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蜀汉之庄稼汉 http://www.81ht.com/read/143532.html 全文阅读!求小说网,有求必应!
寻找诸葛亮的破绽是暂时不用想了。
毕竟按司马懿的想法,双方目前还处于消耗耐心的阶段。
当然,现在冯贼已经出现了。
如果诸葛亮出兵前与冯贼约定好了时期,那么对岸很可能就会进入下一阶段:小规模试探进攻。
不过对于司马懿来说,这都在自己的预料之中。
只要坚守营寨,不给对面大规模渡水的机会,那一切就都在掌握之中。
而且诸葛亮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之下,也不可能大规模渡水而来。
还是那句话,冯贼已经在北边出现了。
那就意味着陇山那边已经没有了压力,那么驻守汧县的五万中军,随时可以从陈仓方向过来。
诸葛亮要是真敢大规模东渡武功水,从陈仓方向过来的秦朗就可以随时威胁他的侧后方。
诸葛亮自己都不怕首尾难顾,司马懿又有何惧?
更别说到时候蜀虏首尾还隔了一条武功水。
如此岂不是半渡而击加两面夹击?
司马懿不相信诸葛亮会这么冒险。
所以,现在就看谁的定力足,谁能先从其他地方破开局面,从而给正面战场施加压力,谁就能占据优势。
得到了司马懿的指点,邓艾恍然大悟,连忙抱拳道:
“大司马,艾愿请往汧县!”
在关中屯田了几年,再加上平日里喜欢观察山川,假想攻防,邓艾对关中地形已经算得上是熟悉。
既然大司马都说了,此时不好寻诸葛亮的破绽。
那么剩下的,要么是冯贼,要么是邓芝。
冯贼的话……大概也不用想了。
桥山以北,乃是平地。
天下能在平地上打败冯贼所率骑军的人,可能有。
但邓艾知道,肯定不包括自己。
至少现在不包括。
所以剩下的最后一个方向,就只有邓芝了。
司马懿很是满意,点了点头:
“秦将军虽深得陛下信重,但为人低调,从不与人为难,你去了那里,他应当会给我几分薄面,不会看轻你。”
邓艾感激道:
“谢过大司马。”
“明日我会派出一支运粮队,前往汧县送粮,到时你就是押粮官。”
“诺。”
与司马懿在得知冯永的消息之后,立刻就可以做出应对相比,汉军的反应就显得有些迟缓。
毕竟确实就如邓艾所言,兵分三路,又无法互通消息,三路之间,自然就只能各自为战。
对于丞相这一路大军来说,信息不足,就只能按出征前的计划,一步一步,稳打稳扎。
这是一种稳妥的做法。
正哪司马懿所认为的那样,随着鼎足之势的正式确立,各国军队也不断走向正规化。
两支大军的对阵,不再是一古脑冲上去拔刀就砍。
就算是你想冲,人家也未必给你机会,反而有极大的可能是给对手机会。
统帅需要从国家战争潜力、后勤保障、民心向背、交战时机等等方面去全盘考虑,而不仅仅是两军对决。
这就是所谓的庙算。
只是统帅所要考虑的,并不是将军所要考虑的。
比如说魏延。
看着北岸的魏国运粮队大摇大摆地经过,嚣张的模样似乎一点也没有把对面的汉军看在眼里,魏延就恨不得张弓拉箭,把那个领头的家伙射下马来。
只是渭水实是太宽,不说是弓箭,就是军中的重弩,怕也是堪堪能射到岸边。
更别说能射到远离岸边的魏国军队
“北伐北伐,这哪是北伐,分明就是儿戏!”
魏延愤然道,“打又不打,空耗钱粮,何时才能击败魏贼?”
言毕,他把手上的长弓掷于地上,让亲卫牵过马,翻身而上,向着五丈原驰去。
进入军营,魏延翻身下马,大步流星地朝帅帐走去。
身为丞相麾下军中第一大将,一路上没有人会拦他。
“魏将军。”
“我想要见丞相。”
“将军,丞相去武功水那边查看敌情了。”
又不打算渡水击贼,天天看敌情,还能把魏贼看死?
