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从陈桥到崖山 http://www.81ht.com/read/1442.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这番话捧了曹太后,曹太后的气开始消了。但欧阳修紧接着抬出仁宗来威胁曹太后“先帝福泽天下,所以天下人才这样拥戴先帝所立的嗣君。否则太后不过是深宫一妇人,臣等不过五六个书生,若非先帝遗命,天下谁肯服从”听出什么意思了吗?我们对天下没半点的威慑力。之所以天下都听命,是因赵曙是仁宗陛下的选择!所以您这位深宫妇人,也别想违抗丈夫的命令!这才是所有谈话的真谛!
曹太后沉默了。她清楚:赵曙违逆了她,可她如要废掉赵曙,就是违逆了她丈夫。这扣子在一时半刻间根本解不开… ”小说“
在她沉默时,两府大臣们己逐一施礼向她道别。谁胜谁负,心知肚明,我们把“天下第一寡妇”给欺负了,就在“天下第一丈夫”仁宗皇帝刚刚入土、尸骨未寒的时候!但所有人都zhidao:事情到这步,仍只是成功了一半!现任皇帝、那位说傻不傻、说呆也呆的赵曙先生也该接受点再教育!皇帝不是这样当的!如不把他搞明白,今后这样的事没完没了,总有一天要出大事!
几天后,赵曙面对来访的两府大臣,只说了6个字“太后待我无恩”这句话让韩琦想起了初进宫时,赵曙随身携带了那么多书籍,真让他们哭笑不得!连最基本的孝、慈、礼、让…都不懂,您都学了些什么!
接下来宋朝各位大佬轮番上阵,给皇帝恶补礼仪课。先是韩琦“自古圣帝明王不少,可只有舜一人是大孝子。并非其他人都不孝,父母慈而子孝,这不算什么。只有父母不慈,子仍尽孝,这才难能可贵。陛下做到了吗?其实只要陛下尽到孝心,父母岂有不慈者”这番话说得赵曙开始有所清醒了。历代史书说到这。都要盛赞下韩琦的公正及赵曙的及时改过。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就会发现很搞笑:请问32岁、号称爱书如命、知识健全的赵曙居然要人来讲舜的典故、什么是孝?这是怎么回事?且他居然一说就通,马上能改,这又是怎么回事?只能有一个解释:这贱人根本就在装病!
韩琦讲完,别的大臣并没放心,他们利用一切机会给皇帝纠正思想作风wenti。人很多,挑两个主要的:吕公著、刘敞。他们是赵曙的御用老师,一个讲《论语》一个讲《史记》12月2日,他们在迩英阁开讲。刘敞讲的是《史记》的开篇:尧为何会选舜为接班人呢?理由就是舜是天下皆知的大孝子!弦外之音警告赵曙:你这贱人还想把皇位继续坐下去吗?那就好haode做到‘孝’这一个字吧!
在这种谴责式劝告下,宋英宗赵曙终于有了悔改之意,他的病开始“好转”。新的一年开始后。大臣们决定让他正式上班。这涉及到了一很挠头的wenti怎样才能让曹太后下班呢?
首先要向天下证明皇帝的“病”已经好了。治平元年(1064)4月28日,宋英宗乘大辇出皇城,到相国寺祈雨。借此机会在公众面前露面,证明自己的健康…证明了健康还需证明能力:韩琦一口气上交了十多件紧急公文,要宋英宗在片刻间就做出批示。赵曙也很争气,很快就都批完了。这些文件转到了曹太后手里…因按程序,这些文件仍需由此时垂帘听政的太后审阅,才能决定是否下发。
这是历史给曹太后的最后一次反击机会。她完全可鸡蛋里边挑骨头,说这些文件的批示就是有错误的!咬住这一点。才能阻止赵曙复位。可惜没资料能证明她是不是真的意识到了危险,曹太后的反应是逐一观看,频频点头:好,每件事都处理得很对…
韩琦得到了他想要的所有东西。5月13日。逼太后撤帘的条件成熟了!
