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特种岁月 http://www.81ht.com/read/158032.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如果现实和理想真的到了岔路口,假如必须二选一,你怎么选?
这就是中士罗平安现在遇到的问题。
罗平安在家排行第三。
上有一个大他六岁的哥哥,下有一个小他四岁的妹妹。
对于中士罗平安来说,当兵是他最大的梦想。
本来一个小山村的孩子对于部队本来是没有太多概念的,不过这个村子在当年红军长征的路上,经过这里的红军得到过当地村民的无私帮助,留下一段佳话。
可这都是过去了。
如果十多岁那年没有遇到军人,也许罗平安的生活会像整个村子里的其他男丁一样——顶多到县城读到高中,然后弃学,回到村子里在自己的地里耕作,然后到隔壁村或者本村说个媳妇,走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路。
那年学校正放着暑假,还在在读小学五年级的罗平安第一次看到了军人。
经过村子的是一支拉练的野战部队,在这个小村庄里,一点点事都会成为新闻,很快从村头传到村尾。
有穿着军装的人进了村,就在村里打谷场和村头的那片荒地上驻扎,那些人手里还拿着枪。
枪对于孩子的诱惑是致命的。
在罗平安所在的县城里,有不少村民依旧保留了打猎的习惯,几乎每个人的家里都有一杆土制的火药枪。
不过那毕竟只是土制的猎枪,和真家伙没法比。
当罗平安赶到村口,远远看到一大群忙忙碌碌正在搭帐篷的军人,背上都背着81-1式自动步枪。
阳光下,乌黑的枪身散发出一种诱人的光亮。
这是罗平安第一次看到真枪。
只是一眼,罗平安疯狂地爱上了这支真家伙。
他跟着村子里的小孩子,整天在村口的荒地边看着军人的一举一动。
看到这群眼巴巴盯着自己的小孩子,有个当时罗平安弄不清是军官还是士兵的军人将自己的空枪取下,然后招手让罗平安过来,让他摸了好一阵。
这支部队在当地驻扎了三天,罗平安三天里啥都没干,每天醒来跑到灶膛上,勺一大碗红薯稀饭,然后就着那种花生油榨油后剩下的饼子,用盐炒过的,稀里哗啦扒上一大碗,匆匆忙忙就跑到村口,一蹲就是半天。
那些军人在当地的三天里,到村子附近的山边进行了几次进攻演练,期间还开了不少枪,打了不少的空包弹。
枪声,在罗平安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原来真枪开枪是那么的清脆,和村里大人们的土铳沉闷的射击声有着那么大的区别。
有个军人甚至给了一发弹壳罗平安,那颗弹壳一直被他当做宝贝一样留着。
三天后,拉练的军人走了。
不过,罗平安的心也被带走了。
当年才十一岁的罗平安,已经发誓自己长大了一定要去当兵。
这种理想一直伴随着罗平安的成长,直至他在县城的高中毕业。
村子里的年轻人高中毕业已经是很高的文化水平了,在罗平安所在的罗家村,建国后也没见出过一个大学生。
所以高中毕业的青年有两条路走——要么出去打工,去沿海地区挣钱;要么留在村子里,种地养鸡养羊,然后说个媳妇结婚生娃。
罗平安选了第三条路。
他要当兵。
父亲很反对,说你当兵去了,家里怎么办?
这事很现实。
哥哥毕业后,去了沿海打工。
妹妹在读初中,还不是个壮劳力,何况妹妹的成绩好,即便在县城里的中学,永远也是班级里的第一,除非考失手,否则学霸地位不可动摇。
父亲之所以反对是有原因的。
罗平安清楚,父亲这几年身体不好,老咳嗽,很多时候都是母亲在照看着地里的活计。
自己毕业了,按理说父亲可以松口气,毕竟有了个壮劳力。大儿子打工去了,当老二的罗平安当然义不容辞要撑起这个家。
当兵?