魏延听到这话,心里就是有些不耐,嘀咕了一句,然后转身向着武功水方向而去。
夏日来临,雨水似乎多了一些。
前两天才下了一场雨,诸葛亮坐在轮椅里,看着涨起来的河水,若有所思。
“来人,用弩往对岸射一箭。”
“诺。”
很快有军士拿着重弩上来,蹲下,拉弦,放矢,动作很标准。
“敢问丞相,要射哪个方向?”
诸葛亮眯了眯眼,然后又拿起望远镜看了一下,这才指了指对岸边上的一块显眼的大石头:
“看到那块石头没?就往那个位置射。”
“诺。”
军士瞄准之后,一扣扳机。
“蓬!”
改良过的重弩射程很远,不算杀伤力的话,最远者能达近两百步。
而武功水的水面,都没超过一百步。
说实在的,第一遇到司马懿时,大汉丞相未必没有存了让人冷不防给他一下的心思。
可惜的是,那个家伙机警得很,不但站得远,而且身边还有亲卫拿着大楯。
就连双方喊话时,都是军士跑近了传话。
看样子是早就知道了大汉强弩的厉害。
大汉丞相坐在四轮椅里,正在看着水面沉思,只听得有人喊了一声:
“丞相!”
被打断了思路的诸葛亮循着声源看去,原来是刚刚赶过来的魏延。
“哦,是文长啊!”
诸葛亮从怀里拿出一小块锦布,小心地擦了擦望远镜的镜头,随口问道:
“文长可是有事?”
“丞相,我刚才看到魏贼往西边押送了一批粮食。”魏延脸色有些不太好看,“我大军远道而来,所耗粮食远比魏贼多。”
“就算丞相有意在五丈原屯田,又如何比得过魏贼身后有关中之地?长此以往,怕也是耗不过魏贼啊!我们……”
魏延憋了一股子气,正准备要全部说出来,哪知丞相却是突然打断了他的话:
“魏贼往西边押送了一批粮食?”
诸葛亮的注意力似乎是被魏延的第一句话吸引住了,宛如没有听到他后面的话,“就在刚刚?”
魏延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点头:“正是如此。”
诸葛亮有些疑惑:
“这么久以来,西边魏贼的粮草,基本从长安运过去的,这一次怎么会从北岸走?”
当然,就算是从长安出发,平日里也是沿着渭水走最方便。
但现在南岸的五丈原这里不是有自己的大军么?
数万人马的粮草,可不是一批小数目。
谁没事会把运粮队暴露在敌人眼皮底下?
所以自然是走北塬的北边比较安全。
魏延又开始有些不耐起来。
“丞相,我想说的是,魏贼不但兵多于我,且粮亦多于我,又易于输送,我等若是一直与之相持,最终耗不起的,是我们啊!”
丞相没有接魏延的话,而是看向对岸,自言自语地说道:
“事有反常,必然有因。吾看那支粮草队极有可能非是从长安出发,而是对岸司马懿所派。”
丞相这个态度,让魏延如同一拳打了空,根本没有着力点,他也看向对岸,闷闷地说道:
“那又如何?”
“那就说明事情有了变化,司马懿这才有所行动。”诸葛亮眯起了眼,缓缓道,“恐怕那不是真正的粮草队,而是司马懿派往汧县的援军。”
魏延终于露出吃惊的神情:“援军?陇右那边,丞相难道还另有安排?”
不应该啊,全大汉就这么些兵力,陇右哪来的多余兵力?
诸葛亮摇了摇头:“若是汧县有急,司马懿如何会这般遮掩?说不得他这是想要从汧县主动出击……”
说到这里,诸葛亮的目光转动了一下,看向东北方,“看来司马懿已经知道了冯明文在哪里了。”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到了。
“丞相,那我们怎么办?”
魏延着急道:
“陇右那边看来是瞒不住了,要不要我领兵向西攻打陈仓?让汧县的魏贼不敢轻动。”
“分兵攻城,你少说也要带两三万人前往,吾何来这么多兵分你?”诸葛亮再次摇头,“还不如直接渡水试探。”
“渡水?”
“对,渡过武功水。”诸葛亮说完,喝令道,“孟琰何在?”
守护在丞相身边的孟琰连忙站出来:
“末将在!”