关于曹太后的撤帘,有正史和笔记共3种版本。先说笔记,最流行也最戏剧的一个说法出自《铁围山丛谈》,里面的韩琦是两宋历史中最不可思议的强人。什么赵普、吕夷简、王安石、章惇、蔡京、秦桧、贾似道…统统都是小蚂蚁!试问他们哪个敢假传圣旨、金殿逼宫,且事先不跟任何大臣通气,说干就干?韩琦敢!
13日朝会。宰执大臣齐集曹太后帘外,韩琦突然到帘前说话“皇太后圣德光大,许归政天子,今有诏书在此,请立即施行”帘内的曹太后大惊,没来得及回话,韩琦己站了起来,命左右内侍“撤帘”这两个字是决定性的,古时候女性必须遮掩,就算太后,也得有一块帘幕挡着才能见男人。这时曹太后就像条件反射一样跳了起来,往内宫躲…撤帘行动就此成功!
但其实曹太后又错过了一次机会。当她向后躲时,她的救星己出面了:枢密使富弼!
当韩琦喝令撤帘时,富弼己登上台阶,正要说话。可帏帘突然间卷起,只有宋英宗赵曙一个人坐在殿上。富弼的反应是当即转身下殿,面对皇帝都没任何表示。韩琦追了出来,陪笑解释“事先未与富公通气,是怕意见不合,拖延了还政日期”富弼根本不理他,怒气冲冲直接出殿离开!
这第一个版本到此结束。其中有真也有假,真的是富弼对韩琦的怒火,他们两人早已是水火不容的冤家,所以韩琦事先对富弼保密也在情理中。假的就是太儿戏了。韩琦所说的诏书是谁颁发的?只能是赵曙或曹太后本人。如是赵曙的?很抱歉,现在还是垂帘期间,他的命令不生效!那么是曹太后的?也就是说曹太后已经同意撤帘,那她还大惊个什么劲?
尤其是富弼对韩琦早就忍无可忍,无论富弼服丧期间还是马上要进行的朝局争斗,两人都斗得你死我活、不共戴天!怎会连嘴边上的一句话都不说,怒气冲冲直接下殿呢?他只需向韩琦伸手要诏书,拿来我看!到底是谁写的?一切就都搞定了!
所以这版本不可信。
再看笔记版的第二种:韩琦变成了一小偷。这版本比上一种要精明得多,它从开头就点出了wenti关键点天子印玺!
垂帘听政的太后们之所以能号令全国,是因她们把御玺收为己有。在这版本里,韩琦左思右想。没法让太后主动交公。于是在半个月前的那次祈雨过程中做了点手脚。他趁太后和皇帝出宫之际,悄悄把御玺搞到了手。至于怎么搞的,用词非常微妙,叫“留”…不知怎么个“留”法?
御玺到手,韩琦胆子就大了,他在帘前对太后先是一顿赞美,话风一转,拿御史台和知谏院说事,说是台谏官员们集体要求太后撤帘。曹太后勃然大怒(终于怒了)“教做也是相公,不教做也是相公。你们这样逼迫,是不是太过分了”
韩琦没理会,命仪鸾司撤帘。第二个版本就是这样,立意较新,破绽更巨大:天子御玺是何等重要的东西?曹太后非常清楚!所以她一直留在身边,撤帘后都没交出去!所以才有了后边的另一些故事…
第三版本:正史记载里的曹太后撤帘过程非常简单。首先韩琦选了个单独面对的机会,当天例行工作汇报后,其他大臣都走了,韩琦留了下来。向太后申请离开京城,到外地去做一州官。
曹太后一听就懂了“相公安可求退?退的该是我。老身合居深宫,每日在此,甚非得己。且容老身先退”
韩琦非常感动,他历数前代垂帘听政太后们的过失,盛赞当今太后的仁德,称赞了一次没尽兴。跪倒舞拜一番后,站起来继续夸。直到太后在帘内站了起来,像是不想听了。准备回宫。韩琦抓紧机会,马上命仪鸾司卷帘!动作很快,帏帘卷起,还能看到太后的衣影在屏风上一掠而过…
这过程是较可信的,急事缓办,越是重大wenti越容易在轻松氛围内达成。而曹太后的行为也较符合她一贯的心性。她并不想揽权,垂帘是迫不得己、撤帘自然也不会大动干戈。唯一举动是她留了个后手,把天子印玺留了下来…
这一点很快就被证明是非常明智的!
