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汉鼎余烟 http://www.81ht.com/read/177928.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恋上你看书网,汉鼎余烟
长安。
去年和前年的朝廷正旦之礼,都是在成都办的。整个仪式前后几日,朝廷上下既忙碌,又喜气洋洋。
新生的汉室,在朝廷体制和诸多政令上头,与桓灵之汉多有不同,更格外注重拨乱反正,以追前汉盛世的形象。故而,在礼仪上头,也召集包括来敏、孟光、许慈等精通典章制度的儒生,竭力复原前汉时的诸多要求,不依当代。
这样一来,诸多流程难免就繁琐些。诸如傩戏、大朝会拜贺、文始五行之舞、群臣酒宴、百戏表演、天郊夕牲等一套套的上来,大约要延续五六日才能结束。
这一回的正旦礼仪,因为首次放在真正意义上的大汉国都,还有大批外国使节参与,故而来敏等人提前许久就开始下功夫。为了一些琐碎的小节,孟光和许慈好几次彼此攻讦,闹得不可开交,说到底,都想给自己争取叔孙通乃至董仲舒的地位吧。
只可惜真到了正旦之时,所有人的心思都不在仪式上了。当日听闻曹军突起精骑数万,一路斩关落锁直取长安城,城中瞬间扰乱。
乱世中的兵灾何等可怕,关中人约莫是最清楚的。当年董卓挟裹皇帝入长安,然后吕布刺董,李傕郭汜傕等放兵掳掠长安老少,杀之悉尽,死者狼籍。
尸体遍布各地,引得野狗、鹫鸟成群盘旋,啄食腐烂内脏,恶臭数十日不消,掩藏在院落、枯井中白森森的骨骼,至今还时不时被发现。
许多长安百姓,始终都记得那些浑身散发血腥气的士兵,他们穿着官军的戎服,可做出来的事情,却像是最可怕的野兽。
他们抢劫、凌虐、屠杀、纵火,他们贪婪而恶毒的眼神,毫无人性的所作所为,直到多年以后还是许多人最可怕的噩梦,是许多家庭妻离子散、日日哀恸追思的可怕源头。
那场兵灾之后,整个关中百万军民存者不足十一。而许多人在此后的数十年里经历的苦难,又胜似当年的长安。
这一回杀往长安的,固非当年李傕郭汜之流,可兵灾哪里会与人讲道理!这几年长安城中元气稍复,百姓的日子也渐渐好过一些,家里能有些积蓄,有几件新衣裳,可如狼似虎的敌人一到……
经历过、承受过苦难的人们,最是珍惜天下太平的曙光,也最害怕乱世再延续,最害怕那些可怕的野兽再度来临。
尽管有司立即颁下教令,敦促百姓们不必慌乱,百姓们还是竭力与左邻右舍相互打听。他们最想知道的,是朝廷会如何应对,长安城可有失陷的危险。
好在很快又有命令传达下来,说曹军虽众,不足为惧,丞相诸葛亮领兵出战,足以破之。而朝廷岁首庆贺的一系列流程如旧,并额外向城中的耄耋、孺子分发了粮食赏赐。于是百姓们重又安定下来,只偶尔往官署聚集的所在走一走,确定官员们都还好好地待在城里。
反倒是官员们知道的消息更多,忧心忡忡的人也更多。
比如光禄勋、后将军李严。
以职权而论,李严应当是中都护、镇军大将军赵云的副手。但他毕竟远不似赵云那般在军中威望绝伦,本身又是政务官员起家,非是行伍出身,所以具体的军务处置上,常有被诸军将校们忽视之感。
而在后军的诸多事务上头,又因为后军的两名副将丁奉、雷澄都是骠骑将军雷远下属宿将,李严并不能如臂使指地指挥。二人早年在荆州时,与黄忠、甘宁也有渊源,故而诸多军务定夺都很顺畅,反倒是向后将军的禀报有些流于形式。
李严对此当然是有些不满的,但他又不愿表现得与部下重将处不来。于是近来慢慢把日常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光禄勋的职务上,以求在皇帝面前,展现自家的才能。
毕竟他还年轻,而朝中地位比他高的重臣们……关羽、张飞、赵云都年迈了,而诸葛孔明只谙文事、雷续之不在中枢。这样看来,唯独李正方兼资文武而又任皇帝的近臣,前途必然一片光明。说不定某年某月,能与诸葛亮、雷远鼎足而三,亦未可知也。
李严坚信自己等得起,只需平流缓进,迟早会攀登到与自家才干相符合的位置上去。
可李严万万没想到,此番曹军突袭长安,皇帝竟然完全不考虑光禄勋、后将军在此,直接让诸葛亮领兵出征!