“吾分你五千虎步军,今日整备器械,明日但得军令,立刻渡水!”
“诺!”
虎步军乃是这些年丞相精心编练的精兵,除了姜维有资格单独领五千来人在外,剩下的全部都由丞相亲领。
如今让孟琰领虎步军先行渡水,看得出来丞相此次是动了真格了。
魏延再也顾不得了,直接插话道:
“丞相,为何不让我为先锋?”
诸葛亮淡然道:
“若想成功渡水,非虎步精兵不可,孟琰乃是虎步监,领虎步军渡水,情理使然。”
“你又非虎步军中人,如何知晓虎步军行阵之要?”
魏延哑然。
诸葛亮看了一眼魏延,见他面有愤然之色,便开口多说了一句:
“若是孟琰能成功渡水,你便是第二批领军渡水的人。”
魏延得了承诺,这才稍有平息。
诸葛亮心里却是叹息:
吾不让魏延先行渡水,便是知其心性太躁,立功心切,渡水之后,面对魏贼,未必愿意掘营固守。
反倒是孟琰,勇武虽不如魏延,却胜在能完全按吾之吩咐行事。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喧闹的西岸很快吸引了魏军探子的注意。
“大司马,蜀虏有动静!”
司马懿得到禀报,连忙带人出来一看,果见对岸的蜀虏正扛着竹筏木筏放入水中。
“不好,蜀虏这是要强渡武功水!”司马懿心头一惊,连忙吩咐,“传令,立刻整军!”
从上了五丈原之后,大汉丞相就一直让军中伐竹砍木,正是为了渡水所用。
但见长三四丈,宽近两丈的筏子被不断地推入水中,然后再被粗大的麻绳把首尾绑死。
同时还有“咣咣咣”的声音,这是为了加大牢固,有军士用特制的铁棒钉在两个筏子之间。
因为魏东汉西,对汉军来说,日头刚刚升起的时候,日头正好刺眼,对阵不利。
只待日头升得更高一些,更大的筏子这才被推到水里,每个筏子上站了两百名挎弓执矛的虎步军将士。
前面竖起了大楯,以防魏贼的箭矢——汉军开始渡水了。
果然,筏子刚过河中心,魏贼的弩矢带着破空声而来。
筏子上的虎步军将士皆是缩在大楯后面,尽量不让自己的身子暴露出来。
这种情况下,除了被动挨打,没有其他任何办法。
靠得越发近了,魏军的弓箭手开始抛射。
“准备!”
“哗啦!”
筏子上的士卒开始搭弓引箭。
“射!”
“蓬蓬!”
进入了弓箭手的范围,终于可以反击。
若说三国当中,魏是以精骑见长,则大汉是以弓弩为上,至于吴国,自然就是舟船了。
当然,有了凉州之后,再加上开了人形挂,大汉已经补齐了骑军这块短板。
但魏军可没这么幸运,在弓弩上没有办法追上大汉。
魏军的弓箭手开始射箭,那就意味着魏军同样已经进入了竹筏上虎步军的弓箭攻击范围。
虽然筏上汉军射出的箭有些稀拉,但总算不是像刚才那样不能还手。
面对从空中落下的箭羽,竖在前面的大楯并没有大太的用处。
很快,惨叫声接二连三地响起。
竹筏再大,也没办法跟船只相比,为了减轻重量,除了队率披了铁甲,剩下的士卒基本都是皮甲。
竹筏上的虎步军士卒,不断有人中箭,脖子、肩上、背上,甚至脑袋上。
翻倒在筏上的士卒,鲜血渗下了筏子的缝隙,染红了水面。
而更多的,是站立不住,直接掉到水里的士卒。
受了伤的士卒,根本连挣扎都没能挣扎几下,咕嘟嘟地冒起几个水泡后,就再没有浮上来。
只有缕缕红色,缓缓扩散开来……
这才是刚刚开始。
第一个筏子终于冲到岸边,早就有准备的魏军齐齐呐喊,长矛死死地顶在竖在前面的大楯上。
“哗啦!”
汉军一个不防,大楯向后翻倒,压到了筏上的将士。
筏上仅剩下二十来个士卒还能站立着,队率怒吼一声:
“杀!”
