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东坡往事 http://www.81ht.com/read/208252.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常总(广惠)禅师从庐山来简,向东坡先生催作《东林寺碑》。东坡接到信后,感觉自来京师自己公务私事繁杂,没有一点闲暇时间。
于是,苏东坡就给常总(广惠)回信说,您惠赠的茗茶已经敬受,自己已经与东林寺碑结下了缘。写肯定要写,但要宽限自己一段时日。
不过,稍感内疚的东坡先生,还是顺便给老禅师介绍了一个《王氏博济方》中治疗手臂疼痛的秘方。因为,苏东坡听说过常总(广惠)的胳膊一直以来有个疼痛的毛病。
苏东坡在朝廷中做起居舍人时,右正言王觌(字明叟)觉得苏东坡的文辞常失轻重之体,对东坡先生颇有微词。当时苏东坡也没有与之计较,在王觌有一次作诗后,苏东坡借唱和之际,还当面赞颂了朝廷宽狱市的仁举。
去年在驸马都尉王诜家里举行的西园雅集,是中国词史上的一次盛会,“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参与了这次盛会,这也许是秦观从政后的最快乐的时光吧。
那时的秦观已将自己的字改为了“少游”。对此,他在他的《淮海居士字序》中解释说:
“今吾年至而虑易,不待蹈险而悔及之,愿还四方之事,归老邑里如马少游,于是改字少游,以识吾过。”
古人云:“名以正体,字以表德。”
古人的名是小时候就取好了,但一般要根据自己的禀性与志趣,到十五岁左右时才会冠字。为何秦观在正值壮年之际会心生改字的念头呢?
原来,北宋中期之后党争激烈,官场如同战场,稍有闪失就会丢官。因此不少士大夫厌倦仕途,希望自己像马少游一样淡泊名利。在宋代以前,马少游很少出现在诗文中。然而,到了北宋时,马少游的名字开始屡屡被人提起。
马少游何许人也?汉代名将马援之从弟(同一个爷爷属堂兄弟,而同一个祖爷爷为从兄弟)。他与志向远大的哥哥马援完全不同,他淡泊名利,不求闻达也无意仕途,只想优游乡里终此一生。因此,世人把马少游作为士人小安知足的典型。
在风云变幻的斗争中,失意的文人士大夫,不再有早年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心境,他们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向往马少游式的生活,秦观当然也不例外。
纵观秦观的一生,命运多舛,仕途坎坷,但又充满了张力,他为世人留下了无数销魂的诗词。这是后话。
苏东坡向朝廷上了《给田募役法》,并奏请朝廷加以推行。
在这份上书中,苏东坡对给田募役法中的五利二弊详细地进行了剖析,还提出了应该具体执行十二条意见。甚至,苏东坡还想到了实施以后持反对意见的人的两种说法,并提前为朝廷想好了应对之法。
谁知,五天后朝廷下旨,开始推行司马光的建议,也就是恢复变法之前的差役法。
苏东坡兄弟听到后,均表示很失望,虽极力争取但都无济于事了。受到挫折的东坡先生,退朝后窝在起居院的床上读起了《汉书·儒林传》,由于对申公的事迹有些感触遂作诗以抒怀。
申公,名培,鲁人。西汉初期儒家学者,经学家,西汉《诗》学中“鲁诗学”之开创者,对《诗经》的保存和流传有重要贡献。在西汉时期,诸家诗中鲁诗最为盛行,影响也最大。汉初几代帝王习鲁诗,申公弟子及再传弟子不少在朝廷和地方担任要职。武帝时鲁诗立为博士,申公弟子十数人为博士。
二月初六,范镇以端明殿学士(正三品)致仕,苏东坡上了贺启。
