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什么叫对“三界众生”的大爱;若是御弟没有同那玉华王交好


小说:法海穿越唐三藏  作者:纸笔丹青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法海穿越唐三藏 http://www.81ht.com/read/208569.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地府之中的判官有很多。
  但真正能被称为大判官的,只有四位哦,眼下是三位。
  为首的自然就是掌管阴律司的崔判,崔珏左手执生死簿,右手拿勾魂笔,为善者添寿,让恶者归阴。当年他还在人间为官时,便已然可以“昼理阳间事,夜断阴府冤”,可谓是“发摘人鬼,胜似神明”。
  再一个,便是当年梦斩泾河龙王的魏徵,死后入了阴司为官,执掌赏善司,生前行善小鬼全部由他安排;
  第三个,便司职罚恶司的钟馗,执掌孽镜台,凡来阴司报到的鬼魂,在孽镜台前映照,显明善恶、区分好坏,恶魂全由他来处置。
  第四个陆判虽然还未出世,但法海是知晓的。
  只是今日这三位具公干外出,都不在阴司,此刻在阎罗殿中司职的,便是三大判官之下小判官。
  “何事如此慌乱?”秦广王目光一凝,沉声问道:“天竺国陛下魂魄何在,怎还未请来?”
  一个小判官连忙上前解释道:“陛下.天竺国皇帝的魂魄,并未被拘来阴司属下适才翻阅生死簿,见.见.”
  “见什么?”
  “天竺国陛下还有九年阳寿未尽”
  这话一出,秦广王就坐不住,三两步走过去,将他手中的生死簿副册取来,一眼就寻到了天竺皇帝的名讳,正也见得其后注明了他阳寿之数,此刻也是忍不住惊叫了一声:“怎会如此?!”
  阳寿未尽,不代表不会死。
  要不然,地府也不会有那么多横死的鬼。
  区别是在于,如果在阳间的尸身完好无损,那就还有还阳的机会,反之.便也只能是留在地府之中,等阳寿耗尽了,再去转世投胎了。
  就好比当年的乌鸡国主,死了三年依旧可以回魂.其根本还是在于肉身被井龙王护着,再加上阳寿未尽,才能起死回生。
  否则,神仙难救。
  这事儿本也寻常,可偏偏出在了天竺皇帝的身上,再加上这位天竺皇帝还与三藏法师交好,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结了。
  人不在地府。
  秦广王见三藏法师的神情似有些凝重,正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便已经看到三藏法师起身:“既然魂魄未来地府,贫僧就告辞了。”
  法海也不问他们能不能找到天竺皇帝的魂魄.毕竟既然已经出了这样的事情,便不是这些地府阴神能处理得了的了。
  他们见三藏法师要走,也不敢上前阻拦.别说能不能拦得住,万一真把三藏法师拦住了,他们又能做什么呢?
  法海离开了阴司,直接去了阴山。
  如果说三界之中还有谁能知道天竺皇帝的下落,或者是这件事情的始末,那估计就是地藏王菩萨座下的谛听了。
  “阿弥陀佛。”
  三藏圣如来与地藏王菩萨相互作佛礼相见。
  谛听也一副乖巧的的模样,向着三藏法师讨好道:“见过圣佛。”
  法海向着谛听微微一笑,“看来你已经知我来意。”
  “是。”谛听点头,“但圣佛恐怕要白跑一趟了”
  “嗯?”
  “不是我不肯说,实在是.我也不知道他去了什么地方,我知圣佛要来寻我时,便已经催动神通,在三界之中探寻天竺皇帝魂魄的踪迹,可一无所获。”谛听自然不敢在三藏法师面前说谎,没人比它了解三藏法师的手段。
  甚至于说,三界之中的那些神仙们,也再没有人比三藏法师更坦荡了,毕竟这位是明知道谛听的神通,却依旧还敢放开心扉,毫不设防的让谛听去聆听自己心声的狠人。
  也正是如此,见识过了三藏法师内心世界的谛听,才在面对三藏法师的时候,不敢有半分欺瞒。这可是连地藏王菩萨都不曾拥有的待遇。
  “连你也不知道他的踪迹?”
