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旧日音乐家 http://www.81ht.com/read/201611.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首先,本扑街感谢所有耐心追到这里的书友。
此书成绩本就是青铜之姿,之前又有很多批评的声音,胆小橙的胆子太小,好几次差点想扔下键盘就逃,如果不是你们的支持、投票和打赏,我可能到现在都是边哭边写。
其次弱弱提醒一下,总结是剧情的总结,会有一些目前进度下的剧透。
第一卷,终于写完了,35W字,比预期的上限还是超了一些,上架后第一个月的全勤也恰到了。
作为基础性的起始卷,它需要完成画风铺垫,初步展示出古典音乐在这个神秘主义流行的旧工业世界的地位,也需要把世界观和力量体系基本交代出来,并为之后的展开挖下几个重要的伏笔,所以我在制作这一卷的大纲时,尝试了一下双主线结构的叙事手法。
音乐主线相对清晰,范宁从穿越之初起就确定了首演的目标,对着作品选拔大赛一路A了过去,神秘侧主线则偏向于解密、刺探和尝试,两条线在最后的毕业音乐会上交汇在一起爆发。
结局中无论是类似“快闪”的首演形式,还是毕业音乐会上的阴谋,都是从开书时我就已定好的,刀子也只是小小地一发,各条线收束的那一刻应该还能看,但是在连载期间,追读的体验可能会有些散。
我尽力做了自己的处理,一是让主角每次的行动都能破获一部分秘密,又留下新的悬念,尽可能牵着大家的注意力,二是在填坑收线时,我做了针对性的选择——凡是不影响书友接受第一卷结局的,一律放到之后再慢慢展示,有点疑惑都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这样尽可能让节奏更快一些。
就是不知道实际效果如何了,如果书友们实际上看得不太爽,在这里说一声抱歉,之后会不断调整改进的。
继续回到总结。
第一卷的卷名“巨人”有三重隐喻义。
首先,它来源于同名的马勒第一交响曲,因此主角卡洛恩·范·宁的创作原型是古斯塔夫·马勒,而他的老师安东·科纳尔,原型则是安东·布鲁克纳。
按照这个构思,主角穿越前的蓝星被我设置成一个类似地球的平行世界:它拥有相似的古典音乐历史,但没有马勒和布鲁克纳,以便于我能在异世界写出以他们为原型,却截然不同的人生之旅。
这也能在“文抄再现升级”的小事件之外,让读者可以站在作曲家视角,体会真正创作一首交响曲的大事件的感觉,并且还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欣赏模板。
基于以上原因,我写了很多与古典音乐相关的,人文那一块的东西。
比如在各剧情阶段杜撰出了很多“煞有介事”的专业性乐评,而非让艺术界显得只会直呼“666”,比如在沙龙之夜上对于沙龙文化与标题音乐论争的描写,比如范宁创作时曲折繁复的过程,最开始我描写他如何得到启示,拆解灵感,搭建框架时,就用了几个单章,后面更是用了近一万字去写他如何在田园乡村中汲取创作的养料。
这里本来准备写出更完整的剧情,后来考虑到篇幅问题,只被我保留了几个更关键的点:比如对马勒“作曲小屋”的致敬,比如声乐套曲集中的第二首,比如圆舞曲的前身联德勒舞曲,比如两只老虎,以及范宁从木刻版画获得的灵感,等等…
其实这些东西真没有打架和解密好写,我完全可以直接说主角一夜之间灵感爆发,“duang”地一下就写出了一部惊为天人的作品,然后人前显圣,技惊四座。
但我说好了要在这本书里探讨“古典音乐”与“神秘主义”的联系,就必然不能这么写。
首先,这里涉及到一个比例问题。我认为一本真正的古典音乐文,在乐器上不应该过分增大“钢琴”的戏份,而忽略弦乐、声乐、木管乐、铜管乐和打击乐;在体裁上不应该过分增大“钢琴独奏曲”的戏份,而忽略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和歌剧;在领域上不应该过分增大“演奏演唱”的戏份,而忽略作曲、指挥、音乐理论、音乐美学和艺术运营等…
我个人是爱钢琴爱得深沉的,但钢琴只是古典音乐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不是全部。古典音乐有那么多可谈的东西,只谈钢琴岂不可惜。
所以在这一卷,我想尽可能让大家以作曲家的视角感受到,历史上那些大师,比如马勒或布鲁克纳,究竟是怎么样写出一部大型作品的。我也想让大家理解,“灵感启示”和“最终作品”之间其实还隔着很多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音乐家们首先需要把神秘主义启示拆解为艺术灵感,然后具象化为音乐语汇之下的场景,他还要根据这些音乐场景的指引,去历史神话、哲学诗歌、宗教慰藉、市井乡村等人文土壤中汲取养分...