一去就几年,这算什么事?家里的事,咋办?
这就是最现实的农民的想法,朴实,认命。
罗平安不认命。
打自十一岁起,他就已经决定要当兵。
一辈子,也许就一次机会当兵,岂能就这么错过?
两父子为此大吵一场,不欢而散。
好在母亲心疼儿子,跟父亲做了一整天的思想工作,到了三天后,父亲虎着脸把他叫道跟前,夏收过去了,你要当兵可以,好好给我种小半年地,年底长势好了,爹就答应你,让你去当兵,圆你个梦,免得你在家天天跟我黑着脸,老子是你爹,不是你仇人!
罗平安听完一蹦三尺,喊了好几声老爹万岁!
这把经历过那个特殊年代的老人给吓坏了,赶紧训斥他,说万岁是你说的?你这是反动!
反不反动不知道,反正罗平安在毕业后到年底的小半年里像头不知疲倦的耕牛一样,早出晚归,人黑得像灶膛里扒拉出来的炭。
当兵的事也很顺利。
母亲有个远亲在县武装部,征兵这事他熟悉。
一问,说年底征兵,有指标。
于是,那年罗平安是全县第一个报名的,早早去了村委,找了管武装的干部,嚷嚷着要当兵去。
罗家村从前的小年轻当兵积极性都不高,加上村子里本来就没几户人,这些年县里的指标都干脆不到这里,全让县里别的地方完成任务了。
这次,村干部是头一遭看到罗家村还有主动要求去当兵的人。
罗平安的军装穿得很顺利,不过就在还有两个月体检的时候,家里出了个大事。
父亲吐了血,送到了医院,诊断肺癌晚期。
罗平安如遭重击。
这意味着,他的当兵计划要泡汤了。
他一走,家里谁照看?
妹妹还只是初中,难道要她辍学?
哥哥远在沿海城市打工,忙得昏天黑地的,也刚谈了个女朋友,打算在沿海城市扎根,从今往后当城里人。
要他回来?似乎想法太自私。
不过到了最后,罗平安还是穿上了军装来到了部队。
原因很简单,母亲看出了老二罗平安对部队的痴迷。
作为一个农村妇女,大道理她不懂,也不知道什么叫理想。
不过儿子如果当不上兵,留下来这里,他一辈子都不会快乐。
这一点,她懂。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哥哥罗天祥辞掉了工作,从沿海城市回到了这个小山村。
父亲出了殡,过了头七,罗天祥拍着弟弟的肩膀说,弟,去吧,去当兵,去找你的理想。家里,哥撑着。
罗平安一下子没忍住,当场就哭得稀里哗啦的。
手足情深,莫过如此。
一个多月后,罗平安穿上军装走了。
正因为这身军装来之不易,罗平安比任何同年兵都要努力。
他刚到部队的时候,从新兵时期就已经脱颖而出,是同年兵里的佼佼者。
新兵期刚结束,被挑到了特种大队的预备队,在那里经过了严格的集训,最后筛选又过五关斩六将,成功进入“红箭”大队。
即便在“红箭”大队,提起三营四班长罗平安,认识他的干部都竖起大拇指,说一声:“好兵!”
可是没人知道。
罗平安之所以那么拼命,不仅仅是他自己的理想是当个好兵,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个兵当不好,别说愧对父亲在天之灵,也对不起家里所有人——哥哥、母亲和妹妹。
如果没有出事,中士罗平安未来的军旅道路应该是这样的——转士官,然后留在部队里继续服役,也许有某个机会参加特种兵比武之类的比赛,凭借傲人的军事素质立功受奖,然后提干。
就算没有提干,至少也能过足兵瘾,然后像老兵章志昂一样,当个不是干部却胜似干部的兵王。
不过,现实终归是现实。
有些人,天生就是注定要在生活的一片荆棘中杀出一跳血路。
罗平安的军旅梦,被现实狠狠撞了一下腰。
————————————————————————————
请多多投票支持,谢谢!