一马当先,冲了上去。
与此同时,在离竹筏渡水不远的地方,已经联接好的筏桥,上游的一头被推入水里,借助水流,开始自动缓缓地向对岸靠去。
下游的一头,则是被死死地固定在桩子上。
“咔咔咔……”
筏桥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最终“哗啦”地一声,卡在了东岸。
早已迫不及待的孟琰一跃而上,领着虎步军将士,踏着筏桥,直奔对岸。
有一支魏军想要冲过来围堵,然后只听得又是一阵“蓬蓬蓬”的弩箭声,西岸的强弩手射出暴雨般的矢雨。
岸边五十步之内,无人敢靠近。
等通过筏桥的虎步军奔跑到达对岸,第一批乘筏船到岸边的将士已经几乎全部阵亡。
“大司马!”
“不着急!”
远远地看到这一幕的司马懿面容沉稳。
少量汉军冲过岸边,这个没什么。
只有等诸葛亮派出大批人马开始渡水的时候,才是真正半渡而击的时候。
现在这种情况,只能是步卒短兵相接,远未到精骑出动的时候。
如果精骑现在就出动,除了把自己冲进水里,不会有别的作用。
这种小规模战斗,就看谁的韧性更加,谁的组织性更好。
很明显,眼下渡水的汉军,是诸葛亮手里的精锐。
再加上武功水的水面不够宽,对岸的强弩可以掩护渡水,魏军空有兵力优势,却没有办法从两侧包抄过去。
第一支筏桥成功后,接着就是第二支……
第三支,被水冲散了……
同时从一开始就搭建的浮桥也不断地向东岸延伸……
长达数里的岸边,汉魏两军的将士,如同被血腥挑起了凶性的野兽,在不断地呐喊厮杀。
与此同时,桥山的秦直道上,有一支数万骑军正在缓缓而行。
之所以缓缓而行,是因为郭淮已经提前把桥山上的秦直道加以破坏。
每隔一段路,就掘出短则两三丈,宽则四五丈的深沟。
方法很简单,但却很有效。
冯永这一路上,不得不把这些壕沟填平了,才能继续前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网手机版网址:
毕竟按司马懿的想法,双方目前还处于消耗耐心的阶段。
当然,现在冯贼已经出现了。
如果诸葛亮出兵前与冯贼约定好了时期,那么对岸很可能就会进入下一阶段:小规模试探进攻。
不过对于司马懿来说,这都在自己的预料之中。
只要坚守营寨,不给对面大规模渡水的机会,那一切就都在掌握之中。
而且诸葛亮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之下,也不可能大规模渡水而来。
还是那句话,冯贼已经在北边出现了。
那就意味着陇山那边已经没有了压力,那么驻守汧县的五万中军,随时可以从陈仓方向过来。
诸葛亮要是真敢大规模东渡武功水,从陈仓方向过来的秦朗就可以随时威胁他的侧后方。
诸葛亮自己都不怕首尾难顾,司马懿又有何惧?
更别说到时候蜀虏首尾还隔了一条武功水。
如此岂不是半渡而击加两面夹击?
司马懿不相信诸葛亮会这么冒险。
所以,现在就看谁的定力足,谁能先从其他地方破开局面,从而给正面战场施加压力,谁就能占据优势。
得到了司马懿的指点,邓艾恍然大悟,连忙抱拳道:
“大司马,艾愿请往汧县!”