在迩英殿侍读时,苏东坡看见资政殿学士韩维由于读《三朝宝训》中真宗皇帝爱惜生命,讨厌杀戮,便趁机向皇上进言,劝皇上将这种善举也推广到普天之下。
李大临去世,程之邵罢提举梓州路常平入京师知祥符县,陈陆赴潭州知州任,这些事,苏东坡都要在下朝后加以处理,或作诗为之送行,或进行祭奠。
过了一段时间,朝廷又设置了详定役法所。苏东坡得知后,第一时间就将自己的《论给田募役状》送至役法所。
苏东坡在官署里就职,虽然所做的事都是没有多少难度的琐事,但京城之内那有闲人。每天忙忙碌碌,但都劳而无功、浑浑噩噩,以至于才五十出头的东坡先生就老态频现:头发苍白,牙齿松动,面色衰老。
正好陈慥从岐亭致简来,东坡收到信后不由得向这位老朋友诉苦,回信说自己如今已经是老态龙钟了,恐怕陈慥见了会笑话的。只是如今和子由在一个部门,可以每天都见面,倒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
眉州彭山(今属四川)人吕陶(字元钧)擢殿中侍御史后,他向朝廷进献了一份名单,其中以蔡确、韩缜、张璪、章惇、李清臣为小人。
苏东坡策馆职之时,曾为朱光庭所论,东坡亦乞补郡,此事闹得沸沸扬扬。
当时的吕陶说,台谏当徇至公,不可假借事权以报私隙。议者皆谓轼尝戏薄程颐,光庭乃其门人,故为报怨。夫欲加轼罪,何所不可,必指其策问以为讥谤,恐朋党之敝,自此起矣。由是两置之。
因保守派陆续返朝廷,司马光、吕公著被任用后,要全面废除新法。作为左仆射的蔡确不让,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说那是自己建议实行的。但是,他终单拳难敌众手,元祐元年闰二月,被罢为观文殿学士、知陈州(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
蔡确被罢左仆射之后,同日由司马光接替左仆射之职。
接着,侍御史刘挚上奏朝廷,奏请改科考为诗赋取士。
具体措施为:法复诗赋,与经义兼用之。进士第一场试经义,第二场试诗赋,第三场试论,第四场试策。经义以观其学,诗赋以观其文,论以观其识。策以观其才。
于是,朝廷就召集了礼部与两省学士、待制、御史台、国子司业(正六品,掌国子监及各学的教法、政令,为祭酒副贰,位在七寺少卿下,诸寺监之上)等人集中商议此事。
最终决定:所有将来的科场取士,仍然依照旧法实施。
苏东坡无意于朝堂上的纷争,就将弟弟子由旧日所作的诗文书写了几首,赠给了侄子苏迟作为留念。
朝堂上,郑侠上启,已经被流放十年有余的他,此时乞求归老还乡。
郑侠,字介夫,号大庆居士,又号一拂居士、西塘先生,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郑侠监开封安上门,适逢大旱,绘《流民图》进呈宋神宗,言新法之弊,又上疏攻击新党。后吕惠卿奏其谤讪朝政,被贬逐至英州十二年。作为王安石曾经的得意门生,王安石虽说不喜欢郑侠,但还是认为郑侠是个于国忠心耿耿的人才。
高丽国王子祐世僧统求沙门义天已下等一行十人入朝觐见,进奉了皇帝与龙节祝圣寿佛像并金器等。朝廷勅礼部苏轼馆伴,学士院诏奖谕。高丽僧众朝辞日,朝廷赐以衣著一千匹,银器一千两,以显大宋之国威。
不久后,苏东坡被免试为中书舍人(任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兼知制诰(正四品),仍赐金紫。
苏东坡坚辞不受,认为自己到登州才五日,便召为省郎,到省刚半月,又被提升为右史。出入禁宫才三月有余,一无所获之时,再次冒领荣宠被授予中书舍人。此举定会众官的非议,所以恳求朝廷收回恩命。