有了这些养分,他方可靠自己的才华与积累创作出动机与旋律,最后一步才是通过技法的处理,扩展成富有极强逻辑性的多乐章作品。
而第一卷这里的,正是马勒青年时代的一部极其出色的浪漫主义杰作。纵观很多作曲大师,你会发现极少有人在第一部交响曲就能达到如此成熟的水平,并且可与自己后面的交响曲相提并论——这一点连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都做不到,舒伯特和柴可夫斯基做不到,布鲁克纳也做不到,唯一能想到的只有勃拉姆斯可以,那还是因为他发表的时候已经43岁,足足写了20多年。
哦对了还有主角。
马勒的这部开山之作,在人文和技术上都达到了十分完美的境地:巴赫的结构逻辑、“贝九”的复杂织体、布鲁克纳长驱直入式的雾状音带、瓦格纳充满戏剧性的主导动机…从神话故事到乡土风情、从市井传说到青春爱情…他描述了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音画般的意象和景观,以隐喻法命名为“巨人“,以此阐述自己在少年时代的英雄观,纪念活力、生机、田园、晨光、大自然以及青春年华。
这同样是范宁日夜念想,意欲弥补的东西。所以第一卷我放到了校园背景去写,在那样的学生时代,人们觉得自己应该成熟,却仍然时不时经历幼稚的矛盾;觉得自己应培养“世故”的气质,却仍然时不时作出失态的言行;觉得自己应理性处理这一切境遇;却仍然时不时陷入到某些悸动或感性之中…
或许就算是那些在学生时代如愿过一些念想的人,也只是“虚假的胜利”,就像范宁的前世经历一样。
这个阶段的“英雄观”自然是有争议的,好在不需要自责,也不需要争辩,因为无论它们是好是坏,随着青春年华逐渐走向尾声,终将全部消散。
马勒第一交响曲…此为“巨人”的第一重隐喻。
“巨人”一词,在本书的世界观里还是一种存在于远古时代的,类似元素体的神话生物,并和诺阿语中“图伦加利亚”的发音存在同源性。到毕业音乐会当天两条主线交汇时,它不仅成为了主角首演作品的名字,还在决战中以“图伦加利亚幻人秘术”的移涌生物形态出现,这呼应了第一卷结局,也暗示了图伦加利亚王朝的秘史将是本书之后神秘侧的一条重要主线。
此为“巨人”的第二重隐喻。
而范宁的老师安东·科纳尔教授,既是他艺术生涯中的引路人,又是他踏入神秘侧道路的奠基人。主角会永远怀念他,他那些曾受到冷遇的伟大作品,艺术价值终将被世人发现,终将成为人们永远追随铭记的不朽之作。
安东老师本身也是一位巨人。
此为“巨人”的第三重隐喻。
当结局的墓志铭以完整形态呈现时,不仅使第一卷写下的卷首语得到扣题,而且人们添上去的后半句话“有的人死后方生”,也同时引出了第二卷的主题。
嗯,说到这里,估计大部分人早已经猜到第二卷卷名了。
第二卷,卷名“复活”,来源于马勒同名的,和第一卷“巨人”一样,同样是以隐喻的方式,暗示关键人物、关键剧情或结局基调。
新的开局不敢乱写,作为996er,连续整活了两三个月,精神状态目前极差…我要仔细构构思,梳理剧情,请假两天,7月6号11点恢复更新。
敬音乐。
此书成绩本就是青铜之姿,之前又有很多批评的声音,胆小橙的胆子太小,好几次差点想扔下键盘就逃,如果不是你们的支持、投票和打赏,我可能到现在都是边哭边写。
其次弱弱提醒一下,总结是剧情的总结,会有一些目前进度下的剧透。
第一卷,终于写完了,35W字,比预期的上限还是超了一些,上架后第一个月的全勤也恰到了。
作为基础性的起始卷,它需要完成画风铺垫,初步展示出古典音乐在这个神秘主义流行的旧工业世界的地位,也需要把世界观和力量体系基本交代出来,并为之后的展开挖下几个重要的伏笔,所以我在制作这一卷的大纲时,尝试了一下双主线结构的叙事手法。
