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大明元辅 http://www.81ht.com/read/157246.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我与霍光很像吗?
这个问题高务实此前并无关注,因为他下意识里首先有一个固有观念:霍光虽然是顾命大臣,但他的权力首先在于是他是大将军。
汉朝的大将军是个什么职务?载:“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云:“大将军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其权远出丞相之右。”
简单的说,这个职务的权力之大甚至远超丞相。
既然如此,那我高务实与霍光能有什么可比性?就算我当了内阁首辅,那也只是个假丞相,不仅无丞相之名,甚至也无丞相之实——起码丞相能开府,首辅大学士可没这权力。
连丞相都比不了,岂敢碰瓷“其权远出丞相之右”的大将军?比不了,根本比不了嘛。
正是因为西汉与大明在官制上的巨大差别,高务实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在其他人的眼中居然可以和霍光相提并论。
然而方才被沉一贯这般含沙射影一番之后,高务实脑子里闪过霍光的生平、作为等信息,两相对比一下,却顿时惊出一身冷汗来——还真是很像啊!
首先,出身很像。
霍光是什么出身?简单表述:霍去病的弟弟。
详细点说,公元119年,刚刚横扫了漠北,完成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在得胜回朝,在路上落了一下自己老家,将同父异母的弟弟带走了。毫无疑问,他这个弟弟就是霍光。
重点:朝中有人,且此人极得皇帝信重。那和高务实一对应,他有高拱这个三伯,也是朝中有人,且此人极得皇帝信重。是不是很像?
接下来,霍去病对自己这位同父异母的弟弟小霍光疼爱有加,先是安置在了自己的帐下做郎官,后来又提拔为诸曹侍中,参谋军事,然后年纪轻轻又推荐做了武帝的奉车都尉。
奉车都尉是干什么的?出则奉车,入侍左右,负责保卫汉武帝的安全。当然了,霍光这会儿不过十几岁的孩子,连自己都保护不了,保护武帝纯属开玩笑?
但是那都不重要,因为这个职务本质上是用来储备干部的,与历朝历代常有的功臣高官子弟充当皇宫禁卫意思差不多。
霍去病给自己弟弟安排这个位置,显然是很费了一番心思。这个官有点类似于贴身保镖兼随行秘书,属于整日里都在领导身边历练,既长本事,又混脸熟,无论放在哪朝哪代,都是前途一片大好的。
之前一直说,官场原则就是领导身边的人当领导看,所以领导的秘书和司机从来都是“人微言重”,宰相门下四品官嘛!而且,一旦领导认为你行了,那没说的,马上就有获得“锻炼”的机会。
高务实与之相比是不是也很像?当然像了,因为高务实虽然不是做奉车都尉,可是他做了太子伴读啊!
这太子伴读可比奉车都尉还要更胜一筹,毕竟霍光给武帝做奉车都尉的时候,武帝早就是一个成熟老练的老皇帝了,只有他改变身边人的份,断无身边人改变他的可能。而一个穿越者做了太子伴读呢?夸张点说,他能塑造将来的皇帝!
不过有一点比较特殊,那就是武帝一朝,这种vip亲信却特别容易出事,几乎没有几个最终顺利熬到最后。原因无他,这大领导脾气有点难以捉摸,而且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个大变革时期,无论朝廷层面还是社会层面,相较于以往的中国差别都太大了。
显然,武帝为了自己的丰功伟绩而搞出的那一系列奠定后世统治框架的改革,在他之前谁都没见过,打下来那么大个国家谁都没统治过,那样庞大的全民战争也谁都没组织过。武帝的武功与奠定的制度,比秦灭六国时还要更加的复杂。
大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变,各种眼花缭乱的各种经济政策改革,无处不在的复杂民生考验。在这种谁也没干过甚至没见过的情况下,大量的错误等着你犯。再加上武帝脾气又不好,在他身边厮混,一不小心可能就完蛋了。所以武帝的尚书台中,大量官员才会像走马灯样的你方唱罢我登场。
霍光这个十几岁的孩子,除了有一个过硬的哥哥做靠山之外,剩下什么都不过硬,偏偏每天身处武帝的决策圈,看着全天下最顶尖的人精,霍光能怎样、该怎样?当然是谨小慎微的观察与成长着。