朝廷不允,苏东坡遂上谢表就职。随即,收到了学生张耒的贺诗。
上任后的苏东坡感到有些无奈,索性就不去想它。只是突然想起此前曾以药方求教过名医康师孟,东坡先生就将在筠州作别子由的诗作书了下来,赠给了康师孟。
原来,苏东坡在《列仙传》立看到一个药方,用等量的熟地黄、玄参、当归、羌活,等分右捣为末,以蜜和成梧桐子大小药丸,空心酒服,丸数随宜。据传此方可治跌打折足之症。当苏东坡持此方去问康师孟时,康师孟看到后大惊,他知道医师们常用此药,只是没有人专门像此方这样讲究而已。
于是,康师孟将此方命名为“四神丹”。当时洛阳城里的公卿士庶争相食用,百病痊愈。此药药性中和,可以经常服用。能补虚益血,治疗风气,也叫“草还丹”。
写完这些,苏东坡收到准吏房送来的词头一道,内容是说朝散郎吴旬拟任命为广东转运判官,请苏东坡撰写任命告词。
苏东坡觉得要了解任职官员的优劣,可先了解推举他的人的好坏。只是,近来朝中任用监司官,都完全依赖推举的人的好恶。就像吴旬这样的人,为人处世毫无令人称道的地方,而推举他的三个人,就是吕慧卿、杨汲和黄履。关于黄履的为人,在朝廷中都没有把他当正派人来看。而像吕惠卿、杨汲二人,穷凶极恶的形象更是朝中皆知。
所以,面对这样三个人推举上来的吴旬,要让吴旬去掌管广东一路的事务,苏东坡着实是想不通的。而这样的告词,他也是万万不会去写的,只能上报朝廷重新定夺。
三月十七,实录院举办御宴。这是一种特别的荣誉,赴宴者共二十八人。
由于丞相因事未到,暂由都知留后张茂则押宴。赴宴者有:大资政韩维、尚书王存、韩忠彦、承旨邓温伯、侍郎李常、赵彦若、陆佃、崔台符、杨汲、龙图曾布、舍人钱勰、范白禄、胡宗愈、给事傅尧俞、待制蔡京、蔡卞、吴雍、左右司林希、曾肇、著作郎范祖禹,左右史满中行、司谏王岩叟、正言朱光庭、王觌、中丞刘挚,还有苏东坡兄弟,惟有孙永未至。
由于苏东坡是新除的中书舍人,故朝中人均以“右史”称之。
宴罢,苏东坡又收到吏房有送来的关于知建昌军的陈铎拟差遣为兖州知州的词头,让东坡先生又犯了难。
据苏东坡与范白禄等人的考察:
陈铎其人在知广州期间,曾搜刮财物,挪用市舶库里的很多乳香。另外还购买活羊交屠宰行宰杀牟利,私卖知州府内的一尊檀木观音像。甚至怂恿道士何德顺的弟弟何迪为其儿子及随行人员提供钱财,还用公使库里的粮食饲养宠物白雉鸟等罪行。
鉴于以上这些罪不可赦的劣迹,苏东坡觉得此人理当消除官籍,至于还让他写任命告词,东坡先生觉得那更是无稽之谈。
于是,苏东坡就给常总(广惠)回信说,您惠赠的茗茶已经敬受,自己已经与东林寺碑结下了缘。写肯定要写,但要宽限自己一段时日。
不过,稍感内疚的东坡先生,还是顺便给老禅师介绍了一个《王氏博济方》中治疗手臂疼痛的秘方。因为,苏东坡听说过常总(广惠)的胳膊一直以来有个疼痛的毛病。
苏东坡在朝廷中做起居舍人时,右正言王觌(字明叟)觉得苏东坡的文辞常失轻重之体,对东坡先生颇有微词。当时苏东坡也没有与之计较,在王觌有一次作诗后,苏东坡借唱和之际,还当面赞颂了朝廷宽狱市的仁举。
去年在驸马都尉王诜家里举行的西园雅集,是中国词史上的一次盛会,“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参与了这次盛会,这也许是秦观从政后的最快乐的时光吧。
那时的秦观已将自己的字改为了“少游”。对此,他在他的《淮海居士字序》中解释说:
“今吾年至而虑易,不待蹈险而悔及之,愿还四方之事,归老邑里如马少游,于是改字少游,以识吾过。”
古人云:“名以正体,字以表德。”
古人的名是小时候就取好了,但一般要根据自己的禀性与志趣,到十五岁左右时才会冠字。为何秦观在正值壮年之际会心生改字的念头呢?