这是什么道理?这是什么荒唐安排?
过去两日里,李严辗转反侧,吃不好,睡不着,有时候担心前线的战局,有时候却又控制不住倍感失落,乃至愤恨的情绪。
诸葛亮身为丞相,统领天下政务,凭着皇帝的信任,简直将丞相府、尚书台经营得水泼不进。那也是理所当然,毕竟皇帝亲口说过,“如鱼得水”嘛,只要皇帝在一日,天下间没人能触碰诸葛亮的权柄。
可我李严也是堂堂而光禄勋、后将军!此时此刻的长安城里,谁比我更有资格领兵作战?这分明是我李正方的权柄所在,诸葛亮哪怕身为丞相,也不该随意触碰!
可皇帝竟然如此……
他对诸葛亮的信任就到了这种程度?
皇帝竟然觉得,诸葛亮拥有执掌天下政务的权限还不够,还要让他插手军务,拥有领兵上阵的资历?皇帝竟然相信,一个绝少涉及军务的书生,能够以寡击众,打败曹军的数万精锐铁骑?我李严都没这个信心!
这是何等昏聩!
皇帝年迈,开始糊涂了!
直到岁首当日的宴会上,李严满脑子盘旋的,都是这些。他甚至还仔仔细细地想过,万一前线军事失利,自己须得如何纠合长安城中的守军,或者死守,或者弃长安而走,在这个过程中,又要怎样才能建立自己在中枢的权威。
或许因为这些事占用了太多精力,他连着两日都有些恍惚。
不过,神情恍惚、满心忧虑的朝臣不止李严一个。
这会儿已是深夜时分,酒宴快要接近尾声。负责百戏的俳优们很努力,将高絙、吞刀、履火、寻橦等少见的表演一一呈上,样样都变化莫测,惊险刺激。而群臣们大都静默,皇帝虽然面带微笑,其强撑精神的姿态,也瞒不过人。
预估敌情,今日便是丞相与敌接战的时候了,究竟战况如何?能不能胜?又或者,就算不胜,丞相可能全身而退?长安城可否坚守?宏大殿堂上,大概每个人都在想着这些,以至于群臣们的情绪,与喜悦的九宾彻乐之曲截然不同。
正在这时,宫殿之外忽然有连声通报传来,随即一名传骑快步入内。群臣的目光一下子集聚到了此人身上。
早有内侍向前,从那那传骑手中接过军报,呈送到皇帝面前。皇帝接过书信,打开观看。刚看了两行,脸色就沉郁了下来。
皇帝的脸色一变,开阔的殿堂中便似有一股寒风飕飕刮过。群臣们交头接耳,而那些来自西域的异国君主,更是彼此问询,话语胜仿佛啾啾鬼鸣。
要不是用人有误,何至于此?败坏局势的,便是诸葛亮这个书生!李严只觉心中一股邪火完全无法控制,如同沸腾岩浆般冒起。他瞬间下了决心,猛地起身,大步迈至阶前,厉声道:“陛下,臣李严,有一事不明,冒死敢言于阶前!”
皇帝却没急着理会李严。
他继续看了两眼军报,深深地叹了口气:“曹子文眼见兵败,竟单骑向我军挑战,被姜伯约射杀了……唉,这又是何苦?”
“呃……”李严猛咽了口唾沫:“陛下,你说什么?”
“我军大胜,曹军溃逃,丞相正在领兵追击。孟德之子黄须儿曹彰,眼看局势难以挽回,遂单骑冲阵而死。”皇帝向李严解释了两句,忍不住又感慨:“不愧是孟德之子,竟然如此刚烈!”