音乐主线相对清晰,范宁从穿越之初起就确定了首演的目标,对着作品选拔大赛一路A了过去,神秘侧主线则偏向于解密、刺探和尝试,两条线在最后的毕业音乐会上交汇在一起爆发。
结局中无论是类似“快闪”的首演形式,还是毕业音乐会上的阴谋,都是从开书时我就已定好的,刀子也只是小小地一发,各条线收束的那一刻应该还能看,但是在连载期间,追读的体验可能会有些散。
我尽力做了自己的处理,一是让主角每次的行动都能破获一部分秘密,又留下新的悬念,尽可能牵着大家的注意力,二是在填坑收线时,我做了针对性的选择——凡是不影响书友接受第一卷结局的,一律放到之后再慢慢展示,有点疑惑都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这样尽可能让节奏更快一些。
就是不知道实际效果如何了,如果书友们实际上看得不太爽,在这里说一声抱歉,之后会不断调整改进的。
继续回到总结。
第一卷的卷名“巨人”有三重隐喻义。
首先,它来源于同名的马勒第一交响曲,因此主角卡洛恩·范·宁的创作原型是古斯塔夫·马勒,而他的老师安东·科纳尔,原型则是安东·布鲁克纳。
按照这个构思,主角穿越前的蓝星被我设置成一个类似地球的平行世界:它拥有相似的古典音乐历史,但没有马勒和布鲁克纳,以便于我能在异世界写出以他们为原型,却截然不同的人生之旅。
这也能在“文抄再现升级”的小事件之外,让读者可以站在作曲家视角,体会真正创作一首交响曲的大事件的感觉,并且还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欣赏模板。
基于以上原因,我写了很多与古典音乐相关的,人文那一块的东西。
比如在各剧情阶段杜撰出了很多“煞有介事”的专业性乐评,而非让艺术界显得只会直呼“666”,比如在沙龙之夜上对于沙龙文化与标题音乐论争的描写,比如范宁创作时曲折繁复的过程,最开始我描写他如何得到启示,拆解灵感,搭建框架时,就用了几个单章,后面更是用了近一万字去写他如何在田园乡村中汲取创作的养料。
这里本来准备写出更完整的剧情,后来考虑到篇幅问题,只被我保留了几个更关键的点:比如对马勒“作曲小屋”的致敬,比如声乐套曲集中的第二首,比如圆舞曲的前身联德勒舞曲,比如两只老虎,以及范宁从木刻版画获得的灵感,等等…
其实这些东西真没有打架和解密好写,我完全可以直接说主角一夜之间灵感爆发,“duang”地一下就写出了一部惊为天人的作品,然后人前显圣,技惊四座。
但我说好了要在这本书里探讨“古典音乐”与“神秘主义”的联系,就必然不能这么写。
首先,这里涉及到一个比例问题。我认为一本真正的古典音乐文,在乐器上不应该过分增大“钢琴”的戏份,而忽略弦乐、声乐、木管乐、铜管乐和打击乐;在体裁上不应该过分增大“钢琴独奏曲”的戏份,而忽略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和歌剧;在领域上不应该过分增大“演奏演唱”的戏份,而忽略作曲、指挥、音乐理论、音乐美学和艺术运营等…
我个人是爱钢琴爱得深沉的,但钢琴只是古典音乐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不是全部。古典音乐有那么多可谈的东西,只谈钢琴岂不可惜。
所以在这一卷,我想尽可能让大家以作曲家的视角感受到,历史上那些大师,比如马勒或布鲁克纳,究竟是怎么样写出一部大型作品的。我也想让大家理解,“灵感启示”和“最终作品”之间其实还隔着很多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音乐家们首先需要把神秘主义启示拆解为艺术灵感,然后具象化为音乐语汇之下的场景,他还要根据这些音乐场景的指引,去历史神话、哲学诗歌、宗教慰藉、市井乡村等人文土壤中汲取养分...