原来,北宋中期之后党争激烈,官场如同战场,稍有闪失就会丢官。因此不少士大夫厌倦仕途,希望自己像马少游一样淡泊名利。在宋代以前,马少游很少出现在诗文中。然而,到了北宋时,马少游的名字开始屡屡被人提起。
马少游何许人也?汉代名将马援之从弟(同一个爷爷属堂兄弟,而同一个祖爷爷为从兄弟)。他与志向远大的哥哥马援完全不同,他淡泊名利,不求闻达也无意仕途,只想优游乡里终此一生。因此,世人把马少游作为士人小安知足的典型。
在风云变幻的斗争中,失意的文人士大夫,不再有早年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心境,他们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向往马少游式的生活,秦观当然也不例外。
纵观秦观的一生,命运多舛,仕途坎坷,但又充满了张力,他为世人留下了无数销魂的诗词。这是后话。
苏东坡向朝廷上了《给田募役法》,并奏请朝廷加以推行。
在这份上书中,苏东坡对给田募役法中的五利二弊详细地进行了剖析,还提出了应该具体执行十二条意见。甚至,苏东坡还想到了实施以后持反对意见的人的两种说法,并提前为朝廷想好了应对之法。
谁知,五天后朝廷下旨,开始推行司马光的建议,也就是恢复变法之前的差役法。
苏东坡兄弟听到后,均表示很失望,虽极力争取但都无济于事了。受到挫折的东坡先生,退朝后窝在起居院的床上读起了《汉书·儒林传》,由于对申公的事迹有些感触遂作诗以抒怀。
申公,名培,鲁人。西汉初期儒家学者,经学家,西汉《诗》学中“鲁诗学”之开创者,对《诗经》的保存和流传有重要贡献。在西汉时期,诸家诗中鲁诗最为盛行,影响也最大。汉初几代帝王习鲁诗,申公弟子及再传弟子不少在朝廷和地方担任要职。武帝时鲁诗立为博士,申公弟子十数人为博士。
二月初六,范镇以端明殿学士(正三品)致仕,苏东坡上了贺启。
在迩英殿侍读时,苏东坡看见资政殿学士韩维由于读《三朝宝训》中真宗皇帝爱惜生命,讨厌杀戮,便趁机向皇上进言,劝皇上将这种善举也推广到普天之下。
李大临去世,程之邵罢提举梓州路常平入京师知祥符县,陈陆赴潭州知州任,这些事,苏东坡都要在下朝后加以处理,或作诗为之送行,或进行祭奠。
过了一段时间,朝廷又设置了详定役法所。苏东坡得知后,第一时间就将自己的《论给田募役状》送至役法所。
苏东坡在官署里就职,虽然所做的事都是没有多少难度的琐事,但京城之内那有闲人。每天忙忙碌碌,但都劳而无功、浑浑噩噩,以至于才五十出头的东坡先生就老态频现:头发苍白,牙齿松动,面色衰老。
正好陈慥从岐亭致简来,东坡收到信后不由得向这位老朋友诉苦,回信说自己如今已经是老态龙钟了,恐怕陈慥见了会笑话的。只是如今和子由在一个部门,可以每天都见面,倒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
眉州彭山(今属四川)人吕陶(字元钧)擢殿中侍御史后,他向朝廷进献了一份名单,其中以蔡确、韩缜、张璪、章惇、李清臣为小人。
苏东坡策馆职之时,曾为朱光庭所论,东坡亦乞补郡,此事闹得沸沸扬扬。
当时的吕陶说,台谏当徇至公,不可假借事权以报私隙。议者皆谓轼尝戏薄程颐,光庭乃其门人,故为报怨。夫欲加轼罪,何所不可,必指其策问以为讥谤,恐朋党之敝,自此起矣。由是两置之。
因保守派陆续返朝廷,司马光、吕公著被任用后,要全面废除新法。作为左仆射的蔡确不让,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说那是自己建议实行的。但是,他终单拳难敌众手,元祐元年闰二月,被罢为观文殿学士、知陈州(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
蔡确被罢左仆射之后,同日由司马光接替左仆射之职。
接着,侍御史刘挚上奏朝廷,奏请改科考为诗赋取士。
具体措施为:法复诗赋,与经义兼用之。进士第一场试经义,第二场试诗赋,第三场试论,第四场试策。经义以观其学,诗赋以观其文,论以观其识。策以观其才。
于是,朝廷就召集了礼部与两省学士、待制、御史台、国子司业(正六品,掌国子监及各学的教法、政令,为祭酒副贰,位在七寺少卿下,诸寺监之上)等人集中商议此事。