说到这里,皇帝把军报递给内侍,令之转交群臣传阅。
军报所到之处,群臣无不眉开眼笑,殿堂上的气氛瞬间就热烈了十倍不止。
回过头来,皇帝又关切地问道:“适才,正方似有要事启奏?……什么事,竟至于冒死的程度?卿且说来。”
“咳咳……臣,臣……”大冷的天里,李严满头大汗淋漓。
长安。
去年和前年的朝廷正旦之礼,都是在成都办的。整个仪式前后几日,朝廷上下既忙碌,又喜气洋洋。
新生的汉室,在朝廷体制和诸多政令上头,与桓灵之汉多有不同,更格外注重拨乱反正,以追前汉盛世的形象。故而,在礼仪上头,也召集包括来敏、孟光、许慈等精通典章制度的儒生,竭力复原前汉时的诸多要求,不依当代。
这样一来,诸多流程难免就繁琐些。诸如傩戏、大朝会拜贺、文始五行之舞、群臣酒宴、百戏表演、天郊夕牲等一套套的上来,大约要延续五六日才能结束。
这一回的正旦礼仪,因为首次放在真正意义上的大汉国都,还有大批外国使节参与,故而来敏等人提前许久就开始下功夫。为了一些琐碎的小节,孟光和许慈好几次彼此攻讦,闹得不可开交,说到底,都想给自己争取叔孙通乃至董仲舒的地位吧。
只可惜真到了正旦之时,所有人的心思都不在仪式上了。当日听闻曹军突起精骑数万,一路斩关落锁直取长安城,城中瞬间扰乱。
乱世中的兵灾何等可怕,关中人约莫是最清楚的。当年董卓挟裹皇帝入长安,然后吕布刺董,李傕郭汜傕等放兵掳掠长安老少,杀之悉尽,死者狼籍。
尸体遍布各地,引得野狗、鹫鸟成群盘旋,啄食腐烂内脏,恶臭数十日不消,掩藏在院落、枯井中白森森的骨骼,至今还时不时被发现。
许多长安百姓,始终都记得那些浑身散发血腥气的士兵,他们穿着官军的戎服,可做出来的事情,却像是最可怕的野兽。
他们抢劫、凌虐、屠杀、纵火,他们贪婪而恶毒的眼神,毫无人性的所作所为,直到多年以后还是许多人最可怕的噩梦,是许多家庭妻离子散、日日哀恸追思的可怕源头。
那场兵灾之后,整个关中百万军民存者不足十一。而许多人在此后的数十年里经历的苦难,又胜似当年的长安。
这一回杀往长安的,固非当年李傕郭汜之流,可兵灾哪里会与人讲道理!这几年长安城中元气稍复,百姓的日子也渐渐好过一些,家里能有些积蓄,有几件新衣裳,可如狼似虎的敌人一到……
经历过、承受过苦难的人们,最是珍惜天下太平的曙光,也最害怕乱世再延续,最害怕那些可怕的野兽再度来临。
尽管有司立即颁下教令,敦促百姓们不必慌乱,百姓们还是竭力与左邻右舍相互打听。他们最想知道的,是朝廷会如何应对,长安城可有失陷的危险。
好在很快又有命令传达下来,说曹军虽众,不足为惧,丞相诸葛亮领兵出战,足以破之。而朝廷岁首庆贺的一系列流程如旧,并额外向城中的耄耋、孺子分发了粮食赏赐。于是百姓们重又安定下来,只偶尔往官署聚集的所在走一走,确定官员们都还好好地待在城里。
反倒是官员们知道的消息更多,忧心忡忡的人也更多。
比如光禄勋、后将军李严。
以职权而论,李严应当是中都护、镇军大将军赵云的副手。但他毕竟远不似赵云那般在军中威望绝伦,本身又是政务官员起家,非是行伍出身,所以具体的军务处置上,常有被诸军将校们忽视之感。
而在后军的诸多事务上头,又因为后军的两名副将丁奉、雷澄都是骠骑将军雷远下属宿将,李严并不能如臂使指地指挥。二人早年在荆州时,与黄忠、甘宁也有渊源,故而诸多军务定夺都很顺畅,反倒是向后将军的禀报有些流于形式。
李严对此当然是有些不满的,但他又不愿表现得与部下重将处不来。于是近来慢慢把日常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光禄勋的职务上,以求在皇帝面前,展现自家的才能。
毕竟他还年轻,而朝中地位比他高的重臣们……关羽、张飞、赵云都年迈了,而诸葛孔明只谙文事、雷续之不在中枢。这样看来,唯独李正方兼资文武而又任皇帝的近臣,前途必然一片光明。说不定某年某月,能与诸葛亮、雷远鼎足而三,亦未可知也。
李严坚信自己等得起,只需平流缓进,迟早会攀登到与自家才干相符合的位置上去。
可李严万万没想到,此番曹军突袭长安,皇帝竟然完全不考虑光禄勋、后将军在此,直接让诸葛亮领兵出征!