曹太后撤帘,赵曙亲政,这一刻是赵曙这贱人一直都在等待的!终于要开始去做他最想做、此前又不敢做的事…
他命仁宗的女儿们都搬出宫去,把房子腾出来给自己女儿住。接着给自己所有子女都加官进爵,一次不够,连续叠加,直到闲散宗室的子女们变成了亲王和公主。至于曹太后?他就像没这个人一样,从不去请安探望!
这真让人郁闷,世上有很多不公、不正、不孝的劣行,但很少有人做得像赵曙这样既狭隘又阴暗的。
身为皇帝,天下名爵都出于他一念之间,为什么就不能施舍出去哪怕一点给他养父的遗孤们,那会有很大损失吗?还有曹太后,就算有千般怨恨,看在御玺份上,看在他自己名誉的份上,也该做点面子工程吧?可赵曙不!因他太在乎了!一个人只有太在乎、太看重某些东西时,才能迫不及待、无所顾忌地去争抢。再回想他当初进宫时的百般推让、逃跑式的拒绝,反差是多么的大呀!
赵曙贱人的真面目渐渐露了出来,也被大臣们看清楚了,他们分流了。有的人选择了支持,像韩琦、欧阳修,无条件地为领袖服务。更多人变得沉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人和他保持了距离,如司马光。司马大师深通历史,zhidao这样的人根本没法相处,非孝子不忠臣,这一点对皇帝同样适用,非孝子不明君…
更有人选择了对抗。公道自在人心,就算当了皇帝也别想一手遮天!这个人就是富弼。从最初的出使辽国、为大宋赢得尊严,到庆历新政、和范仲淹合作,再到和文彦博一起重新成为帝国宰相…而现在,那个‘真宰相’终于又回来了!
现在要说富弼和韩琦的恩怨了。必须得说清楚,不然大家就会误会他下面做的事,到底是忠于仁宗还是忠于道义,或是单纯地反对韩琦?
庆历新政中,富弼和韩琦是战友,当时人称“富韩”在印象里是好伙伴?其实这都是错的!
一守原则的人,永远别想和一跋扈的人和平相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你想一切按章办事、保持公正?可总会有些人跳出来拆台!妙的是这些人往往还是你的下级…韩琦就是这样,他在和富弼的争斗中不仅展示了办公室生存技巧里的高难动作如何挤走领导、还完美诠释了他在北宋官场里的唯一性:1在文臣中,他是最强的武将。2在武将里,他是正牌的文臣。3在文臣和武将的大团体里,他永远靠皇上最近。这三点让所有人都头疼,尤其这三点还都正好是富弼的软肋。
富弼是个好领导,好就好在文质彬彬、清廉守节、不欺负人。可他偏偏就遇上了韩琦。参照韩琦三大特点中第一项:文臣中最强的武将,就让他吃不了兜着走…具体表现就是他受不了一兵痞式的同僚。
韩琦在西北打过仗,keneng是受传染了,他回到朝廷后总是一嘴的行伍话,连带着平时办公都很“豪爽”某天在政事堂里,为一件事和富弼争个没完没了,按理说当时富弼是首相,天字第一号大领导,你韩琦是次相,多嘴本身就是错的!但韩琦不!几次交流不成功后,突然间率先不耐烦“你又絮叨起来”富弼当场就变了脸色,絮叨是民间词,连当时富商大贾们都不说,堂堂大宋中心枢纽之地,居然成了菜市场!他断喝一声“絮是何言”韩琦不过是耸耸肩,没什么反应。强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这是平时的小意思,韩琦这种特性还能让富弼走下坡路,从权力巅峰上跌下来。(未完待续……)
曹太后沉默了。她清楚:赵曙违逆了她,可她如要废掉赵曙,就是违逆了她丈夫。这扣子在一时半刻间根本解不开… ”小说“
在她沉默时,两府大臣们己逐一施礼向她道别。谁胜谁负,心知肚明,我们把“天下第一寡妇”给欺负了,就在“天下第一丈夫”仁宗皇帝刚刚入土、尸骨未寒的时候!但所有人都zhidao:事情到这步,仍只是成功了一半!现任皇帝、那位说傻不傻、说呆也呆的赵曙先生也该接受点再教育!皇帝不是这样当的!如不把他搞明白,今后这样的事没完没了,总有一天要出大事!