伴君如伴虎,更何况伴的这只虎还特别虎。而更糟糕的事发生了,霍光的后台仅仅硬了两年。谁也没有想到,勇冠三军的霍去病那么早就走了。武帝很悲痛,将他的墓安在了自己陵边,还修成了祁连山的形状。爱屋及乌之下,武帝对他的这个弟弟也难免高看一眼。
与此同时,哥哥的死让霍光明白,他现在只能靠自己了,他已经没有任何躺平和犯错的资本了,趁着皇帝对自己哥哥还有点热乎劲,自己必须加速成长。
霍光在这充满变局的漩涡中心,摸索出了一种几乎是唯一可行的成长策略:如机械一般的精准谨慎。
与以往的皇帝们不同,武帝的身边全都是顶尖大才,一般人根本进不了核心圈。为了留在这个圈子里,霍光渐渐的进化成了沉稳如水、干事细致、言语得当、举止极有分寸的顶级秘书。
霍光精准谨慎到了什么程度呢?“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
意思是他每次出入宫门,上下殿阶,停与走都有固定的位置,每次落步甚至能做到连尺寸都丝毫不差。
更恐怖的事,这个十几岁的孩子就这样陪伴了武帝的整个后半生,长达三十年的朝夕相处之下,霍光居然从未有过一件让武帝批评的事。
霍光也创造了一个记录,就是成为武帝朝超长待机的第一人。他的这份谨慎与能干,最终打动了武帝。霍光这辈子,从来没有多余的动作,每一步动作都谨慎、有效,而且节制,基本上全都有其意义。
以上这些,与高务实是不是又很像了?
说谨慎,高务实的任何举动必先规划,提前考虑好每一个细节,而且首先确保自己不会因此“出大事”。同时,他在明面上从不得罪任何人,即便面对政敌也是温文尔雅、笑容可掬,除了在军中之外,几乎从不曾见他满面寒霜、疾言厉色;
说有效而节制,高务实要求自己每一步都必须恰到好处,既不能裹足不前,又不能步子大了扯着蛋。他多方推进改革,但从来都是拉一派打一派,而且绝不把对手逼入死地,总是留出一条活路,免得人家和他鱼死网破。
接下来,看看托孤。
武帝在做最终决定前,就已经命人画了一张“周公负成王朝诸侯”的图赐给霍光了。
这张图大有来头,当年周公代替年幼的成王执政,成王长大后,周公还政成王。霍光自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武帝这么做是在透露两件事:第一,我要立少子刘弗陵;第二,你要做辅政的“周公”。
但是,意思虽然明摆在那了,可到了后元二年的春天,武帝在五柞宫病重的时候,霍光仍然大哭着问武帝,您要是真不行了,谁能继承大统?
武帝就问他,你难道没明白此前我赐你那画的意思?立少子,你行周公之事。
霍光当然明白武帝赐图的意思,但是他更明白:政治声望这东西,必须得是“先帝”亲口说出来的才最管用,因为那是“先帝遗命”,天然政治正确。
而且霍光知道,这也是武帝最后的试探。试探什么?就是看看你霍光看到这幅画后的反应。
如果霍光以“吾非相,乃摄也”自居,大手一挥:您老尽管走,小家伙我一定给您管好喽!那没的说,武帝一定会奋起最后的余烈,将霍光带到地下继续给自己当秘书。
与此同时,霍光还在武帝亲口给出合法性的时候,连削带打的将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金日殚给挤下去了。
当时霍光顿首让道:“臣不如金日殚。”
霍光这句话递过来后,旁边的金日殚被逼无奈,马上说出了自己的政治短板:“臣外国人,不如光。”
大家都是高手,都是一点就透的顶尖聪明人。他金日殚是当年霍光他哥打服的匈奴休屠部王子,非常传奇的成为了武帝身边的宠臣,能没几把刷子吗?说这句话是因为他已经感受到了霍光的用意,并且判断出武帝肯定更倾向于霍光而不是他。
那么现在对比一下高务实,当初隆庆驾崩之前他是怎么做的?
先是安排好了陈皇后这一步暗棋,然后巧妙地跟随太子朱翊钧同时前往隆庆面前见皇帝最后一面。
由于他适时出现在了临终的皇帝面前,果然等到了皇帝亲口说出那段话:“……他亲政之前,还是由你陪着他读书。你不光要好好陪他,还要监督他,就像之前讲官们没有讲明的道理,你为他开讲那样。”
就这一段话,直接奠定了高务实依旧可以留在新君跟前的特殊地位,即便事后李太后曾一度有意调离他,最终也因为先帝遗命而不得不咽了回去。
这还不算完,隆庆咽气前一刻,高务实安排好的暗棋陈皇后在最关键的时刻直接发问:“皇上,若将来钧儿亲政之前,国家有事难决,我姐妹二人又是不晓事的,却要如何是好?”