  “是啊。”谛听毕竟不是万能的,“按说一个凡人的魂魄,本不应该逃过我的探查,除非是有人故意将他封禁但这也会留下相应的痕迹。可这一次.若非是动手之人的法力修为已经能够达到完全将我神通屏蔽之境界,那么还剩下最后一种可能就是.我怀疑它的魂魄,已经不在三界之中了。”
  “我更加倾向于后者,因为在三界之中,似乎也没有什么大神通者,会去用这样的手段,去针对一个天竺皇帝.”
  谛听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法海与地藏王菩萨,也认为谛听所言不无道理,那么既然他的魂魄不在三界.那会是去了什么地方呢?
  “魔界!”
  法海与地藏王菩萨对视一眼,给出了答案。
  有谛听在,魔界之中出现异变的事情,地藏王菩萨自然也是知晓的,当日他们在灵山大雄宝殿之中议事的时候,本也没有隔绝谛听的探听,就是让它将魔界的事情,告知给地藏王菩萨。
  毕竟相对于天界与人间,冥界是最容易被魔界入侵的地方,如果说以往只是一个无天魔祖的话,地藏王菩萨与酆都大帝联手,自然不必畏惧。
  可如今多了一个玉帝的魔界化身“奎刚法祖”,冥界的处境就没以往那么安稳了。
  法海离开了阴山之后,又去了一趟灌江口毕竟谛听与六耳猕猴神通虽然相似,但侧重点还是有些所不同的,再加上六耳猕猴眼下负责监察三界,希望可以有些别的收获。
  但结果还是一样的,六耳猕猴也听不到天竺皇帝的魂魄究竟在什么地方。
  此事一时也难以水落石出,法海嘱咐六耳猕猴让他分心在李世民以及西洲几位国主的身上,并且时刻探听魔界原本几处魔界裂缝的状况,若有异象第一时间通知自己。
  听闻三藏法师来访,杨戬也放下了手头的公务,先来同三藏法师接洽。
  两人一对视,便知道双方都是“魔界异变”的知情人,便交换了一下双方知晓的情报,互通有无,做到心中有数。
  当得知不论是玉帝还是佛祖,都要在大劫来临之际转世投胎时,三藏法师与二郎真君同时陷入了语顿之中一旁的六耳猕猴更是说道:“该不会就是他们两位为了有个借口下凡,故意做出来的局吧?”
  应该不会吧?
  但法海与二郎真君却不知为何,在这一刻对玉帝与佛祖,都没有什么信心。
  “唉——”还是杨戬轻叹了一声,“如果当真是那样,也好。”
  他们这些人受点累也不是什么大事,最起码知道劫难不是真的,这或许对三界众生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怕就怕劫难是真的,他们两个趁机摸鱼也是真的。
  但不论如何,他们两个都会尽好该尽的职责。
  不过,如果这真是玉帝与佛祖两个人自导自演那么就希望他们能藏一辈子别露出什么破绽,否则二郎真君的三尖两刃枪与三藏法师的九环锡杖,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对“三界众生”的大爱。
  三个月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
  出使天竺的王玄策,也在今日返回大唐,王玄策去向李世民复命,悟净自然就是回到了大慈恩寺,向师父禀报此行收获。
  “师父。”悟净见了师父先行礼。
  因为有大圣留下的传音法器,悟净是与师父时刻保持联系的,故而师父从阴司得来的消息,悟净是知道的而且关于他在天竺探查的一些基本情况,此前也是向师父禀报过的。
  “师父请看。”
  悟净直入正题,从自己的乾坤袋中,将天竺皇帝的肉身取出,放在师父面前。
  “弟子暗中探查过天竺国陛下的尸身,并无致命的内外伤,也不是中毒而死更像是他的魂魄被瞬间抽离。为了以防有什么纰漏,弟子将天竺国陛下的肉身也带来了.路过乌鸡国的时候,去向井龙王借来了定颜珠。”
  悟净的能耐法海是知道的,除却定颜珠之外,其上附着的佛法气息,应当就是悟净在接到定颜珠之前,以自身法力蕴养天竺皇帝的尸身。
  “天竺国陛下死后,国中产生了内乱”悟净又向法师禀明天竺国中如今的现状,“国家一分为五,各自为政当朝丞相欲意趁乱篡位,率领五万叛军包围皇城,王玄策单人匹马破阵擒贼.”