这就是中士罗平安现在遇到的问题。
罗平安在家排行第三。
上有一个大他六岁的哥哥,下有一个小他四岁的妹妹。
对于中士罗平安来说,当兵是他最大的梦想。
本来一个小山村的孩子对于部队本来是没有太多概念的,不过这个村子在当年红军长征的路上,经过这里的红军得到过当地村民的无私帮助,留下一段佳话。
可这都是过去了。
如果十多岁那年没有遇到军人,也许罗平安的生活会像整个村子里的其他男丁一样——顶多到县城读到高中,然后弃学,回到村子里在自己的地里耕作,然后到隔壁村或者本村说个媳妇,走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路。
那年学校正放着暑假,还在在读小学五年级的罗平安第一次看到了军人。
经过村子的是一支拉练的野战部队,在这个小村庄里,一点点事都会成为新闻,很快从村头传到村尾。
有穿着军装的人进了村,就在村里打谷场和村头的那片荒地上驻扎,那些人手里还拿着枪。
枪对于孩子的诱惑是致命的。
在罗平安所在的县城里,有不少村民依旧保留了打猎的习惯,几乎每个人的家里都有一杆土制的火药枪。
不过那毕竟只是土制的猎枪,和真家伙没法比。
当罗平安赶到村口,远远看到一大群忙忙碌碌正在搭帐篷的军人,背上都背着81-1式自动步枪。
阳光下,乌黑的枪身散发出一种诱人的光亮。
这是罗平安第一次看到真枪。
只是一眼,罗平安疯狂地爱上了这支真家伙。
他跟着村子里的小孩子,整天在村口的荒地边看着军人的一举一动。
看到这群眼巴巴盯着自己的小孩子,有个当时罗平安弄不清是军官还是士兵的军人将自己的空枪取下,然后招手让罗平安过来,让他摸了好一阵。
这支部队在当地驻扎了三天,罗平安三天里啥都没干,每天醒来跑到灶膛上,勺一大碗红薯稀饭,然后就着那种花生油榨油后剩下的饼子,用盐炒过的,稀里哗啦扒上一大碗,匆匆忙忙就跑到村口,一蹲就是半天。
那些军人在当地的三天里,到村子附近的山边进行了几次进攻演练,期间还开了不少枪,打了不少的空包弹。
枪声,在罗平安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原来真枪开枪是那么的清脆,和村里大人们的土铳沉闷的射击声有着那么大的区别。
有个军人甚至给了一发弹壳罗平安,那颗弹壳一直被他当做宝贝一样留着。
三天后,拉练的军人走了。
不过,罗平安的心也被带走了。
当年才十一岁的罗平安,已经发誓自己长大了一定要去当兵。
这种理想一直伴随着罗平安的成长,直至他在县城的高中毕业。
村子里的年轻人高中毕业已经是很高的文化水平了,在罗平安所在的罗家村,建国后也没见出过一个大学生。
所以高中毕业的青年有两条路走——要么出去打工,去沿海地区挣钱;要么留在村子里,种地养鸡养羊,然后说个媳妇结婚生娃。
罗平安选了第三条路。
他要当兵。
父亲很反对,说你当兵去了,家里怎么办?
这事很现实。
哥哥毕业后,去了沿海打工。
妹妹在读初中,还不是个壮劳力,何况妹妹的成绩好,即便在县城里的中学,永远也是班级里的第一,除非考失手,否则学霸地位不可动摇。
父亲之所以反对是有原因的。
罗平安清楚,父亲这几年身体不好,老咳嗽,很多时候都是母亲在照看着地里的活计。
自己毕业了,按理说父亲可以松口气,毕竟有了个壮劳力。大儿子打工去了,当老二的罗平安当然义不容辞要撑起这个家。
当兵?
一去就几年,这算什么事?家里的事,咋办?