于是,隆庆帝毫不犹豫地做了最后一个,也是最为关键的政治背书:“凡有事难决,问高先生即可。”
另一手辅助性的暗棋黄孟宇则悄悄提醒了时任司礼监掌印孟冲,于是孟冲又出面为这句话钉死了合法性。当时他立刻上前一步,高声道:“圣谕:新君亲政前,政事由元辅高先生代决。”
看看,高务实当时的手段是不是与霍光在武帝临终之前几乎一模一样?先是确保自己一方的合法性,同时奠定“首席顾命、代行君权”的地位,那么也就打压了同为顾命大臣的其他人的权威。
接着看,武帝驾崩后,霍光拜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成为了帝国的舵手,与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共同辅左朝政。
这个次序是很有讲究的,一堆将军排到了前面。这个时候,丞相已经排到了第四位,为什么?因为前面三位都是录尚书事的。
汉武帝时期的官职问题太复杂了,讲起来太费篇幅,这里暂且不提。总之,霍光此时的大司马大将军总领尚书事,相当于抓住了整个汉帝国的军权和政权。
准确的说,他手中的权力,比当年刘邦和吕后还要大!因为他是皇权与相权的二合一!从那一刻开始,他虽无皇帝之名,但已经在履行皇帝之实了。
对比而言,彼时的高务实当然远没有这种权力,但是他虽然没有,可高拱有!
论皇权,高拱是首席顾命,先帝钦定的“凡有事难决,问高先生即可”;论相权,他自己就是首辅,而且还身兼吏部尚书,直接管了人事。再考虑到彼时高拱已经开了海禁,搞了军工私营,正全力在经济发达地区搞一条鞭法,财权实际上也在他手里。
皇权兼相权,是不是又相似了?
那么,到这里就完了吗?当然没有。
此时霍光虽然摇身一变成了摄政的周公,但此时却面临着一个问题:他并没有政治声望。
他前面这三十年仅仅是武帝身边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小秘书,没有一件具体的政务和战功是他这个秘书干出来的,如今大领导辞世,却把公司托付给了秘书,显然会有很多人不服。
武帝已经让皇权独占鳌头五十年了,其他所有势力全都被他轰成了渣渣。要说当年,那的确是谁也惹不起他,大家也没办法,现在好不容易新时代了,凭啥最终让你一个小秘书给截胡?反了你了!
这帮反对派中有武帝的儿子,也有托孤辅政的大臣们,涵盖面非常广,不过最终都被霍光轻松拿下了。之所以轻松,是因为这帮人的水平跟三十年修炼出了金身的霍光比差距过大,不过篇幅有限,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总之,霍光执政的二十年,其实就干了一件事,当然也的确干好了这件极其难干的事:给武帝擦屁股。
他安抚了濒临暴动的天下百姓,他剿抚并用的平定的各地的边患。多个眼瞅着就要爆炸的军火库生生被他按灭了火源,行将爆炸的大汉帝国也平安渡过了危机。当然,他也侧面的再次给武帝长了脸,大帝所托得人,眼光着实厉害。
同样相似的,在高务实明里暗里的操作下,高拱身边最大的危机,张居正-冯保集团被“轻易”拿下,同时张居正还混了个善终,临死前交代张家几位公子将来莫要与高务实作对。
大明的首辅之位也继续留在同为实学派的郭朴、张四维手中,要不是张四维依然没逃脱突然丁忧这个“宿命”,申时行能不能上位首辅都难说。
而高务实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先是以连中六元的成绩获得大明官场的顶级入场券,接着在为官过程中通过各种文治武功在朝廷与军中建立起足够的功勋与威望,成功接手三代首辅留下的政治遗产。
与此同时,他也有节制的打击了政敌,把此前最大的政治威胁和新进冒出来的威胁逐一消除。到了现在,连最近、最后一个威胁沉一贯,事实上也已经被他逼到了墙角。
随着沉一贯的自身难保,王家屏、梁梦龙又卸任在即,此时的高务实已经一脚到了霍光那权力与威望的门槛上,只差最后一步……
----------
感谢书友“云覆月雨”、“邻家男孩1”的月票支持,谢谢!
ps:尽量把史料感澹化了一些,自我感觉还算良好。其实……还删除了一些对比,不知道诸位是否看得出来删在什么地方?