几天后,赵曙面对来访的两府大臣,只说了6个字“太后待我无恩”这句话让韩琦想起了初进宫时,赵曙随身携带了那么多书籍,真让他们哭笑不得!连最基本的孝、慈、礼、让…都不懂,您都学了些什么!
接下来宋朝各位大佬轮番上阵,给皇帝恶补礼仪课。先是韩琦“自古圣帝明王不少,可只有舜一人是大孝子。并非其他人都不孝,父母慈而子孝,这不算什么。只有父母不慈,子仍尽孝,这才难能可贵。陛下做到了吗?其实只要陛下尽到孝心,父母岂有不慈者”这番话说得赵曙开始有所清醒了。历代史书说到这。都要盛赞下韩琦的公正及赵曙的及时改过。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就会发现很搞笑:请问32岁、号称爱书如命、知识健全的赵曙居然要人来讲舜的典故、什么是孝?这是怎么回事?且他居然一说就通,马上能改,这又是怎么回事?只能有一个解释:这贱人根本就在装病!
韩琦讲完,别的大臣并没放心,他们利用一切机会给皇帝纠正思想作风wenti。人很多,挑两个主要的:吕公著、刘敞。他们是赵曙的御用老师,一个讲《论语》一个讲《史记》12月2日,他们在迩英阁开讲。刘敞讲的是《史记》的开篇:尧为何会选舜为接班人呢?理由就是舜是天下皆知的大孝子!弦外之音警告赵曙:你这贱人还想把皇位继续坐下去吗?那就好haode做到‘孝’这一个字吧!
在这种谴责式劝告下,宋英宗赵曙终于有了悔改之意,他的病开始“好转”。新的一年开始后。大臣们决定让他正式上班。这涉及到了一很挠头的wenti怎样才能让曹太后下班呢?
首先要向天下证明皇帝的“病”已经好了。治平元年(1064)4月28日,宋英宗乘大辇出皇城,到相国寺祈雨。借此机会在公众面前露面,证明自己的健康…证明了健康还需证明能力:韩琦一口气上交了十多件紧急公文,要宋英宗在片刻间就做出批示。赵曙也很争气,很快就都批完了。这些文件转到了曹太后手里…因按程序,这些文件仍需由此时垂帘听政的太后审阅,才能决定是否下发。
这是历史给曹太后的最后一次反击机会。她完全可鸡蛋里边挑骨头,说这些文件的批示就是有错误的!咬住这一点。才能阻止赵曙复位。可惜没资料能证明她是不是真的意识到了危险,曹太后的反应是逐一观看,频频点头:好,每件事都处理得很对…
韩琦得到了他想要的所有东西。5月13日。逼太后撤帘的条件成熟了!
关于曹太后的撤帘,有正史和笔记共3种版本。先说笔记,最流行也最戏剧的一个说法出自《铁围山丛谈》,里面的韩琦是两宋历史中最不可思议的强人。什么赵普、吕夷简、王安石、章惇、蔡京、秦桧、贾似道…统统都是小蚂蚁!试问他们哪个敢假传圣旨、金殿逼宫,且事先不跟任何大臣通气,说干就干?韩琦敢!