在关中屯田了几年,再加上平日里喜欢观察山川,假想攻防,邓艾对关中地形已经算得上是熟悉。
既然大司马都说了,此时不好寻诸葛亮的破绽。
那么剩下的,要么是冯贼,要么是邓芝。
冯贼的话……大概也不用想了。
桥山以北,乃是平地。
天下能在平地上打败冯贼所率骑军的人,可能有。
但邓艾知道,肯定不包括自己。
至少现在不包括。
所以剩下的最后一个方向,就只有邓芝了。
司马懿很是满意,点了点头:
“秦将军虽深得陛下信重,但为人低调,从不与人为难,你去了那里,他应当会给我几分薄面,不会看轻你。”
邓艾感激道:
“谢过大司马。”
“明日我会派出一支运粮队,前往汧县送粮,到时你就是押粮官。”
“诺。”
与司马懿在得知冯永的消息之后,立刻就可以做出应对相比,汉军的反应就显得有些迟缓。
毕竟确实就如邓艾所言,兵分三路,又无法互通消息,三路之间,自然就只能各自为战。
对于丞相这一路大军来说,信息不足,就只能按出征前的计划,一步一步,稳打稳扎。
这是一种稳妥的做法。
正哪司马懿所认为的那样,随着鼎足之势的正式确立,各国军队也不断走向正规化。
两支大军的对阵,不再是一古脑冲上去拔刀就砍。
就算是你想冲,人家也未必给你机会,反而有极大的可能是给对手机会。
统帅需要从国家战争潜力、后勤保障、民心向背、交战时机等等方面去全盘考虑,而不仅仅是两军对决。
这就是所谓的庙算。
只是统帅所要考虑的,并不是将军所要考虑的。
比如说魏延。
看着北岸的魏国运粮队大摇大摆地经过,嚣张的模样似乎一点也没有把对面的汉军看在眼里,魏延就恨不得张弓拉箭,把那个领头的家伙射下马来。
只是渭水实是太宽,不说是弓箭,就是军中的重弩,怕也是堪堪能射到岸边。
更别说能射到远离岸边的魏国军队
“北伐北伐,这哪是北伐,分明就是儿戏!”
魏延愤然道,“打又不打,空耗钱粮,何时才能击败魏贼?”
言毕,他把手上的长弓掷于地上,让亲卫牵过马,翻身而上,向着五丈原驰去。
进入军营,魏延翻身下马,大步流星地朝帅帐走去。
身为丞相麾下军中第一大将,一路上没有人会拦他。
“魏将军。”
“我想要见丞相。”
“将军,丞相去武功水那边查看敌情了。”
又不打算渡水击贼,天天看敌情,还能把魏贼看死?
魏延听到这话,心里就是有些不耐,嘀咕了一句,然后转身向着武功水方向而去。
夏日来临,雨水似乎多了一些。
前两天才下了一场雨,诸葛亮坐在轮椅里,看着涨起来的河水,若有所思。
“来人,用弩往对岸射一箭。”
“诺。”
很快有军士拿着重弩上来,蹲下,拉弦,放矢,动作很标准。
“敢问丞相,要射哪个方向?”
诸葛亮眯了眯眼,然后又拿起望远镜看了一下,这才指了指对岸边上的一块显眼的大石头:
“看到那块石头没?就往那个位置射。”
“诺。”
军士瞄准之后,一扣扳机。
“蓬!”
改良过的重弩射程很远,不算杀伤力的话,最远者能达近两百步。
而武功水的水面,都没超过一百步。
说实在的,第一遇到司马懿时,大汉丞相未必没有存了让人冷不防给他一下的心思。
可惜的是,那个家伙机警得很,不但站得远,而且身边还有亲卫拿着大楯。
就连双方喊话时,都是军士跑近了传话。
看样子是早就知道了大汉强弩的厉害。
大汉丞相坐在四轮椅里,正在看着水面沉思,只听得有人喊了一声:
“丞相!”
被打断了思路的诸葛亮循着声源看去,原来是刚刚赶过来的魏延。
“哦,是文长啊!”
诸葛亮从怀里拿出一小块锦布,小心地擦了擦望远镜的镜头,随口问道:
“文长可是有事?”
“丞相,我刚才看到魏贼往西边押送了一批粮食。”魏延脸色有些不太好看,“我大军远道而来,所耗粮食远比魏贼多。”
“就算丞相有意在五丈原屯田,又如何比得过魏贼身后有关中之地?长此以往,怕也是耗不过魏贼啊!我们……”
魏延憋了一股子气,正准备要全部说出来,哪知丞相却是突然打断了他的话:
“魏贼往西边押送了一批粮食?”
诸葛亮的注意力似乎是被魏延的第一句话吸引住了,宛如没有听到他后面的话,“就在刚刚?”
魏延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点头:“正是如此。”
诸葛亮有些疑惑:
“这么久以来,西边魏贼的粮草,基本从长安运过去的,这一次怎么会从北岸走?”
当然,就算是从长安出发,平日里也是沿着渭水走最方便。
但现在南岸的五丈原这里不是有自己的大军么?