有了这些养分,他方可靠自己的才华与积累创作出动机与旋律,最后一步才是通过技法的处理,扩展成富有极强逻辑性的多乐章作品。
而第一卷这里的,正是马勒青年时代的一部极其出色的浪漫主义杰作。纵观很多作曲大师,你会发现极少有人在第一部交响曲就能达到如此成熟的水平,并且可与自己后面的交响曲相提并论——这一点连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都做不到,舒伯特和柴可夫斯基做不到,布鲁克纳也做不到,唯一能想到的只有勃拉姆斯可以,那还是因为他发表的时候已经43岁,足足写了20多年。
哦对了还有主角。
马勒的这部开山之作,在人文和技术上都达到了十分完美的境地:巴赫的结构逻辑、“贝九”的复杂织体、布鲁克纳长驱直入式的雾状音带、瓦格纳充满戏剧性的主导动机…从神话故事到乡土风情、从市井传说到青春爱情…他描述了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音画般的意象和景观,以隐喻法命名为“巨人“,以此阐述自己在少年时代的英雄观,纪念活力、生机、田园、晨光、大自然以及青春年华。
这同样是范宁日夜念想,意欲弥补的东西。所以第一卷我放到了校园背景去写,在那样的学生时代,人们觉得自己应该成熟,却仍然时不时经历幼稚的矛盾;觉得自己应培养“世故”的气质,却仍然时不时作出失态的言行;觉得自己应理性处理这一切境遇;却仍然时不时陷入到某些悸动或感性之中…
或许就算是那些在学生时代如愿过一些念想的人,也只是“虚假的胜利”,就像范宁的前世经历一样。
这个阶段的“英雄观”自然是有争议的,好在不需要自责,也不需要争辩,因为无论它们是好是坏,随着青春年华逐渐走向尾声,终将全部消散。
马勒第一交响曲…此为“巨人”的第一重隐喻。
“巨人”一词,在本书的世界观里还是一种存在于远古时代的,类似元素体的神话生物,并和诺阿语中“图伦加利亚”的发音存在同源性。到毕业音乐会当天两条主线交汇时,它不仅成为了主角首演作品的名字,还在决战中以“图伦加利亚幻人秘术”的移涌生物形态出现,这呼应了第一卷结局,也暗示了图伦加利亚王朝的秘史将是本书之后神秘侧的一条重要主线。
此为“巨人”的第二重隐喻。
而范宁的老师安东·科纳尔教授,既是他艺术生涯中的引路人,又是他踏入神秘侧道路的奠基人。主角会永远怀念他,他那些曾受到冷遇的伟大作品,艺术价值终将被世人发现,终将成为人们永远追随铭记的不朽之作。
安东老师本身也是一位巨人。
此为“巨人”的第三重隐喻。
当结局的墓志铭以完整形态呈现时,不仅使第一卷写下的卷首语得到扣题,而且人们添上去的后半句话“有的人死后方生”,也同时引出了第二卷的主题。
嗯,说到这里,估计大部分人早已经猜到第二卷卷名了。
第二卷,卷名“复活”,来源于马勒同名的,和第一卷“巨人”一样,同样是以隐喻的方式,暗示关键人物、关键剧情或结局基调。
新的开局不敢乱写,作为996er,连续整活了两三个月,精神状态目前极差…我要仔细构构思,梳理剧情,请假两天,7月6号11点恢复更新。
敬音乐。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旧日音乐家最新章节 http://www.81ht.com/read/201611.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