13日朝会。宰执大臣齐集曹太后帘外,韩琦突然到帘前说话“皇太后圣德光大,许归政天子,今有诏书在此,请立即施行”帘内的曹太后大惊,没来得及回话,韩琦己站了起来,命左右内侍“撤帘”这两个字是决定性的,古时候女性必须遮掩,就算太后,也得有一块帘幕挡着才能见男人。这时曹太后就像条件反射一样跳了起来,往内宫躲…撤帘行动就此成功!
但其实曹太后又错过了一次机会。当她向后躲时,她的救星己出面了:枢密使富弼!
当韩琦喝令撤帘时,富弼己登上台阶,正要说话。可帏帘突然间卷起,只有宋英宗赵曙一个人坐在殿上。富弼的反应是当即转身下殿,面对皇帝都没任何表示。韩琦追了出来,陪笑解释“事先未与富公通气,是怕意见不合,拖延了还政日期”富弼根本不理他,怒气冲冲直接出殿离开!
这第一个版本到此结束。其中有真也有假,真的是富弼对韩琦的怒火,他们两人早已是水火不容的冤家,所以韩琦事先对富弼保密也在情理中。假的就是太儿戏了。韩琦所说的诏书是谁颁发的?只能是赵曙或曹太后本人。如是赵曙的?很抱歉,现在还是垂帘期间,他的命令不生效!那么是曹太后的?也就是说曹太后已经同意撤帘,那她还大惊个什么劲?
尤其是富弼对韩琦早就忍无可忍,无论富弼服丧期间还是马上要进行的朝局争斗,两人都斗得你死我活、不共戴天!怎会连嘴边上的一句话都不说,怒气冲冲直接下殿呢?他只需向韩琦伸手要诏书,拿来我看!到底是谁写的?一切就都搞定了!
所以这版本不可信。
再看笔记版的第二种:韩琦变成了一小偷。这版本比上一种要精明得多,它从开头就点出了wenti关键点天子印玺!
垂帘听政的太后们之所以能号令全国,是因她们把御玺收为己有。在这版本里,韩琦左思右想。没法让太后主动交公。于是在半个月前的那次祈雨过程中做了点手脚。他趁太后和皇帝出宫之际,悄悄把御玺搞到了手。至于怎么搞的,用词非常微妙,叫“留”…不知怎么个“留”法?
御玺到手,韩琦胆子就大了,他在帘前对太后先是一顿赞美,话风一转,拿御史台和知谏院说事,说是台谏官员们集体要求太后撤帘。曹太后勃然大怒(终于怒了)“教做也是相公,不教做也是相公。你们这样逼迫,是不是太过分了”
韩琦没理会,命仪鸾司撤帘。第二个版本就是这样,立意较新,破绽更巨大:天子御玺是何等重要的东西?曹太后非常清楚!所以她一直留在身边,撤帘后都没交出去!所以才有了后边的另一些故事…
第三版本:正史记载里的曹太后撤帘过程非常简单。首先韩琦选了个单独面对的机会,当天例行工作汇报后,其他大臣都走了,韩琦留了下来。向太后申请离开京城,到外地去做一州官。
曹太后一听就懂了“相公安可求退?退的该是我。老身合居深宫,每日在此,甚非得己。且容老身先退”
韩琦非常感动,他历数前代垂帘听政太后们的过失,盛赞当今太后的仁德,称赞了一次没尽兴。跪倒舞拜一番后,站起来继续夸。直到太后在帘内站了起来,像是不想听了。准备回宫。韩琦抓紧机会,马上命仪鸾司卷帘!动作很快,帏帘卷起,还能看到太后的衣影在屏风上一掠而过…
这过程是较可信的,急事缓办,越是重大wenti越容易在轻松氛围内达成。而曹太后的行为也较符合她一贯的心性。她并不想揽权,垂帘是迫不得己、撤帘自然也不会大动干戈。唯一举动是她留了个后手,把天子印玺留了下来…
这一点很快就被证明是非常明智的!