最终决定:所有将来的科场取士,仍然依照旧法实施。
苏东坡无意于朝堂上的纷争,就将弟弟子由旧日所作的诗文书写了几首,赠给了侄子苏迟作为留念。
朝堂上,郑侠上启,已经被流放十年有余的他,此时乞求归老还乡。
郑侠,字介夫,号大庆居士,又号一拂居士、西塘先生,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郑侠监开封安上门,适逢大旱,绘《流民图》进呈宋神宗,言新法之弊,又上疏攻击新党。后吕惠卿奏其谤讪朝政,被贬逐至英州十二年。作为王安石曾经的得意门生,王安石虽说不喜欢郑侠,但还是认为郑侠是个于国忠心耿耿的人才。
高丽国王子祐世僧统求沙门义天已下等一行十人入朝觐见,进奉了皇帝与龙节祝圣寿佛像并金器等。朝廷勅礼部苏轼馆伴,学士院诏奖谕。高丽僧众朝辞日,朝廷赐以衣著一千匹,银器一千两,以显大宋之国威。
不久后,苏东坡被免试为中书舍人(任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兼知制诰(正四品),仍赐金紫。
苏东坡坚辞不受,认为自己到登州才五日,便召为省郎,到省刚半月,又被提升为右史。出入禁宫才三月有余,一无所获之时,再次冒领荣宠被授予中书舍人。此举定会众官的非议,所以恳求朝廷收回恩命。
朝廷不允,苏东坡遂上谢表就职。随即,收到了学生张耒的贺诗。
上任后的苏东坡感到有些无奈,索性就不去想它。只是突然想起此前曾以药方求教过名医康师孟,东坡先生就将在筠州作别子由的诗作书了下来,赠给了康师孟。
原来,苏东坡在《列仙传》立看到一个药方,用等量的熟地黄、玄参、当归、羌活,等分右捣为末,以蜜和成梧桐子大小药丸,空心酒服,丸数随宜。据传此方可治跌打折足之症。当苏东坡持此方去问康师孟时,康师孟看到后大惊,他知道医师们常用此药,只是没有人专门像此方这样讲究而已。
于是,康师孟将此方命名为“四神丹”。当时洛阳城里的公卿士庶争相食用,百病痊愈。此药药性中和,可以经常服用。能补虚益血,治疗风气,也叫“草还丹”。
写完这些,苏东坡收到准吏房送来的词头一道,内容是说朝散郎吴旬拟任命为广东转运判官,请苏东坡撰写任命告词。
苏东坡觉得要了解任职官员的优劣,可先了解推举他的人的好坏。只是,近来朝中任用监司官,都完全依赖推举的人的好恶。就像吴旬这样的人,为人处世毫无令人称道的地方,而推举他的三个人,就是吕慧卿、杨汲和黄履。关于黄履的为人,在朝廷中都没有把他当正派人来看。而像吕惠卿、杨汲二人,穷凶极恶的形象更是朝中皆知。
所以,面对这样三个人推举上来的吴旬,要让吴旬去掌管广东一路的事务,苏东坡着实是想不通的。而这样的告词,他也是万万不会去写的,只能上报朝廷重新定夺。
三月十七,实录院举办御宴。这是一种特别的荣誉,赴宴者共二十八人。
由于丞相因事未到,暂由都知留后张茂则押宴。赴宴者有:大资政韩维、尚书王存、韩忠彦、承旨邓温伯、侍郎李常、赵彦若、陆佃、崔台符、杨汲、龙图曾布、舍人钱勰、范白禄、胡宗愈、给事傅尧俞、待制蔡京、蔡卞、吴雍、左右司林希、曾肇、著作郎范祖禹,左右史满中行、司谏王岩叟、正言朱光庭、王觌、中丞刘挚,还有苏东坡兄弟,惟有孙永未至。
由于苏东坡是新除的中书舍人,故朝中人均以“右史”称之。
宴罢,苏东坡又收到吏房有送来的关于知建昌军的陈铎拟差遣为兖州知州的词头,让东坡先生又犯了难。
据苏东坡与范白禄等人的考察:
陈铎其人在知广州期间,曾搜刮财物,挪用市舶库里的很多乳香。另外还购买活羊交屠宰行宰杀牟利,私卖知州府内的一尊檀木观音像。甚至怂恿道士何德顺的弟弟何迪为其儿子及随行人员提供钱财,还用公使库里的粮食饲养宠物白雉鸟等罪行。
鉴于以上这些罪不可赦的劣迹,苏东坡觉得此人理当消除官籍,至于还让他写任命告词,东坡先生觉得那更是无稽之谈。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东坡往事最新章节 http://www.81ht.com/read/208252.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