战。浙西的山川,再次回荡起摩尼教的号角声。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芳明1128最新章节 http://www.81ht.com/read/242229.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