数万人马的粮草,可不是一批小数目。
谁没事会把运粮队暴露在敌人眼皮底下?
所以自然是走北塬的北边比较安全。
魏延又开始有些不耐起来。
“丞相,我想说的是,魏贼不但兵多于我,且粮亦多于我,又易于输送,我等若是一直与之相持,最终耗不起的,是我们啊!”
丞相没有接魏延的话,而是看向对岸,自言自语地说道:
“事有反常,必然有因。吾看那支粮草队极有可能非是从长安出发,而是对岸司马懿所派。”
丞相这个态度,让魏延如同一拳打了空,根本没有着力点,他也看向对岸,闷闷地说道:
“那又如何?”
“那就说明事情有了变化,司马懿这才有所行动。”诸葛亮眯起了眼,缓缓道,“恐怕那不是真正的粮草队,而是司马懿派往汧县的援军。”
魏延终于露出吃惊的神情:“援军?陇右那边,丞相难道还另有安排?”
不应该啊,全大汉就这么些兵力,陇右哪来的多余兵力?
诸葛亮摇了摇头:“若是汧县有急,司马懿如何会这般遮掩?说不得他这是想要从汧县主动出击……”
说到这里,诸葛亮的目光转动了一下,看向东北方,“看来司马懿已经知道了冯明文在哪里了。”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到了。
“丞相,那我们怎么办?”
魏延着急道:
“陇右那边看来是瞒不住了,要不要我领兵向西攻打陈仓?让汧县的魏贼不敢轻动。”
“分兵攻城,你少说也要带两三万人前往,吾何来这么多兵分你?”诸葛亮再次摇头,“还不如直接渡水试探。”
“渡水?”
“对,渡过武功水。”诸葛亮说完,喝令道,“孟琰何在?”
守护在丞相身边的孟琰连忙站出来:
“末将在!”
“吾分你五千虎步军,今日整备器械,明日但得军令,立刻渡水!”
“诺!”
虎步军乃是这些年丞相精心编练的精兵,除了姜维有资格单独领五千来人在外,剩下的全部都由丞相亲领。
如今让孟琰领虎步军先行渡水,看得出来丞相此次是动了真格了。
魏延再也顾不得了,直接插话道:
“丞相,为何不让我为先锋?”
诸葛亮淡然道:
“若想成功渡水,非虎步精兵不可,孟琰乃是虎步监,领虎步军渡水,情理使然。”
“你又非虎步军中人,如何知晓虎步军行阵之要?”
魏延哑然。
诸葛亮看了一眼魏延,见他面有愤然之色,便开口多说了一句:
“若是孟琰能成功渡水,你便是第二批领军渡水的人。”
魏延得了承诺,这才稍有平息。
诸葛亮心里却是叹息:
吾不让魏延先行渡水,便是知其心性太躁,立功心切,渡水之后,面对魏贼,未必愿意掘营固守。
反倒是孟琰,勇武虽不如魏延,却胜在能完全按吾之吩咐行事。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喧闹的西岸很快吸引了魏军探子的注意。
“大司马,蜀虏有动静!”
司马懿得到禀报,连忙带人出来一看,果见对岸的蜀虏正扛着竹筏木筏放入水中。
“不好,蜀虏这是要强渡武功水!”司马懿心头一惊,连忙吩咐,“传令,立刻整军!”
从上了五丈原之后,大汉丞相就一直让军中伐竹砍木,正是为了渡水所用。
但见长三四丈,宽近两丈的筏子被不断地推入水中,然后再被粗大的麻绳把首尾绑死。
同时还有“咣咣咣”的声音,这是为了加大牢固,有军士用特制的铁棒钉在两个筏子之间。
因为魏东汉西,对汉军来说,日头刚刚升起的时候,日头正好刺眼,对阵不利。
只待日头升得更高一些,更大的筏子这才被推到水里,每个筏子上站了两百名挎弓执矛的虎步军将士。
前面竖起了大楯,以防魏贼的箭矢——汉军开始渡水了。
果然,筏子刚过河中心,魏贼的弩矢带着破空声而来。
筏子上的虎步军将士皆是缩在大楯后面,尽量不让自己的身子暴露出来。
这种情况下,除了被动挨打,没有其他任何办法。
靠得越发近了,魏军的弓箭手开始抛射。
“准备!”