这个问题高务实此前并无关注,因为他下意识里首先有一个固有观念:霍光虽然是顾命大臣,但他的权力首先在于是他是大将军。
汉朝的大将军是个什么职务?载:“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云:“大将军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其权远出丞相之右。”
简单的说,这个职务的权力之大甚至远超丞相。
既然如此,那我高务实与霍光能有什么可比性?就算我当了内阁首辅,那也只是个假丞相,不仅无丞相之名,甚至也无丞相之实——起码丞相能开府,首辅大学士可没这权力。
连丞相都比不了,岂敢碰瓷“其权远出丞相之右”的大将军?比不了,根本比不了嘛。
正是因为西汉与大明在官制上的巨大差别,高务实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在其他人的眼中居然可以和霍光相提并论。
然而方才被沉一贯这般含沙射影一番之后,高务实脑子里闪过霍光的生平、作为等信息,两相对比一下,却顿时惊出一身冷汗来——还真是很像啊!
首先,出身很像。
霍光是什么出身?简单表述:霍去病的弟弟。
详细点说,公元119年,刚刚横扫了漠北,完成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在得胜回朝,在路上落了一下自己老家,将同父异母的弟弟带走了。毫无疑问,他这个弟弟就是霍光。
重点:朝中有人,且此人极得皇帝信重。那和高务实一对应,他有高拱这个三伯,也是朝中有人,且此人极得皇帝信重。是不是很像?
接下来,霍去病对自己这位同父异母的弟弟小霍光疼爱有加,先是安置在了自己的帐下做郎官,后来又提拔为诸曹侍中,参谋军事,然后年纪轻轻又推荐做了武帝的奉车都尉。
奉车都尉是干什么的?出则奉车,入侍左右,负责保卫汉武帝的安全。当然了,霍光这会儿不过十几岁的孩子,连自己都保护不了,保护武帝纯属开玩笑?
但是那都不重要,因为这个职务本质上是用来储备干部的,与历朝历代常有的功臣高官子弟充当皇宫禁卫意思差不多。
霍去病给自己弟弟安排这个位置,显然是很费了一番心思。这个官有点类似于贴身保镖兼随行秘书,属于整日里都在领导身边历练,既长本事,又混脸熟,无论放在哪朝哪代,都是前途一片大好的。
之前一直说,官场原则就是领导身边的人当领导看,所以领导的秘书和司机从来都是“人微言重”,宰相门下四品官嘛!而且,一旦领导认为你行了,那没说的,马上就有获得“锻炼”的机会。
高务实与之相比是不是也很像?当然像了,因为高务实虽然不是做奉车都尉,可是他做了太子伴读啊!
这太子伴读可比奉车都尉还要更胜一筹,毕竟霍光给武帝做奉车都尉的时候,武帝早就是一个成熟老练的老皇帝了,只有他改变身边人的份,断无身边人改变他的可能。而一个穿越者做了太子伴读呢?夸张点说,他能塑造将来的皇帝!
不过有一点比较特殊,那就是武帝一朝,这种vip亲信却特别容易出事,几乎没有几个最终顺利熬到最后。原因无他,这大领导脾气有点难以捉摸,而且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个大变革时期,无论朝廷层面还是社会层面,相较于以往的中国差别都太大了。
显然,武帝为了自己的丰功伟绩而搞出的那一系列奠定后世统治框架的改革,在他之前谁都没见过,打下来那么大个国家谁都没统治过,那样庞大的全民战争也谁都没组织过。武帝的武功与奠定的制度,比秦灭六国时还要更加的复杂。
大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变,各种眼花缭乱的各种经济政策改革,无处不在的复杂民生考验。在这种谁也没干过甚至没见过的情况下,大量的错误等着你犯。再加上武帝脾气又不好,在他身边厮混,一不小心可能就完蛋了。所以武帝的尚书台中,大量官员才会像走马灯样的你方唱罢我登场。
霍光这个十几岁的孩子,除了有一个过硬的哥哥做靠山之外,剩下什么都不过硬,偏偏每天身处武帝的决策圈,看着全天下最顶尖的人精,霍光能怎样、该怎样?当然是谨小慎微的观察与成长着。
伴君如伴虎,更何况伴的这只虎还特别虎。而更糟糕的事发生了,霍光的后台仅仅硬了两年。谁也没有想到,勇冠三军的霍去病那么早就走了。武帝很悲痛,将他的墓安在了自己陵边,还修成了祁连山的形状。爱屋及乌之下,武帝对他的这个弟弟也难免高看一眼。
与此同时,哥哥的死让霍光明白,他现在只能靠自己了,他已经没有任何躺平和犯错的资本了,趁着皇帝对自己哥哥还有点热乎劲,自己必须加速成长。
霍光在这充满变局的漩涡中心,摸索出了一种几乎是唯一可行的成长策略:如机械一般的精准谨慎。
与以往的皇帝们不同,武帝的身边全都是顶尖大才,一般人根本进不了核心圈。为了留在这个圈子里,霍光渐渐的进化成了沉稳如水、干事细致、言语得当、举止极有分寸的顶级秘书。
霍光精准谨慎到了什么程度呢?“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
意思是他每次出入宫门,上下殿阶,停与走都有固定的位置,每次落步甚至能做到连尺寸都丝毫不差。
更恐怖的事,这个十几岁的孩子就这样陪伴了武帝的整个后半生,长达三十年的朝夕相处之下,霍光居然从未有过一件让武帝批评的事。
霍光也创造了一个记录,就是成为武帝朝超长待机的第一人。他的这份谨慎与能干,最终打动了武帝。霍光这辈子,从来没有多余的动作,每一步动作都谨慎、有效,而且节制,基本上全都有其意义。
以上这些,与高务实是不是又很像了?
