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君臣同心,议定伐楚


小说:汉末:家祖乡啬夫  作者:半城流烟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汉末:家祖乡啬夫 http://www.81ht.com/read/231537.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第316章君臣同心,议定伐楚
  “明公何故心乱?”
  荀跟随曹操许久,知晓自己这位主君性格极其坚韧,哪怕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都始终保持着昂扬斗志,
  至少有别人在场的时候,曹操从不会失态,也不会把自己软弱的方面展露出来。
  可是现在,曹操明显心乱了。
  曹操回过神,将手中的书信交给荀,叹道:“昔年,吾与子异相识于沛国相县,曾经亲眼目睹彼当众袭杀王吉,随后饮酒作诗从容而退的放荡不羁。”
  “及至后来,子异逃亡至谯县,又与我相谈、相知,可谓倾盖如旧,引为知己。”
  “彼时我二人皆怀忧国忧民之心,抵塌而眠,纵论时政、抨击察举制之弊病,肆意纵横,无话不谈。”
  “子异当日就曾说过,以后若有能力,当重定选人制度:公开选拔,不分年龄、不分出生、不分名望,优者胜,劣者汰,唯才是举!”
  “吾等甚至击掌为誓,未来必然合力革除选人弊病。”
  “时光如梭,吾已逐渐忘了昔年约定,却没想到子异仍旧不改初心,哪怕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仍旧在逐渐实现自己昔年的承诺。”
  “如今楚国境内察举制已经废除,转而开始推行科举制,分科取士,不论出身,不论年龄,只观才学。让天下人都有机会施展生平所学,为国效力。”
  “仅此一条,吾不如子异远矣!”
  荀听到这里,也感觉有些无言以对。
  先不论科举制在后世被如何诟病,但不得不承认,这个制度乃是华夏历史上选人制度的巅峰,甚至影响到了周边那些国家。
  真正让科举变质的乃是那些禁锢思想,把科举模式固化,把考题范围划定的当权者。
  科举制的本质,还是为了给天下人一个相对较为公平的平台,让所有刻苦读书之人,都有入朝为官的机会。
  纵然荀出身世家,所在的颍川荀氏亦为世家表率,却也不得不承认,周琦所推行的科举制的确利国利民。
  他脸色变得无比郑重,对着曹操说道:“明公昔年既与周子异有约,如今楚国又率先推行科举制,关中未尝不能效仿。”
  曹操闻言,眼中射出了骇人的光芒,急忙上前握住荀之手,问道:“关中真能推行科举?”
  以曹操的聪慧,不可能看不出推行科举的巨大阻力。稍有不慎,就会与世家离心离德,最终自断臂膀。
  荀笑道:“楚国能够推行,关中为何不可?”
  看着曹操那欲言又止的模样,荀继续说道:“明公所虑者,不过是来自世家大族的反对。”
  “明公却是忘了,关中先后经过董卓、李、郭汜之乱,再加上那年可怕的兵祸与饥荒,大多世家都背井离乡,远离关中。”
  “始终坚持不肯离开者,亦是故土难离。”
  “如今关中境内的大族,几乎都是明公原有的班底,自然不可能反对明公推行科举制。”
  “更何况,楚国科举已立,只要彼政权不被迅速覆灭,科举乃大势所趋,谁都无法阻挡。”
  “明公就算效仿,世家也会首先将目光放在周子异身上。”
  曹操闻言,不由恍然大悟。
  他相信以周琦的手段,既然敢推出科举制,就不怕境内的世家大族反对,对方也会成为世家攻讦的对象。
  至于荀为何劝谏曹操推行科举,乃是因为关中久经战祸,本就残破不堪。
  哪怕曹操这些年励精图治,但那些流失的人才也很难再召回来。
  毕竟,曹操现在可并非历史上那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小枭雄,当今天下实力最强大的袁绍与周琦,无论哪个看起来都比曹操更有机会夺取天下。
  此前逃难离开关中的人才,就算要做出选择,也不会再投靠曹操。
  没有办法得到世家士子的支持,关中急缺大量的基层官吏,就只能提拔寒门士子。
  这也是曹操的根基所在。
  只不过,一旦楚国的科举制持续推行下去,不仅会吸引整个天下有才华的寒门士子前去考科举,甚至连那些自命不凡的世家才子,都有可能南下楚国。
  关中如果不防患于未然,要不了多长时间,根基就会被楚国掏空。
  荀正是看穿了这点,才会建议曹操开科举。
  只要关中也开科科举,就算吸引不到外来的寒门士子,却也能够留住境内的人才。
  至于世家的反扑,有周琦这位科举的首倡者在,还轮不到曹操被集火攻击。
  有了荀的支持与肯定,曹操就仿佛被打了一剂强心针,当即就效仿周琦,召集治下的贤德之士以及寒门士子,前来长安商议立科举之事。
  与此同时,曹操也给周琦回了一封书信。
  楚国,襄阳,王府。
  周琦看着手中的书信,眼中露出了些许笑意,叹道:“好一个曹孟德,果真有魄力!”
  曹操的书信也很简单:昔日承诺,不敢相忘,虽有子异珠玉在前,吾亦不愿落于人后,关中科举立矣。
  周琦此前写信给曹操,除了想要提醒对方也推行科举以外,也未尝没有乱其道心的意思。
  未曾想,此举非但未能乱曹操之心,居然帮助对方下定决心推行科举。
  面对如此结果,周琦倒也并不后悔。
  废除科举制乃大势所趋,仅凭周琦一人很难做成此事,有了曹操的加入,如果袁绍仍旧抱着察举制不放,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赵国境内不得志的寒门士子,必会蜂拥朝着楚国而来。
  从短期来看,袁绍的确能够受到世家的拥戴。
  不过就算没有科举制,袁绍仍旧乃是世家的首选目标,周琦、曹操对于世家的吸引力,本就没那么高。
  科举制的出现,只不过让世家更加偏向于袁绍罢了。
  从长远来看,寒门的人口基数要远远超过世家,楚国境内已经开始大规模推行造纸术与印刷术,这种技术并不难,赵国、关中、徐州也在逐渐推行。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口基数更大的基层,必然会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数之不尽的人才。
  到了那个时候,锐意革新的楚国就会越来越强盛。
  反观抱残守缺的赵国,势必会逐渐走向衰落。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汉末:家祖乡啬夫最新章节 http://www.81ht.com/read/231537.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