这就是最现实的农民的想法,朴实,认命。
罗平安不认命。
打自十一岁起,他就已经决定要当兵。
一辈子,也许就一次机会当兵,岂能就这么错过?
两父子为此大吵一场,不欢而散。
好在母亲心疼儿子,跟父亲做了一整天的思想工作,到了三天后,父亲虎着脸把他叫道跟前,夏收过去了,你要当兵可以,好好给我种小半年地,年底长势好了,爹就答应你,让你去当兵,圆你个梦,免得你在家天天跟我黑着脸,老子是你爹,不是你仇人!
罗平安听完一蹦三尺,喊了好几声老爹万岁!
这把经历过那个特殊年代的老人给吓坏了,赶紧训斥他,说万岁是你说的?你这是反动!
反不反动不知道,反正罗平安在毕业后到年底的小半年里像头不知疲倦的耕牛一样,早出晚归,人黑得像灶膛里扒拉出来的炭。
当兵的事也很顺利。
母亲有个远亲在县武装部,征兵这事他熟悉。
一问,说年底征兵,有指标。
于是,那年罗平安是全县第一个报名的,早早去了村委,找了管武装的干部,嚷嚷着要当兵去。
罗家村从前的小年轻当兵积极性都不高,加上村子里本来就没几户人,这些年县里的指标都干脆不到这里,全让县里别的地方完成任务了。
这次,村干部是头一遭看到罗家村还有主动要求去当兵的人。
罗平安的军装穿得很顺利,不过就在还有两个月体检的时候,家里出了个大事。
父亲吐了血,送到了医院,诊断肺癌晚期。
罗平安如遭重击。
这意味着,他的当兵计划要泡汤了。
他一走,家里谁照看?
妹妹还只是初中,难道要她辍学?
哥哥远在沿海城市打工,忙得昏天黑地的,也刚谈了个女朋友,打算在沿海城市扎根,从今往后当城里人。
要他回来?似乎想法太自私。
不过到了最后,罗平安还是穿上了军装来到了部队。
原因很简单,母亲看出了老二罗平安对部队的痴迷。
作为一个农村妇女,大道理她不懂,也不知道什么叫理想。
不过儿子如果当不上兵,留下来这里,他一辈子都不会快乐。
这一点,她懂。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哥哥罗天祥辞掉了工作,从沿海城市回到了这个小山村。
父亲出了殡,过了头七,罗天祥拍着弟弟的肩膀说,弟,去吧,去当兵,去找你的理想。家里,哥撑着。
罗平安一下子没忍住,当场就哭得稀里哗啦的。
手足情深,莫过如此。
一个多月后,罗平安穿上军装走了。
正因为这身军装来之不易,罗平安比任何同年兵都要努力。
他刚到部队的时候,从新兵时期就已经脱颖而出,是同年兵里的佼佼者。
新兵期刚结束,被挑到了特种大队的预备队,在那里经过了严格的集训,最后筛选又过五关斩六将,成功进入“红箭”大队。
即便在“红箭”大队,提起三营四班长罗平安,认识他的干部都竖起大拇指,说一声:“好兵!”
可是没人知道。
罗平安之所以那么拼命,不仅仅是他自己的理想是当个好兵,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个兵当不好,别说愧对父亲在天之灵,也对不起家里所有人——哥哥、母亲和妹妹。
如果没有出事,中士罗平安未来的军旅道路应该是这样的——转士官,然后留在部队里继续服役,也许有某个机会参加特种兵比武之类的比赛,凭借傲人的军事素质立功受奖,然后提干。
就算没有提干,至少也能过足兵瘾,然后像老兵章志昂一样,当个不是干部却胜似干部的兵王。
不过,现实终归是现实。
有些人,天生就是注定要在生活的一片荆棘中杀出一跳血路。
罗平安的军旅梦,被现实狠狠撞了一下腰。
————————————————————————————
请多多投票支持,谢谢!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特种岁月最新章节 http://www.81ht.com/read/158032.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