这是什么道理?这是什么荒唐安排?
过去两日里,李严辗转反侧,吃不好,睡不着,有时候担心前线的战局,有时候却又控制不住倍感失落,乃至愤恨的情绪。
诸葛亮身为丞相,统领天下政务,凭着皇帝的信任,简直将丞相府、尚书台经营得水泼不进。那也是理所当然,毕竟皇帝亲口说过,“如鱼得水”嘛,只要皇帝在一日,天下间没人能触碰诸葛亮的权柄。
可我李严也是堂堂而光禄勋、后将军!此时此刻的长安城里,谁比我更有资格领兵作战?这分明是我李正方的权柄所在,诸葛亮哪怕身为丞相,也不该随意触碰!
可皇帝竟然如此……
他对诸葛亮的信任就到了这种程度?
皇帝竟然觉得,诸葛亮拥有执掌天下政务的权限还不够,还要让他插手军务,拥有领兵上阵的资历?皇帝竟然相信,一个绝少涉及军务的书生,能够以寡击众,打败曹军的数万精锐铁骑?我李严都没这个信心!
这是何等昏聩!
皇帝年迈,开始糊涂了!
直到岁首当日的宴会上,李严满脑子盘旋的,都是这些。他甚至还仔仔细细地想过,万一前线军事失利,自己须得如何纠合长安城中的守军,或者死守,或者弃长安而走,在这个过程中,又要怎样才能建立自己在中枢的权威。
或许因为这些事占用了太多精力,他连着两日都有些恍惚。
不过,神情恍惚、满心忧虑的朝臣不止李严一个。
这会儿已是深夜时分,酒宴快要接近尾声。负责百戏的俳优们很努力,将高絙、吞刀、履火、寻橦等少见的表演一一呈上,样样都变化莫测,惊险刺激。而群臣们大都静默,皇帝虽然面带微笑,其强撑精神的姿态,也瞒不过人。
预估敌情,今日便是丞相与敌接战的时候了,究竟战况如何?能不能胜?又或者,就算不胜,丞相可能全身而退?长安城可否坚守?宏大殿堂上,大概每个人都在想着这些,以至于群臣们的情绪,与喜悦的九宾彻乐之曲截然不同。
正在这时,宫殿之外忽然有连声通报传来,随即一名传骑快步入内。群臣的目光一下子集聚到了此人身上。
早有内侍向前,从那那传骑手中接过军报,呈送到皇帝面前。皇帝接过书信,打开观看。刚看了两行,脸色就沉郁了下来。
皇帝的脸色一变,开阔的殿堂中便似有一股寒风飕飕刮过。群臣们交头接耳,而那些来自西域的异国君主,更是彼此问询,话语胜仿佛啾啾鬼鸣。
要不是用人有误,何至于此?败坏局势的,便是诸葛亮这个书生!李严只觉心中一股邪火完全无法控制,如同沸腾岩浆般冒起。他瞬间下了决心,猛地起身,大步迈至阶前,厉声道:“陛下,臣李严,有一事不明,冒死敢言于阶前!”
皇帝却没急着理会李严。
他继续看了两眼军报,深深地叹了口气:“曹子文眼见兵败,竟单骑向我军挑战,被姜伯约射杀了……唉,这又是何苦?”
“呃……”李严猛咽了口唾沫:“陛下,你说什么?”
“我军大胜,曹军溃逃,丞相正在领兵追击。孟德之子黄须儿曹彰,眼看局势难以挽回,遂单骑冲阵而死。”皇帝向李严解释了两句,忍不住又感慨:“不愧是孟德之子,竟然如此刚烈!”
说到这里,皇帝把军报递给内侍,令之转交群臣传阅。
军报所到之处,群臣无不眉开眼笑,殿堂上的气氛瞬间就热烈了十倍不止。
回过头来,皇帝又关切地问道:“适才,正方似有要事启奏?……什么事,竟至于冒死的程度?卿且说来。”
“咳咳……臣,臣……”大冷的天里,李严满头大汗淋漓。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汉鼎余烟最新章节 http://www.81ht.com/read/177928.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