曹太后撤帘,赵曙亲政,这一刻是赵曙这贱人一直都在等待的!终于要开始去做他最想做、此前又不敢做的事…
他命仁宗的女儿们都搬出宫去,把房子腾出来给自己女儿住。接着给自己所有子女都加官进爵,一次不够,连续叠加,直到闲散宗室的子女们变成了亲王和公主。至于曹太后?他就像没这个人一样,从不去请安探望!
这真让人郁闷,世上有很多不公、不正、不孝的劣行,但很少有人做得像赵曙这样既狭隘又阴暗的。
身为皇帝,天下名爵都出于他一念之间,为什么就不能施舍出去哪怕一点给他养父的遗孤们,那会有很大损失吗?还有曹太后,就算有千般怨恨,看在御玺份上,看在他自己名誉的份上,也该做点面子工程吧?可赵曙不!因他太在乎了!一个人只有太在乎、太看重某些东西时,才能迫不及待、无所顾忌地去争抢。再回想他当初进宫时的百般推让、逃跑式的拒绝,反差是多么的大呀!
赵曙贱人的真面目渐渐露了出来,也被大臣们看清楚了,他们分流了。有的人选择了支持,像韩琦、欧阳修,无条件地为领袖服务。更多人变得沉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人和他保持了距离,如司马光。司马大师深通历史,zhidao这样的人根本没法相处,非孝子不忠臣,这一点对皇帝同样适用,非孝子不明君…
更有人选择了对抗。公道自在人心,就算当了皇帝也别想一手遮天!这个人就是富弼。从最初的出使辽国、为大宋赢得尊严,到庆历新政、和范仲淹合作,再到和文彦博一起重新成为帝国宰相…而现在,那个‘真宰相’终于又回来了!
现在要说富弼和韩琦的恩怨了。必须得说清楚,不然大家就会误会他下面做的事,到底是忠于仁宗还是忠于道义,或是单纯地反对韩琦?
庆历新政中,富弼和韩琦是战友,当时人称“富韩”在印象里是好伙伴?其实这都是错的!
一守原则的人,永远别想和一跋扈的人和平相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你想一切按章办事、保持公正?可总会有些人跳出来拆台!妙的是这些人往往还是你的下级…韩琦就是这样,他在和富弼的争斗中不仅展示了办公室生存技巧里的高难动作如何挤走领导、还完美诠释了他在北宋官场里的唯一性:1在文臣中,他是最强的武将。2在武将里,他是正牌的文臣。3在文臣和武将的大团体里,他永远靠皇上最近。这三点让所有人都头疼,尤其这三点还都正好是富弼的软肋。
富弼是个好领导,好就好在文质彬彬、清廉守节、不欺负人。可他偏偏就遇上了韩琦。参照韩琦三大特点中第一项:文臣中最强的武将,就让他吃不了兜着走…具体表现就是他受不了一兵痞式的同僚。
韩琦在西北打过仗,keneng是受传染了,他回到朝廷后总是一嘴的行伍话,连带着平时办公都很“豪爽”某天在政事堂里,为一件事和富弼争个没完没了,按理说当时富弼是首相,天字第一号大领导,你韩琦是次相,多嘴本身就是错的!但韩琦不!几次交流不成功后,突然间率先不耐烦“你又絮叨起来”富弼当场就变了脸色,絮叨是民间词,连当时富商大贾们都不说,堂堂大宋中心枢纽之地,居然成了菜市场!他断喝一声“絮是何言”韩琦不过是耸耸肩,没什么反应。强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这是平时的小意思,韩琦这种特性还能让富弼走下坡路,从权力巅峰上跌下来。(未完待续……)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从陈桥到崖山最新章节 http://www.81ht.com/read/1442.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