说谨慎,高务实的任何举动必先规划,提前考虑好每一个细节,而且首先确保自己不会因此“出大事”。同时,他在明面上从不得罪任何人,即便面对政敌也是温文尔雅、笑容可掬,除了在军中之外,几乎从不曾见他满面寒霜、疾言厉色;
说有效而节制,高务实要求自己每一步都必须恰到好处,既不能裹足不前,又不能步子大了扯着蛋。他多方推进改革,但从来都是拉一派打一派,而且绝不把对手逼入死地,总是留出一条活路,免得人家和他鱼死网破。
接下来,看看托孤。
武帝在做最终决定前,就已经命人画了一张“周公负成王朝诸侯”的图赐给霍光了。
这张图大有来头,当年周公代替年幼的成王执政,成王长大后,周公还政成王。霍光自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武帝这么做是在透露两件事:第一,我要立少子刘弗陵;第二,你要做辅政的“周公”。
但是,意思虽然明摆在那了,可到了后元二年的春天,武帝在五柞宫病重的时候,霍光仍然大哭着问武帝,您要是真不行了,谁能继承大统?
武帝就问他,你难道没明白此前我赐你那画的意思?立少子,你行周公之事。
霍光当然明白武帝赐图的意思,但是他更明白:政治声望这东西,必须得是“先帝”亲口说出来的才最管用,因为那是“先帝遗命”,天然政治正确。
而且霍光知道,这也是武帝最后的试探。试探什么?就是看看你霍光看到这幅画后的反应。
如果霍光以“吾非相,乃摄也”自居,大手一挥:您老尽管走,小家伙我一定给您管好喽!那没的说,武帝一定会奋起最后的余烈,将霍光带到地下继续给自己当秘书。
与此同时,霍光还在武帝亲口给出合法性的时候,连削带打的将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金日殚给挤下去了。
当时霍光顿首让道:“臣不如金日殚。”
霍光这句话递过来后,旁边的金日殚被逼无奈,马上说出了自己的政治短板:“臣外国人,不如光。”
大家都是高手,都是一点就透的顶尖聪明人。他金日殚是当年霍光他哥打服的匈奴休屠部王子,非常传奇的成为了武帝身边的宠臣,能没几把刷子吗?说这句话是因为他已经感受到了霍光的用意,并且判断出武帝肯定更倾向于霍光而不是他。
那么现在对比一下高务实,当初隆庆驾崩之前他是怎么做的?
先是安排好了陈皇后这一步暗棋,然后巧妙地跟随太子朱翊钧同时前往隆庆面前见皇帝最后一面。
由于他适时出现在了临终的皇帝面前,果然等到了皇帝亲口说出那段话:“……他亲政之前,还是由你陪着他读书。你不光要好好陪他,还要监督他,就像之前讲官们没有讲明的道理,你为他开讲那样。”
就这一段话,直接奠定了高务实依旧可以留在新君跟前的特殊地位,即便事后李太后曾一度有意调离他,最终也因为先帝遗命而不得不咽了回去。
这还不算完,隆庆咽气前一刻,高务实安排好的暗棋陈皇后在最关键的时刻直接发问:“皇上,若将来钧儿亲政之前,国家有事难决,我姐妹二人又是不晓事的,却要如何是好?”