“哗啦!”
筏子上的士卒开始搭弓引箭。
“射!”
“蓬蓬!”
进入了弓箭手的范围,终于可以反击。
若说三国当中,魏是以精骑见长,则大汉是以弓弩为上,至于吴国,自然就是舟船了。
当然,有了凉州之后,再加上开了人形挂,大汉已经补齐了骑军这块短板。
但魏军可没这么幸运,在弓弩上没有办法追上大汉。
魏军的弓箭手开始射箭,那就意味着魏军同样已经进入了竹筏上虎步军的弓箭攻击范围。
虽然筏上汉军射出的箭有些稀拉,但总算不是像刚才那样不能还手。
面对从空中落下的箭羽,竖在前面的大楯并没有大太的用处。
很快,惨叫声接二连三地响起。
竹筏再大,也没办法跟船只相比,为了减轻重量,除了队率披了铁甲,剩下的士卒基本都是皮甲。
竹筏上的虎步军士卒,不断有人中箭,脖子、肩上、背上,甚至脑袋上。
翻倒在筏上的士卒,鲜血渗下了筏子的缝隙,染红了水面。
而更多的,是站立不住,直接掉到水里的士卒。
受了伤的士卒,根本连挣扎都没能挣扎几下,咕嘟嘟地冒起几个水泡后,就再没有浮上来。
只有缕缕红色,缓缓扩散开来……
这才是刚刚开始。
第一个筏子终于冲到岸边,早就有准备的魏军齐齐呐喊,长矛死死地顶在竖在前面的大楯上。
“哗啦!”
汉军一个不防,大楯向后翻倒,压到了筏上的将士。
筏上仅剩下二十来个士卒还能站立着,队率怒吼一声:
“杀!”
一马当先,冲了上去。
与此同时,在离竹筏渡水不远的地方,已经联接好的筏桥,上游的一头被推入水里,借助水流,开始自动缓缓地向对岸靠去。
下游的一头,则是被死死地固定在桩子上。
“咔咔咔……”
筏桥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最终“哗啦”地一声,卡在了东岸。
早已迫不及待的孟琰一跃而上,领着虎步军将士,踏着筏桥,直奔对岸。
有一支魏军想要冲过来围堵,然后只听得又是一阵“蓬蓬蓬”的弩箭声,西岸的强弩手射出暴雨般的矢雨。
岸边五十步之内,无人敢靠近。
等通过筏桥的虎步军奔跑到达对岸,第一批乘筏船到岸边的将士已经几乎全部阵亡。
“大司马!”
“不着急!”
远远地看到这一幕的司马懿面容沉稳。
少量汉军冲过岸边,这个没什么。
只有等诸葛亮派出大批人马开始渡水的时候,才是真正半渡而击的时候。
现在这种情况,只能是步卒短兵相接,远未到精骑出动的时候。
如果精骑现在就出动,除了把自己冲进水里,不会有别的作用。
这种小规模战斗,就看谁的韧性更加,谁的组织性更好。
很明显,眼下渡水的汉军,是诸葛亮手里的精锐。
再加上武功水的水面不够宽,对岸的强弩可以掩护渡水,魏军空有兵力优势,却没有办法从两侧包抄过去。
第一支筏桥成功后,接着就是第二支……
第三支,被水冲散了……
同时从一开始就搭建的浮桥也不断地向东岸延伸……
长达数里的岸边,汉魏两军的将士,如同被血腥挑起了凶性的野兽,在不断地呐喊厮杀。
与此同时,桥山的秦直道上,有一支数万骑军正在缓缓而行。
之所以缓缓而行,是因为郭淮已经提前把桥山上的秦直道加以破坏。
每隔一段路,就掘出短则两三丈,宽则四五丈的深沟。
方法很简单,但却很有效。
冯永这一路上,不得不把这些壕沟填平了,才能继续前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网手机版网址:
百度 求小说网 有求必应! 蜀汉之庄稼汉最新章节 http://www.81ht.com/read/143532.html ,欢迎收藏!求小说网,有求必应!