  “而后玉华州勤王之师入京,玉华王辅佐太子登基,眼下天竺国中的叛乱已经基本平定.新任天竺国皇帝向大唐派出使臣,送上国书以及诸多礼物,想要同大唐结成兄弟之邦。”
  这事儿法海也就是听一听,国与国之间外交来往,那是皇兄李世民的事情。
  自己要做的就是,保护李世民的安全,莫要让他遭受了如同天竺皇帝一样的暗算,最起码也要把阳寿顺利过完才行。
  “圣佛,太子殿下与武才人到了。”
  今日,是太子殿下与武才人到大慈恩寺学习佛法的日子,是法海亲自传授他们的经文要义。
  “让他们上来吧。”
  法海寻常时候也不在大殿之中,而是在大雁塔之上。
  悟净将天竺皇帝的肉身收纳起来带走,出塔的时候,正遇见了太子与武才人也不知为什么,悟净总觉着这两位怪怪的。
  似乎是在刻意疏远着彼此。
  悟净也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与师父一样.他们这些当徒弟的也一向不愿意掺和到别人的家务事儿中。
  “太子殿下。”
  “长老。”
  悟净与太子李治见礼之后,双方便错身而走。
  武才人对一向无视自己的悟净,早已经习惯了.不得不说,圣佛亲传果真同那些凡间俗僧不同,武才人对自己的容貌那是相当自信的,不然也不会被选入皇帝的后宫之中。
  可圣佛门下的几位弟子,见了自己却毫不动容,最多就是那位猪长老,能在自己的身上多逗留片刻。但武才人能够非常清晰的感受到,对方的眼中没有半分淫邪之念,就只是对自己容貌单纯的欣赏。
  上了大雁塔顶层,李治与武才人向着三藏法师躬身一礼,齐齐道一声:“老师。”
  虽然不是门下弟子,但毕竟是在自己这里学习,法海便让他们称呼自己一声老师,也算是成全这一段师生情分。
  “嗯,不必多礼。”
  太子与武才人在三藏法师那里学习佛法。
  李世民则是召见了出使回国的王玄策,等王玄策将此行一应事务禀报之后,李世民这才唏嘘感叹道:“天竺经此一乱,恐不复往日之盛了。”
  王玄策作为大唐鹰派代表之人,更是直接向李世民表明,“虽然盛传天竺与我大唐体量相当,但也只是在疆域上若说国力之繁荣,兵马之强盛.陛下,恕臣直言,若非两国相隔十八万千里,只需平阳郡公率领玄骑三千,便足以征其为番邦。”
  若说在外面的见识,王玄策说是大唐第二,便无人敢称是第一。
  天竺国在灵山佛门的庇佑之下,国民早就失去了进取之心,即便是皇帝有心改革.但政令根本难以下乡。
  相对于大唐皇帝高度集中的皇权,天竺皇帝的权力,似乎也只能影响到京畿近左之地,否则也不会这边儿皇帝才驾崩,那边儿便直接分裂成五国了。
  也就是玉华州的玉华王及时带兵勤王,辅佐太子登基,稳定了国内的局势,否则恐怕就是王玄策护着天竺太子登基平叛了。
  到了那个时候,王玄策是否还会看在玉华王的面子上,同意天竺所请的“兄弟盟约”,那可就是两说了。
  毕竟“奉天子以讨不臣”这种事情,那可都是老祖留下的政治智慧,王玄策作为大唐的礼部尚书,怎么可能不精通此道。
  只要自己在天竺站稳了脚跟,再禀明了陛下,派遣几位得力助手帮助天竺皇帝稳定朝政.怕是天竺也只是写作“天竺”,而要读作“大唐”了。
  似天竺丞相这样,直接领兵叛乱谋反的,也太没技术含量了。
  “可惜了啊。”
  很显然,李世民也有同样的默契,心说:“若是御弟没有同那玉华王交好”
  天竺还好一些,毕竟离得远了些,可似宝象、乌鸡以及车迟各国的国主,皆同御弟交好.这让他也实在是不好直接动用大军去征讨。
  既然西边不好动手的话李世民的目光就自然而然的放在了四洲地图之东。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法海穿越唐三藏最新章节 http://www.81ht.com/read/208569.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