于是,隆庆帝毫不犹豫地做了最后一个,也是最为关键的政治背书:“凡有事难决,问高先生即可。”
另一手辅助性的暗棋黄孟宇则悄悄提醒了时任司礼监掌印孟冲,于是孟冲又出面为这句话钉死了合法性。当时他立刻上前一步,高声道:“圣谕:新君亲政前,政事由元辅高先生代决。”
看看,高务实当时的手段是不是与霍光在武帝临终之前几乎一模一样?先是确保自己一方的合法性,同时奠定“首席顾命、代行君权”的地位,那么也就打压了同为顾命大臣的其他人的权威。
接着看,武帝驾崩后,霍光拜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成为了帝国的舵手,与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共同辅左朝政。
这个次序是很有讲究的,一堆将军排到了前面。这个时候,丞相已经排到了第四位,为什么?因为前面三位都是录尚书事的。
汉武帝时期的官职问题太复杂了,讲起来太费篇幅,这里暂且不提。总之,霍光此时的大司马大将军总领尚书事,相当于抓住了整个汉帝国的军权和政权。
准确的说,他手中的权力,比当年刘邦和吕后还要大!因为他是皇权与相权的二合一!从那一刻开始,他虽无皇帝之名,但已经在履行皇帝之实了。
对比而言,彼时的高务实当然远没有这种权力,但是他虽然没有,可高拱有!
论皇权,高拱是首席顾命,先帝钦定的“凡有事难决,问高先生即可”;论相权,他自己就是首辅,而且还身兼吏部尚书,直接管了人事。再考虑到彼时高拱已经开了海禁,搞了军工私营,正全力在经济发达地区搞一条鞭法,财权实际上也在他手里。
皇权兼相权,是不是又相似了?
那么,到这里就完了吗?当然没有。
此时霍光虽然摇身一变成了摄政的周公,但此时却面临着一个问题:他并没有政治声望。
他前面这三十年仅仅是武帝身边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小秘书,没有一件具体的政务和战功是他这个秘书干出来的,如今大领导辞世,却把公司托付给了秘书,显然会有很多人不服。
武帝已经让皇权独占鳌头五十年了,其他所有势力全都被他轰成了渣渣。要说当年,那的确是谁也惹不起他,大家也没办法,现在好不容易新时代了,凭啥最终让你一个小秘书给截胡?反了你了!
这帮反对派中有武帝的儿子,也有托孤辅政的大臣们,涵盖面非常广,不过最终都被霍光轻松拿下了。之所以轻松,是因为这帮人的水平跟三十年修炼出了金身的霍光比差距过大,不过篇幅有限,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总之,霍光执政的二十年,其实就干了一件事,当然也的确干好了这件极其难干的事:给武帝擦屁股。
他安抚了濒临暴动的天下百姓,他剿抚并用的平定的各地的边患。多个眼瞅着就要爆炸的军火库生生被他按灭了火源,行将爆炸的大汉帝国也平安渡过了危机。当然,他也侧面的再次给武帝长了脸,大帝所托得人,眼光着实厉害。
同样相似的,在高务实明里暗里的操作下,高拱身边最大的危机,张居正-冯保集团被“轻易”拿下,同时张居正还混了个善终,临死前交代张家几位公子将来莫要与高务实作对。
大明的首辅之位也继续留在同为实学派的郭朴、张四维手中,要不是张四维依然没逃脱突然丁忧这个“宿命”,申时行能不能上位首辅都难说。
而高务实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先是以连中六元的成绩获得大明官场的顶级入场券,接着在为官过程中通过各种文治武功在朝廷与军中建立起足够的功勋与威望,成功接手三代首辅留下的政治遗产。
与此同时,他也有节制的打击了政敌,把此前最大的政治威胁和新进冒出来的威胁逐一消除。到了现在,连最近、最后一个威胁沉一贯,事实上也已经被他逼到了墙角。
随着沉一贯的自身难保,王家屏、梁梦龙又卸任在即,此时的高务实已经一脚到了霍光那权力与威望的门槛上,只差最后一步……
----------
感谢书友“云覆月雨”、“邻家男孩1”的月票支持,谢谢!
ps:尽量把史料感澹化了一些,自我感觉还算良好。其实……还删除了一些对比,不知道诸位是否看得出来删在什么地方?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大明元辅最新章节 http://www.81ht.com/read/157246.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